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
目的: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62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肺癌患者,本次所选患者均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检查之后,有39例患者被诊断为鳞癌,3例患者被诊断为腺癌,20例患者被诊断为小细胞癌,诊断准确率为96.77%,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差异较小,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应用于肺癌诊断中,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为良好的治疗提供数据参考.
作者:马丽娟;赵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1(Rho associated coiled coil forming proteinkinase l,ROCK1)在横纹肌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36例横纹肌肉瘤组织与23例正常横纹肌组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ROCK1蛋白的表达水平;运用Kaplan-Meier、Log-rank检验与Cox回归分析方法分析ROCK1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横纹肌肉瘤组织中ROCK1的表达率为72.2%,明显高于正常横纹肌组织的表达率(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3,P<0.05).患者预后分析显示,ROCK1低表达患者预后明显好于高表达患者.ROCK1蛋白表达水平、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都是影响横纹肌肉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值均<0.05).结论:ROCK1在横纹肌肉瘤中呈高表达趋势,并且高表达ROCK1的患者预后较差.
作者:崔雯雯;彭吉风;蒋金芳;梁伟华;刘春霞;李锋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探讨儿科保健对早产儿智力和体格发育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早产儿.给予对照组常规育儿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育儿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儿科保健,终观察两组早产儿在智力和体格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在为期6个月的护理后,实验组早产儿在智力和体格发育方面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早产儿护理,采用儿科保健措施能够明显增强早产儿智力和体格的发育效果,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和发育,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开来.
作者:周俊松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建立正筋水的微生物限度方法学.方法:测定正筋水对5种验证菌株的回收率的多少,并且验证控制菌的检查法.结果:此方法与2015年出版的《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的检查相符合.结论:此方法操作较简单方便、受到很多研究者的重视并被运用,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正筋水的质量标准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参考依据.
作者:沈茂荣;韦玮;巫繁菁;唐林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重度营养不良肺结核患者应用不同营养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本科接诊的重度营养不良肺结核病患78例,采用数字抽签法分成A、B两组(n=39).A组实行肠外营养治疗,B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分析两组营养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SF-36评分.结果:A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治疗后的SF-36评分为(84.63±5.01)分,明显高于B组的(70.22±5.18)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肠外营养治疗方案对重度营养不良肺结核病患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其血红蛋白等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晋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总结分析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脑梗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于2014年3月—2017年8月期间接诊的60例脑梗塞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资料.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脑梗塞血瘀证,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先明珠;唐玉兰;周国英;蒲长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观察90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不同方案护理的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满意度97.78%,较对照组86.67%高,且观察组血液pH值、PaCO2均较对照组低,且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对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安全可行,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岚;陈燕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析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18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对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处置,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越低,患者病情好转现象越明显.结论:应加大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评估急诊患者病情过程中的应用力度,缩短患者的急诊留观时间,降低患者因病情延误导致的死亡率.
作者:祖丽比艳木·吾斯曼;李玉环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观察粘连性肠梗阻采取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的应用成效.方法:本次的6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手术疗法,观察组采取保守治疗,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疗效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其成效明显高于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腹痛、腹胀等症状,具有显著价值意义,可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建金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临床诊断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中要注意伪热的鉴别.方法:详细了解病史、注重体格检查、综合辅助检查及心理评估.结果:伪热可以是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之一,在临床诊断过程中,体格检查及心理治疗不可忽视.
