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骶管麻醉在肛肠科手术中临床应用

陈杰

关键词:骶管麻醉, 肛肠科, 痛觉, 切口愈合
摘要:目的:探究骶管麻醉在肛肠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共选取于2017年3月份至2018年4月份在本院肛肠科进行手术的患者共106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3例.对照组采用局麻方法,观察组采用骶管麻醉方法.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痛觉消失时间及痛觉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甲级切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肛肠科手术中应用骶管麻醉,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升麻醉效果,促使患者切口快速愈合.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普通外科手术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普通外科手术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调查结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718例,收集感染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718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中感染者68例(9.47%);感染组与未感染者在≥70岁、手术时间、室内空气消毒情况、手术类型、手术切口类型、抗生素使用情况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普外科手术围术期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控制时间,以及适应症,并注意其他能够对切口感染造成一定影响的危险因素,有助于降低普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率,同时根据细菌谱经验性选择抗生素进行预防使用,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敏感抗生素,有助于尽快缓解切口感染情况,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杨正弦;刘永寿;张加会;蒋德才;张龙;董会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探讨助产士护理差错的防范与护理管理的应用

    目的:对助产士护理差错的防范与护理管理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在产科病房实施护理差错防范与管理,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实施护理差错防范与管理后和此前一年即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差错事件发生情况、护理综合评分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护理差错防范与管理后,差错事件发生率有明显的降低(P<0.05),同时护理综合评分和满意度比为实施前均有可观的提高,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就我科室研究来说,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护理差错防范与管理后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减少了差错事件发生率,在不断探讨完善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直肠癌全盆腔清除术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直肠癌行全盆腔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直肠癌患者30例行全盆腔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0例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26例,姑息性切除4例.经术后随访,术后生存时间时间大于2年以上达96.67%,术后生存5年者53.33%.结论:全盆腔清除术治疗晚期直肠癌和复发性直肠癌临床效果较好,为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绍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方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5年04月--2018年0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0例.常规组患者单纯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统计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体疗效(96.00%)显著高于常规组(84.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48.1±5.5)%明显高于常规组(34.3±5.8)%,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单纯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予以进一步治疗,临床疗效更高.

    作者:张丽华;王树会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儿童输液室应用多元化细节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多元化细节护理在儿童输液室的实施效果.方法:在儿童输液室实施多元化细节护理,选择实施前的儿童家长190例为对照组,实施后的儿童家长为观察组,对两组进行护理满意率调查.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92%、对照组为89.47%(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3.16%(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2.60%(P<0.05).结论:在儿童输液室实施多元化细节护理,可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陈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并分析剖宫产术后对母乳喂养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收集剖宫产产妇共152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母乳喂养率以及泌乳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以及泌乳评分均更优,P均<0.05.结论:给予剖宫产产妇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母乳喂养率,并改善产妇泌乳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春艳;徐文萍;翟慧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双管喉罩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与分析双管喉罩在全身麻醉中的安全性以及可行性.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6例患者(2017年1月-2017年12月),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气管插管组与双管喉罩组,每组各63例.其中气管插管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前麻醉诱导使用气管插管方法进行麻醉,而双管喉罩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前麻醉诱导使用双管喉罩进行麻醉,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首次置入成功率、正确到位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双管喉罩组患者的首次置入成功率、正确到位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显著优于气管插管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管喉罩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较佳,具有同气管插管一样的通气效果,而且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戴亚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浅析术前护理干预对结肠破裂手术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术前护理干预对结肠破裂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30例结肠破裂患者,对其实施术前护理干预,观察效果.结果:经术前护理干预后,30例结肠破裂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达90%(27/30).结论:有效的术前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结肠破裂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肛肠科护理中分阶段健康教育的实施

    目的:分析肛肠科护理中分阶段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于本院肛肠科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双盲法纳入常规组与实验组(n=45).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分阶段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自我认知、治疗环境、病情控制感及自信心评分均相对较高,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科护理人员分阶段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自我认知能力,使患者保持在积极的治疗状态下,护理干预价值较高.

