韩秀荣
目的:本研究从分子遗传水平探究神经系统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包括SLC6A3基因rs27072位点、VMAT1基因rs1390938位点、COMT基因rs165599位点和rs737865位点,与大学生心理状态如智力和焦虑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在兰州大学校园内招募志愿者,收集唾液、瑞文智力测验和焦虑自评量表结果.通过提取唾液DNA、对目的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和限制酶切割,后从凝胶成像系统观察基因片段长度判断基因分型.再通过基因关联分析判断基因分型和心理状态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rs165599位点与焦虑倾向发生风险相关,其中AA基因型(P=0.023,OR=0.233,95%CI=0.062-0.885)和A等位基因(P=0.008,OR=0.405,95%CI=0.205-0.800)携带者焦虑倾向的发生率较低,而rs27072,rs1390938,rs737865三个位点与焦虑倾向的发生无关.四个位点中rs27072位点的CC基因型、rs1390938位点的AG基因型和rs165599位点AA基因型、rs737865位点的CC基因型均与较高的智力水平相关.结论:rs165599位点与焦虑倾向发生风险存在相关性,四个位点多态性均与智力水平相关,提示心理状态可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作者:肖淑君;乔心语;孙敏;翁乾淋;柴森茂;柯立鑫;杨文柯;王静;谢小冬 刊期: 2018年第25期
针对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性的问题来说,中医临床用药安全,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因素,是由多个因素合并而成导致的,因此,本研究针对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寻找出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对中药临床安全用药的方法和意义.
作者:臧丹;何婷;刘文雅;华国栋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中抽选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吞咽障碍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邢俊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针药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康复疗法,为常规组,一组则采用针药结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上肢肿胀程度评分为(10.3±4.3)分,VAS评分为(1.2±0.2)分,各项数据均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MA评分为(43.2±5.6)分,BI指数为(74.5±6.2),各项数据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风后肩手综合征采用针药结合康复疗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并帮助恢复其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凌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近些年与网络和计算机相关的技术在不断进步,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这将使抽象枯燥的课程变的具体生动.同时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机能课实验教学中,实验课的数据结果离不开实验室中仪器设备的终端显示.计算机在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中即有利于教学和科研,又便于管理,使学生能尽快的把知识应用于实践.
作者:胡娜;滕婉蓉;王洋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产后保健对母乳喂养的干预价值.方法:2016年9月--2018年1月期间,选择我院管辖区的1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配合产后保健,经随访,了解患者母乳喂养情况,并调查满意度.结果:①统计发现,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为81.42%(57/70),对照组为68.57%(48/7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调查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7±4.95)分,对照组为(88.1±5.03)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产后保健干预,可促进母乳喂养,且产妇满意度高.
作者:马酉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基层条件下怎样更好的发现和控制传染病.方法:在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疾控中心随机选取了562位基层志愿者作为本次调查研究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志愿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志愿者进行不同的传染病宣传教育,探究两组志愿者对传染病的发现控制认识.结果:采用特殊宣传教育的观察组志愿者对传染病有效认识率为94.31%,而采用常规宣传教育的对照组志愿者对传染病有效认识率为90.04%.结论:我疾控中心采用的特殊宣传教育方式,可以让基层人群对传染病有更加深入的认知了解,因此有助于提高传染病发现和控制效果.
作者:李保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2016年01月-2018年01月内收治的20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同期我院收诊的200例消化性溃疡但不存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对照组,从患者的基本资料、生活习惯两个维度出发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剖析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1)基本资料中,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职业、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使用六个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婚姻状况、家族病史两个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2)生活习惯中,两组患者在吸烟、饮酒、饮食辛辣、情绪不佳四个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病程、职业、吸烟、饮酒、饮食辛辣等,因而临床方面在进行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时,应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要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忌烟酒并稳定情绪.
