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源辉;王琰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的疗效及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中心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应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治疗有效率和生存指标.结果:治疗三个月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24%(60/63),常规组得的为79.37%(50/63),有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比较有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的疗效显著,可以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孙宝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烟台警备区干休所老年人跌倒所发生的危险因素,用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出跌倒保护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入151人,对所有对象发放调查表格和科普书籍,进行两次预防跌倒的讲座.结果:干休所老年人的状况如下:研究对象警备区干休所151人,其中上一年47名跌倒过,跌倒发生率为31.1%,平均每人跌倒(l.78士0.69)次,有过多次跌倒行为的占8.9%.跌倒的老年人中,其中女性占40人,男人占7人,女性占26.5%,男性为4.6%,性别之间的跌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跌倒以冬季和春季为主,夜间多发,老年人往往在住所周围极易发生跌倒.结论:老年人发生跌倒率较高,对自己,家人和社会有很大扰乱,后果严重,已经是烟台干休所老人康健的主要事件,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作者:庄文兵;王晶晶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门诊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于我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门诊组,两组糖尿病患者均行常规护理干预,门诊组则强化门诊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门诊组患者疾病认知优良率88.75%显著高于参照组67.50%,且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强化门诊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疾病认知情况、生活质量.
作者:张慧敏 刊期: 2018年第25期
旨在研究安定(地西泮)对牙关紧闭患者进行经口气管插管时的作用,对我院急诊医学科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间,急需进行紧急气管插管,同时双存在牙关紧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应用安定(地西泮)后,能很好解除咬肌痉挛,让下颌关节松驰,能有效的完成经口气管插管,为后续工作赢得宝贵时间.所有患者未出现明显后呼吸抑制现象及血压下降现象,这一经验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冯百钧;朱巧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孕期营养保健干预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以及母婴结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产妇,将这些产妇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孕期保健干预,观察组采取孕期营养保健干预,对两组产妇的保健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保健后,观察组产妇的缺铁性贫血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孕期营养保健干预能够改善产妇贫血情况,可以降低孕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让母婴结局都更加理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陈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的三甲医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儿均分别实施X线腹部平片及钡剂灌肠X线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观察腹部平片及钡剂灌肠的X线影像表现及阳性检出率.结果:X线腹部平片显示27例结肠瘀张,41例结肠梗阻,8例腹部肠气偏少.钡剂灌肠X线显示4例短段型,52例常见型,5例长段型,10例全结肠型,阳性检出率为93.42%(71/76);随访24h,钡剂潴留率94.74%(72/76).结论: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中腹部平片及钡剂灌肠均能提供有价值X线诊断影像,而不典型X线表现需注重24h复查,并结合临床表现、DR等方法确诊.
作者:孙建宇;刘名宇;富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营养干预对控制社区几种慢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慢性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全部患者均满足观察指标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营养干预,比较分析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在接受营养干预后的临床疗效明显要优于干预前的疗效,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病患者采用营养干预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护理疗效显著,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张凤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总结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提出安全用药措施.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68例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分析临床表现、药品品种、患者性别和年龄、发生原因等方面.结果:中老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远高于年轻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反应等方面,以丹参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使用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高,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有不合理用药、生产工艺落后、质量标准低、缺乏上市后再评价机制4方面.结论:临床应用中药注射液时要提高防范意识,要加强对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的监管力度,提高药品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潘传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CT灌注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36例肺结节患者常规进行CT灌注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测定灌注参数值、时间-密度曲线、平扫和增强扫描CT值.结果:恶性、炎性结节血容量(BV)、血流量(BF)、表面渗透系数(PS)值高于良性结节(P<0.05),炎性结节PS值低于恶性结节(P<0.05);增强扫描后,恶性、炎性结节CT值高于良性结节(P<0.05),增强120s、180s时,恶性结节CT值低于炎性结节(P<0.05).结论: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扫描进行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刘治民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5年04月--2018年0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0例.常规组患者单纯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统计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体疗效(96.00%)显著高于常规组(84.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48.1±5.5)%明显高于常规组(34.3±5.8)%,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单纯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予以进一步治疗,临床疗效更高.
