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对脑梗塞血瘀证的疗效观察

先明珠;唐玉兰;周国英;蒲长知

关键词:红花黄色素注射液, 西药, 脑梗塞血瘀证,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脑梗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于2014年3月—2017年8月期间接诊的60例脑梗塞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资料.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脑梗塞血瘀证,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128层螺旋CT对肋软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目的:肋软骨骨折容易被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所漏诊,本文旨在探讨128层螺旋CT对肋软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6月临床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320例,所有患者均作了128层螺旋CT扫描检查,其中68例患者先前做了常规胸部正斜位X线平片检查,组织两名有经验的诊断医师对影像资料重新阅片,并通过运用多种后处理技术,调节窗口技术,清晰显示肋软骨,分析肋软骨骨折的影像特征并准确诊断,经过统计分析,总结出使肋软骨显示清晰的佳后处理方法及佳窗宽窗位区间.结果:68例平片检查患者中有6例肋软骨骨折病例,除其中1例因肋软骨全部钙化骨折征象显示清晰而明确诊断外,其余5例肋软骨骨折病例平片均未能显示.320例128层螺旋CT检查患者中,检出疑似肋软骨骨折2例,明确诊断肋软骨骨折36例,其中27例既往报告未提及肋软骨骨折而漏诊,漏诊率75%.影像表现,线性骨折4例,错位骨折31例,粉碎性骨折1例,疑似骨折2例.两名诊断医师在诊断过程中,均使用了多平面重组(MPR)、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组(VR)、曲面重组(CPR)后处理技术,总结使肋软骨显示清晰的佳窗口,窗宽范围100-200,窗位范围60-100.结论:胸部X线平片对肋软骨几乎无法显示,仅对部分完全钙化的肋软骨显示清晰.128层螺旋CT扫描不仅保证了图像的延续性和完整性,并且通过多种后处理技术、窗口技术(调节合适的窗宽窗位),可以使肋软骨清晰完整显示,有利于肋软骨病变的诊断,对肋软骨骨折的部位、数目、错位情况可以做出明确的分析和判断,并且对骨折周围及邻近器官的损伤也可做出明确判断,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国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不同年龄小儿七氟醚全麻后苏醒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小儿七氟醚全麻后苏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2-5岁,30例.研究组患儿6-10岁,30例.所有患儿均愿意采用七氟醚全麻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儿与研究组患儿给予七氟醚进行全麻.对比两组患儿苏醒后的患儿产生的躁动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苏醒后的躁动发生率(9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苏醒后的躁动发生率(63.3%).结论:不同年龄小儿患者中年龄较小的患儿产生的不良情况高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因此护理医务人员在进行患儿麻醉应该根据患儿年龄可以适当的控制剂量,以此来降低患儿的苏醒率.

    作者:汪富平;马新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及存活率分析

    目的:分析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及存活率.方法:此次研究患者总例数为80例,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独的放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但是在毒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针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缓解率,并且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同时不会带来严重不良反应,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作者:张阵;王梦竹;郑璐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医院静脉配置中心常见危险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目的:对医院静脉配置中心常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应对策略.方法:将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其危险因素,并结合工作人员的经验制定应对危险因素的相关策略.旨在提高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的安全.结果:静脉配置中心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职业环境及职业特点、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需要针对性的制定应对策略,提高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的安全性.结论:加强医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通过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刘玉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总结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炎症因子等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数字表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单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分析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普罗布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炎症因子等水平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AIM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可见,分析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普罗布考与瑞舒伐他汀的联合用药方案更利于降低患者前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血脂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超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肝硬化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观察

    目的:研究与分析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肝硬化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肝硬化疾病的21例患者(2017年3月-2018年3月),所有的患者均为ASA I级以及II级,且均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药物进行麻醉,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前(T0)、切皮前(T1)、开始后30min(T2)、手术开始后90min(T3)、手术结束(T4)、手术之后的1d(T5)以及手术之后的7d(T6)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NK细胞的情况.结果:T1时刻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NK细胞的情况显著低于T0时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T2时刻的相关情况基本恢复至T0时刻的指标水平.T3与T4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NK细胞的情况显著低于T0、T1以及T2时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6时刻的CD3+、CD4+以及CD8+T淋巴细胞显著高于T0、T1、T2、T3、T4以及T5等时刻,但是T3、T4以及T5时刻的NK细胞明显低于T0时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肝硬化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大,具有短期的降低作用,但是在手术之后的7 d T淋巴细胞标恢复且出现反馈性的升高,但是NK细胞仅仅恢复至手术前的水平.

    作者:廖其凯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剖宫产产妇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剖宫产产妇护理的效果.方法:将94例剖宫产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以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平均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91.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9%(P<0.05).结论:为剖宫产产妇以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可缩短产妇康复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且有助于减轻产妇经济压力.

    作者:赵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试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弹力图的相关性

    目的: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弹力图结果之间存在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的130例实施颈动脉彩超检查及血栓弹力图检测的患者有关资料,对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及血管狭窄程度采用颈动脉彩超进行测量记录,对各组患者血栓弹力图指标、发生脑梗死比例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组,管腔狭窄组患者显著降低R值、显著升高K值,α角、MA值(P<0.05),随着逐渐加重的血管狭窄,R值、K值呈下降趋势,α角、MA值呈升高趋势,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患者具有较高的比例产生脑梗死(P<0.05),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弹力图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发病程度与产生脑梗死比例具有一定关系.