作者:王晓杰;王立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应用对降低病区内呼叫铃使用率效果,积累相关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230例,按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分成对照组113例和观察组1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同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病区内呼叫铃使用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呼叫器响铃95次,呼叫铃使用率为83.19%;观察组患者呼叫器响铃35次,呼叫铃使用率为29.91%;两组相比较,观察组呼叫铃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开展能有效降低病区内呼叫铃使用率,能调动全体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规范护士工作流程,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吐尔逊古丽·斯木提拉;张红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对比喉罩麻醉方式和气管插管麻醉方式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16例婴幼儿.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进行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58例,进行喉罩麻醉.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7%,对照组为17.24%,差异明显(P<0.05).结论:喉罩麻醉应用于小儿麻醉效果优于气管插管麻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锴锐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实验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肿瘤转移情况和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肿瘤转移情况和复发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当中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避免肿瘤的转移,与此同时,也减少了肿瘤再次复发的可能性,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许多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冠心病并发心衰患者中曲美他嗪+美托洛尔的疗效和对患者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我院医治的冠心病并发心衰患者(10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50例.此次研究患者均由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甲组加用曲美他嗪,总结生存质量、疗效.结果:甲组的精神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活力评分、躯体疼痛评分、情感职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总体健康评分、治疗的总有效率都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冠心病并发心衰患者中,曲美他嗪+美托洛尔的治疗有效率高,且明显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黄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方法:从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中抽取的70例,设为常规组,分析安全隐患和相关因素,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中抽取的70例,设为干预组,采用预防护理对策进行护理,分析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降至1.43%,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主要有患者自身疾病因素、患者心理因素、病房环境和周围设施不合理、医护人员护理操作技术不当等.预防护理对策能预防安全隐患,降低其发生概率,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葛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HTH〗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TEP)的优缺点,总结经验.方法:对75例腹股沟疝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自主功能的恢复状况以及并发症复发率和发生率.结果:75例手术70例成功完成,5例中转改为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手术时间45~135min,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住院时间为2~5d.75例患者都进行术后随访,时间为2一21个月.全部病人没有术后阴囊水肿,没有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TEP)可保持腹膜完整性,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具有安全、复发率和并发症低的优势,正确寻找疝囊、并保持腹膜完整是手术成功因素,对术者腔镜解剖,操作要求高.但是TEP也有局限及不足之处,由于不进入腹腔,无法探查腹腔,对于单侧疝手术时,不能及时发现对侧是否合并隐匿疝;不能处理嵌顿疝.若腹膜分离破裂需中转至TAPP.
作者:智永宏;燕鹏;刘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全程健康教育对提高职业健康监护受检者职业健康知识认知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健康监护的700例受检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两组各3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检查护理,观察组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健康知晓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监护后观察组对检查重要性、必要性、健康情况知晓、行为对健康的影响知晓、关于职业病及防护知晓情况的知晓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监护过程中的服务态度、检查讲解水平、问题解释、咨询回答等的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能有效提升职业健康监护受检者的健康知识认知度及教育满意度.
作者:张超;王小娟;赵树卫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比较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与静脉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0例STEMI患者,均符合病例选择标准,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急诊PCI组和静脉溶栓组,每组各35例,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ST段回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急诊PCI组血管再通率(94.29%)、ST段回落[(0.16±0.02)mm]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7.14%)各指标均优于静脉溶栓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能够显著提升再通率,促使ST段回落,而且安全性高,是治疗STEMI的首选方案,效果优于常规静脉溶栓治疗,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杨帆;陈莉;刘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将健康教育运用在疾控中心的慢性病相关防控工作中,分析并评估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此文实验研究资料来自于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本疾控中心纳入分析的32例慢性病患者,予以分组的方法采取随机法,每组收入16例,常规的防控工作实行于参照组,常规的防控工作结合强化健康教育干预实行于实验组,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合计值、不良行为合计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合计值相比于参照组患者相关数据值,P<0.05,充分证实计算数据检测后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不良行为合计值相比于参照组患者相关数据值,P<0.05,充分证实计算数据检测后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疾控中心的慢性病相关防控工作中采取健康教育展示重要应用效果.
作者:蒋岩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整体护理对躁狂症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医院选取2015年-2017年收治的58例躁狂症患者分成2组进行观察对比,比较2组的护理方法及影响结果:经过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结果的对比,实验组的满意率是13例(44.83%),较满意的有15例(51.72%),不满意的有1例(3.45%);对照组满意率是1例(24.14%),较满意的有14例(48.27),不满意的有8例(27.59%).实验组的总满意率是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1%,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躁狂症患者依从性的整体护理中,实验组的疗效显著,具有临床依据,值得应用.
作者:乔改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