    作者:徐少娜;马丽萍;齐晓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医院药库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讨

    医院药库管理工作是医药产业必须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为了探索提升医院药库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法,首先分析了医院药库管理工作的概念及重要性,然后从医院药库储存药品条件不合格、医院药库药品储存管理混乱、医院药库对特殊类药品疏于管理三个方面对现阶段我国医院药库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后从加大对医院药库设备器材的资金投入、明确采购与供应的关系,做到公开透明、定期对医院药库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几个方面论述了现阶段提高医院药库管理工作效率的具体策略.

    作者:孙婷婷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研究进展

    患者在呈现出颈动脉粥样硬化现象后,存在较高概率患有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治疗医师选择中医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治疗,对于全身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系列重要脏器病理损害现象可以有效防治.本次研究主要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进行分析.

    作者:杨杨;李海英;曹彬彬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

    目的:针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84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强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中应加强护理配合,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红艳;丁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应用调经促孕丸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调经促孕丸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7月-2018年4月100例不孕症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克罗米酚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组则给予克罗米酚联合调经促孕丸治疗.比较两组排卵率和妊娠率;子宫内膜平均厚度、宫颈黏液评分;治疗安全性.结果: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排卵率和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联合治疗组子宫内膜平均厚度、宫颈黏液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治疗安全性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克罗米酚联合调经促孕丸治疗不孕症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宫颈黏液评分,增加排卵率和妊娠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通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老年人衰弱与ACS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人衰弱与AC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8例ACS患者,将患者分为衰弱组(n=76)和非衰弱组(n=52),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合并症,分析衰弱对ACS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衰弱组与非衰弱组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组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肾功能不全发生率较非衰弱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组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再入院及全因死亡发生率均较非衰弱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再入院及全因死亡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数老年ACS患者均合并衰弱,通过对患者衰弱进行全面评估,可有效、准确的预测疾病的不良预后.

    作者:吕秀根;刘玉美;张永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对预后的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和分析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对预后的价值.方法:从本院神经内科在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124例患者,并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94%,明显高于对照组74.1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SS评分有所增加,且增加幅度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使患者达到预期的状态,改善患者病情,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对患者的伤害,具有一定的积极价值.

    作者:刘小溪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药品检验结果偏离的原因以及质量控制的对策分析

    药品质量检验是保证药品安全、高效使用的重要基础,在药品监督与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用药需求与要求的不断提升,药品质量控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与研究的重点课题.基于此,本文在有关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药品检测结果偏离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预防药品检测结果偏离,提升药品质量控制水平与效率的对策,以供参考.

    作者:刘爱勤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综合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仅接受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联合实施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0%,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更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升患者腰椎功能,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曾海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营养治疗在重度营养不良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重度营养不良肺结核患者应用不同营养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本科接诊的重度营养不良肺结核病患78例,采用数字抽签法分成A、B两组(n=39).A组实行肠外营养治疗,B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分析两组营养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SF-36评分.结果:A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治疗后的SF-36评分为(84.63±5.01)分,明显高于B组的(70.22±5.18)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肠外营养治疗方案对重度营养不良肺结核病患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其血红蛋白等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晋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ICCC框架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本文简述了慢性病的背景,分别介绍了CCM模型及ICCC框架的概述、对我国具体实施ICCC框架的地区进行总结回顾分析,提出建立我国自己的慢性病照护理论和模型、结合我国医改构建信息化慢性病照护管理系统、鼓励全国多省份实施慢性病创新照护框架以及加强全科医护人员团队建设的建议,供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林鑫;吴善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连续缓慢超滤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顽固性心力衰竭应用连续缓慢超滤进行治疗.方法:此次48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连续缓慢超滤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观察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各项指标.结果:患者治疗后的HR、舒张压、收缩压、血肌酐、NT-proBNP全部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83%.结论:顽固性心力衰竭应用连续缓慢超滤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宗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