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疗效观察

杜陈

关键词:交通性脑积水,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通过对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进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旨在观察和探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交通性脑积水患者50例,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进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对照组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患者在手术后的颅内出血、感染、癫痫、堵管等的发生率以及手术后的过度分流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适用范围尽管较广泛,但是具有很高的并发症发生率,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有待于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疗效

    目的:探讨与研究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底间收治的36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红花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SUA、BUN、尿量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占比为72.22%,观察组总有效占比为94.44%,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红花注射液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有效延缓患者肾功能减退进程和降低患者透析次数,这对提升患者的临床辅助治疗是有积极价值的.

    作者:张宏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2月~2017年9月,于我门诊部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于对照组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对于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DS、SAS评分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刘玉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儿科疾病中医预防与保健探讨

    目的:探讨儿科疾病中医预防与保健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9例儿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医预防与保健.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32/3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53%(25/34),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临床满意度为100.00%(35/35),对照组的临床满意度为82.35%(28/35),差异显著(P<0.05).结论:儿科疾病中医预防与保健的效果较好,临床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杨晓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进行尿毒症治疗的67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与抑郁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85.32±1.6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32±2.31)分,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应用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方式护理,其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与抑郁程度,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何花;赵林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视神经萎缩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单纯针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2mL黄芪注射液,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均明显提高,但观察组患者视力提高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邢晓娜;陈敬韬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茶碱类药物在治疗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茶碱类药物在治疗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分析方法:医院选取了2016年-2017年收治的80例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作为此次治疗观察的对象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37例9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29例72.5%,其效果显著,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在2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恶心呕吐、心悸以及失眠的不良反应均好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实施的茶碱类药物的应用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效果也好于对照组患者,具有临床依据,值得应用.

    作者:周安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导赤散加减配合蒙脱石散利多卡因糊剂治疗口腔溃疡80例

    目的;分析总结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收集我中心于2013年8月~2018年3月共收治口腔溃疡患者80均使用导赤散加减煎服,同时配合蒙脱石散利多卡因糊剂进行治疗.结果:80例患者的治疗治愈7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在这80例口腔溃疡患者治疗中,中药导赤散加减煎服配合蒙脱石散利多卡因糊剂涂擦能够有效的抑制细菌感染,对口腔溃疡面疼痛症状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能有效促进口腔溃疡面愈合,缩短口腔溃疡患者的病程,对减轻症状、促进口腔溃疡面的愈合具有独到之处,同时对表面的各种致病因子具有强大的固定作用.(1)中药煎服联合蒙脱石散利多卡因糊剂涂擦能显著提升疗效,且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避免了静脉输液的医疗风险,卫生经济学效益好,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普及推广.

    作者:唐喜云;向林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急诊系统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急诊系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挑选医院当中的急诊科收治的患有急性支气管哮喘的病患100例,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有50例.对照组采取,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系统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支气管哮喘控制效果、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肺通气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的控制率为96.00%,相较于对照组高出82.00%(P<0.05);各种症状的住院时间与缓解时间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均更短(P均<0.01);总依从率为94.00%,相较于对照组高出78.00%(P<0.05).两组患者干预之后相较于治疗之前其肺通气这一功能指标更优,并且观察组的肺通气功能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优(P均<0.01).结论:在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急诊系统护理之下,能够较为有效地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较为高效地减缓临床症状,尽快控制病情,适宜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常吕会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骶管麻醉在肛肠科手术中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骶管麻醉在肛肠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共选取于2017年3月份至2018年4月份在本院肛肠科进行手术的患者共106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3例.对照组采用局麻方法,观察组采用骶管麻醉方法.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痛觉消失时间及痛觉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甲级切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肛肠科手术中应用骶管麻醉,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升麻醉效果,促使患者切口快速愈合.