    作者:宁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100例乳腺肿块患者,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段,均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以病理组织检查作为金标准,计算诊断符合率并对比良、恶性肿块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结果: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诊断符合率与病理组织检查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肿块与恶性肿块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有效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郝小利;祁梅英;李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的应用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行胃肠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胃肠镜检,观察组行无痛胃肠镜检,比较2组疗效、操作时间、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3.85%,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镜检操作时间(5.29±1.88)min,对照组镜检操作时间(17.25±1.26)min,观察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6%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51%,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以缩短操作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波;曹建峰;韩振中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新型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血脂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与新型依折麦布联合治疗对患者血脂水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3月诊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5例)与研究组(55例).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研究组使用新型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LDL-C(1.97±0.28)mmol/L、TG(1.74±0.24)mmol/L、TC(4.12±1.31)mmol/L,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结合新型依折麦布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且安全性高.

    作者:郝甜甜;赵弘杨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开闸你早起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肢体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病例数为72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使用Fugl-Meyer评估患者肢体功能情况.结果: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量表分数显著升高,而观察组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过程中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改善其肢体功能情况,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聂源辉;王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新时期卫计局机关办公室管理实践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对卫计局机关办公室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切实提升卫计局机关办公室管理实效,建立高效、规范的行政管理制度,提升卫计局机关整体效能,以满足新时期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是卫计局机关办公室首要考虑的问题.

    作者:韩清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例,选取住院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的患者,共选取患者100人.根据患者住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其中,手术组中痊愈的患者有44人,其他6人死亡,其对应的治疗有效率为88.00%,而非手术组中通过治疗痊愈出院的有37人,治疗无效死亡的人数有13人,对应的治疗有效率为74.00%.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比较结果为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展开治疗,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效果更加显著,其治疗有效率较高.

    作者:纪文利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罗哌卡因等比重液用于剖腹产腰-硬联合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目的:罗哌卡因等比重液用于剖腹产腰-硬联合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剖腹产产妇患者9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剖腹产产妇使用2%的利多卡因3 mL溶于10% 葡萄糖3mL配成的重比重溶液进行麻醉再手术;研究组使用2% 罗哌卡因2mL溶于10% 葡萄糖2mL配成的重比重溶液进行麻醉.对比两组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腹痛和产后异常出血等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新生儿窒息率、腹痛和产后异常出血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腹产患者采用罗哌卡因等比重液治疗手术.不仅使得产妇减小手术产生的痛苦还具有止痛之功效,同时使得剖腹产患者的新生儿窒息率、腹痛和产后异常出血等情况大大降低,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马洪福;汪富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主要对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06月至2017年12月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2例,按照两组不同的护理服务措施,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50例.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常规无陪护护理服务措施,实验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全面的无陪护护理服务措施.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服务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高危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高危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全面的无陪护护理服务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护理高危事件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田蒙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血培养快速鉴定(MALDI-TOP MS)联合降钙素原(PCT)诊断脓毒血症临床应用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11 年报道败血症是第 10 位引起死亡的原因.败血症是严重、常见的感染,在肺部、腹腔和尿道原发感染中发生率分别约为 36%、19%和 13%.如果血液里可检测到细菌,3 min 就能达每个器官.如不能及时治疗,在不同的病程中死亡率大不相同.当在炎症综合征时死亡率仅为 7%,如果不能及时获得正确的治疗,将发展为脓毒血症、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血症休克,死亡率将上升到 48%.全世界每 3 秒钟就有 1 例死于脓毒血症,全球有(2000-3000)万人经受脓毒血症的痛苦,其中有 600 万时婴儿和儿童.由此可见,快速早期分层诊断时降低脓毒血症死亡率的重要步骤.因此,降钙素原(PCT)联合 MS 技术测定作为细菌性脓毒血症的生物标志获得广泛的共识,这为临床病原血流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作者:巢世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通脊拔罐联合氨溴索在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通脊拔罐联合氨溴索在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2月因哮喘急性发作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只应用氨溴索,研究组应用通脊拔罐疗法联合氨溴索,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74.19%,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1%、PEF、PEF%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脊拔罐联合氨溴索在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时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明明;高福顺;夏立君;张俊杰;马真;陈立祥;王玉栋;马艳东;张镜;何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麻醉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在对患者进行置换全髋关节手术时所采取的麻醉方式对患者治愈率及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确诊需要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的原则,将他们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40名患者,手术时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而实验组40名患者,手术时采取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后统计各组患者的治愈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的数据,判断哪一种的麻醉方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有更好的临床预后效果.结果:统计分析两组的数据,发现经硬膜外麻醉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显著上升,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有很大的改善.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与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实践中,在对患者实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应该采取硬膜外麻醉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吕吟啸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75例分析

    HTH〗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TEP)的优缺点,总结经验.方法:对75例腹股沟疝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自主功能的恢复状况以及并发症复发率和发生率.结果:75例手术70例成功完成,5例中转改为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手术时间45~135min,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住院时间为2~5d.75例患者都进行术后随访,时间为2一21个月.全部病人没有术后阴囊水肿,没有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TEP)可保持腹膜完整性,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具有安全、复发率和并发症低的优势,正确寻找疝囊、并保持腹膜完整是手术成功因素,对术者腔镜解剖,操作要求高.但是TEP也有局限及不足之处,由于不进入腹腔,无法探查腹腔,对于单侧疝手术时,不能及时发现对侧是否合并隐匿疝;不能处理嵌顿疝.若腹膜分离破裂需中转至TAPP.

    作者:智永宏;燕鹏;刘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