作者:沙洪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化湿解毒通络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化湿解毒通络汤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上,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G、TC和LDL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湿解毒通络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马淑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宫颈腺癌临床病理及诊断方法.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15例宫颈腺癌患者为研究主体.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确定其临床病理与诊断过程.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为阴道流液、流血与白带增多,属非特异性特征.经TCT(液基细胞学检查)后,假阳性率为33.33%(5/15),经高危型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后,阳性率为86.67%(13/15).首次活检时便已确诊病例为6例(40.00%),病理巨检的主要类型是结节息肉状(40.00%)和内生型(26.67%).组织学类型主要为黏液腺癌(33.33%),免疫组化中CEA(癌胚抗原)、P53(癌抑制遗传基因)、Ki-67(增殖期细胞核抗原)、PAX-8基因、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与P16(抑癌基因)均为阳性表达.结论:宫颈腺癌的主要症状均呈非特异性特征,通过TCT、阴道镜、高危型HPV、免疫组化与宫颈锥切等检查与诊疗手段,能够减少误诊或漏诊情况.
作者:崔丽燕;亢姝娇;刘小宁;张立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机制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受治疗的抑郁症精神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数据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精神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常规组,数据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作用突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苏冰;刘珊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结核病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对策.方法:选取我单位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传染科工作的护理人员的各项工作进行详细的记录分析,总结结核病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且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传染科分析总结结核病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且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下降,取得了较高护理满意度.结论:传染科分析总结结核病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且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后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行.
作者:高丽波;马艳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在受伤后的心理危机干预的作用.方法:从我市五年内受到伤害的精神科护理人员中,随机抽取100名,将其分成对照组50名,在受伤后未对其采取心理危机干预;实验组50名,在受伤后采取心理危机干预.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对.结果:通过心理危机干预的精神科护理人员,在受伤后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科护理人员受伤后,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可以大大的减轻受伤人员的心理压力、稳定受伤人员的情绪、进而促进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刘振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及存活率.方法:此次研究患者总例数为80例,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独的放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但是在毒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针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缓解率,并且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同时不会带来严重不良反应,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作者:张阵;王梦竹;郑璐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锌与儿童生长发育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7年5月在我院系统儿保的300例3~6岁的儿童检测微量元素锌,采用的方法均为BH5100T原子吸收光谱仪,其中有200例儿童确诊为缺锌(观察组),100例儿童正常(对照组);所有儿童均实施常规体检,对患儿的身高、体质量等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统计,并与我国新儿童体格生长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价,并分析儿童微量元素锌的状况.结果:观察组儿童生长发育各项指标相较于对照组较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量元素锌与儿童生长发育之间存在很大相关性,儿童微量元素营养缺陷则会造成其生长发育受到不良限制.
作者:梁福兵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贫血类型将10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A(地中海贫血)和观察组B(缺铁性贫血),另外选取同时期再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实施血液检验,对比三组患者的各项血液指标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A与观察组B的患者,其各项指标均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差异,P<0.01;同时,观察组A患者的RBC、Hb、RBC/MCV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的患者,P<0.01,观察组A患者的RDW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的患者,P<0.01.同时,观察组A患者的敏感度为96.2%、特异性为67.3%、符合率为78.8%;观察组B的敏感度为95.8%、特异性为70.8%、符合率为81.3%.结论:在临床鉴别贫血的过程中,血液检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为诊断提供准确、全面的依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史琰;梁兆生;杨玉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健康体检应该适应生物-人文护理模式,改变目前健康体检只重视设备技术、过度体检服务、容易造成健康伤害等3种现象,强调健康体检的人文关怀要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人文关怀健康体检流程优化的重点在于人性化的健康体检流程、人性化的健康体检服务、人性化的健康体检环境.
作者:周明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主要对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06月至2017年12月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2例,按照两组不同的护理服务措施,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50例.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常规无陪护护理服务措施,实验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全面的无陪护护理服务措施.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服务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高危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高危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全面的无陪护护理服务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护理高危事件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田蒙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对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进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旨在观察和探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交通性脑积水患者50例,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进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对照组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患者在手术后的颅内出血、感染、癫痫、堵管等的发生率以及手术后的过度分流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适用范围尽管较广泛,但是具有很高的并发症发生率,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有待于推广应用.
作者:杜陈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的13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7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产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情况、焦虑情况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产乳时间与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今后剖宫产产妇护理过程中可以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贾敬肖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