    作者:陈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子宫交叉捆绑术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子宫交叉捆绑术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68例.按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宫腔纱条填塞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子宫交叉捆绑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产后24小时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宫交叉捆绑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漪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应用UPLC-Q-TOF/MS技术研究玉竹中高异黄酮类成分的裂解规律

    目的:研究玉竹甲醇提取液中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在负电喷雾质谱条件下的裂解规律.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通过对照品及高分辨质谱碎片裂解规律解析.结果:在玉竹甲醇提取液中共表征或鉴定15个高异黄酮类成分.结论: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能够提供丰富稳定的裂解碎片离子,列结果规律研究有利于未知高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为进一步研究玉竹体内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慧玉;李莉;董玉晶;张杰;杨莹;徐涛;范松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34例老年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临床分析构建

    目的:分析老年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34例老年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老年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临床治愈了29例,治愈率为85%,死亡3例,占8%(2例患者死于铜绿假单胞菌肺炎,1例患者死于黄杆菌肺炎),2例患者未被治愈,经过反复痰培养过程,患者依旧出现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的情况.结论:及时有效的抗菌素应用以及联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老年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基本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降低该疾病死亡率的重要方面,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积极推广.

    作者:王立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目的:研究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于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骨折进行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70例,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n=35),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试验组患者行微创经皮锁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指标及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状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少,且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且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减轻并发症出现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曾雪松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医院静脉配置中心常见危险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目的:对医院静脉配置中心常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应对策略.方法:将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其危险因素,并结合工作人员的经验制定应对危险因素的相关策略.旨在提高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的安全.结果:静脉配置中心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职业环境及职业特点、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需要针对性的制定应对策略,提高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的安全性.结论:加强医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通过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刘玉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标准大骨瓣、传统去骨瓣对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探究并分析对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施用标准大骨瓣治疗和传统去骨瓣治疗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作用结果.方法:挑选出我们医院2009年5月到2018年3月临床发现为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共计50例,随机将其等份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标准大骨瓣手术施用于观察组患者,将传统去骨瓣手术治疗施用于对照组病患,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等相关等指标差异,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在治疗效果和GCS评分来说,差异在统计学上来说是显著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手术效果更为可观,值得广泛用于临床.

    作者:崔衍雷;王庆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我国公共卫生教育的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21世纪,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着诸多的机遇与挑战.经济模式、健康模式、医学模式、社会需求的改变以及国际化等都对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要解决公共卫生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应当从根本上改革公共卫生的教育模式.本文将对我国在公共卫生教育中的教学方法进行归纳,同时对于我国现行的公共卫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对今后的教学方法改革做初步探索,以期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公共卫生教学模式.

    作者:何丽娟;雍娴婷;古丽巴哈尔·卡德尔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特征及干预对策

    目的:分析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干预对策.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心内科住院合并医院感染患者5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针对50例心内科住院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相应的分析及观察,并针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对策,分析心内科合并医院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干预效果.结果:50例心内科住院合并医院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主要分布在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主要是由于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过多、心脏功能障碍、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等因素导致的,临床中给予相应的干预对策后效果显著,患者预后较好.结论:心内科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的感染,临床中应积极加强基础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侵入性操作的实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院感染现象的发生,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郭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2014—2016年扬中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剖析扬中市手足口病流行特性,探寻防控方法.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使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病原.结果:2014—2016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2778例,其中重症患者40例,未发生病例死亡.年均发病率272.90/10万,男性为328.09/10万,女性为217.99/10万,病例主要是5岁以下儿童,散居和幼托儿童占大多数,为总数的89.7%.全年各月均有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期主要在4-7月,2014年11-12月呈现第二高峰.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CoxA16血清型为主要病原体.结论:扬中市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地区性、季节性,要特别增强对散居和幼托儿童的防控.

    作者:梁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消化内科护理管理采用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与系统评价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应用优质护理和系统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随机数字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院治疗的140例消化内科患者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70例采用优质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治疗效率、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以及住院天数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焦虑心理评分、抑郁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可通过优质护理管理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郭安美;徐玉芬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孕期营养保健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孕期营养保健干预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以及母婴结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产妇,将这些产妇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孕期保健干预,观察组采取孕期营养保健干预,对两组产妇的保健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保健后,观察组产妇的缺铁性贫血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孕期营养保健干预能够改善产妇贫血情况,可以降低孕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让母婴结局都更加理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陈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