作者:张丽华;王树会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益生菌与康复新液灌肠联合治疗非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7)与对照组(n=57),对照组予以益生菌治疗,观察组基于此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ayo评分、DAI评分、E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PR、ESR、FIB、D-二聚体、血小板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与康复新液灌肠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非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及指征,临床疗效良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高亮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分析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接受临床护理的方式和效果.方法:2017年3月至12月我院对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70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综合护理,对两组的抢救成功率,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有33例成功被抢救,成功率是94.3%;对照组有31例成功被抢救,成功率是88.6%,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有31例满意,满意度是86.6%;对照组共有20例满意患者,满意度是57.1%,两组的满意度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出血次数是(1.4±0.4)次,对照组是(3.3±0.7)次,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的出血次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贾春颖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小儿与成人群体之间护理成本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接受手术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100例以及成人患者100例,选取时间段均为2016年1月至2017年.对其静脉留置针穿刺所需要的护理成本分别进行项目综合评估以及核算.结果:小儿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成本显著高于成人(P<0.05).结论:对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成本实施全面核算与评估,有利于评估护理技术的价值,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张国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针对维生素C安瓿玻璃片飞溅入眼所得到的教训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护理部实习生在掰维生素C安瓿玻璃时,不慎被碎片飞溅入眼,这一情况,进行回顾与分析.讨论其根本原因,以及从此次事件中我们应当吸取的教训,为以后的工作鸣警钟,防止同种事件发生,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结论:护理部人员在给患者做治疗前,要先对药物进行配比,而目前来说,安瓿玻璃瓶在医学应用中仍旧广泛,医护人员打开安瓿玻璃瓶时,经常会被划伤,更甚者玻璃碎片飞溅到眼睛,不可避免的会对眼睛造成伤害.而此次研究就是从以往的失误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找出应对类似事件的方法,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作者:孟友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回顾性总结31例男性乳腺发育症的高频彩超表现及分型特点,提高高频彩超对男性乳腺发育症的诊断水平.方法:总结分析经手术病理或治疗随访的31例男性乳腺发育症的乳腺腺体形态、二维超声图像特点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测量腺体大小并对其进行分型.结果:男性乳腺发育症时二维超声可探及乳头深呈长梭形或盘样增厚的腺体回声,其中11例表现为结节型,15例表现为类女性腺体型,5例表现为树枝型;病灶内血流信号不丰富.结论:高频彩超是临床首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方法,具有简便、可重复性强、无创伤等特点.动态监测发育乳腺的腺体层的厚度是临床诊疗疗效评价和随访的重要依据.
作者:王静怡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20例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给予观察组超声乳化术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视力、眼压、前房实际深度与房角粘连闭合角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的视力、前房实际深度显著较高,眼压与房角粘连闭合角度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超声乳化术治疗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眼镜视力,增加前房实际深度,而且还能降低眼压,降低房角粘连闭合角度,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作者:魏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2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20例宫颈癌患者及同期2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和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的高危型HPV阳性率.结果:癌前病变组与宫颈癌组的高危型HPV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患者的高危型HPV感染率更高,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具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成振晓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用培美曲塞结合奈达铂以及结合顺铂治疗的效果.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2月医院诊治的66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参照组各33例,依次给予培美曲塞、奈达铂治疗,培美曲塞、顺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用药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疗效与参照组接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参照组用药副反应多于试验组,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奈达铂联合培美曲塞治疗整体疗效更理想,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荐.
作者:唐洪君;钟海鸣;陈景胜;余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手术严重的感染、外伤、多发性损伤都会造成机体处于一种高代谢的条件下,尤其是增强的分解代谢,造成短期时间之内产生营养不良等问题,因为免疫力低下等容易让身体处于一种感染的高危状态,与此同时,由于身体的介质激素、体内酶和其他蛋白质合成等能源出现不足,而造成肠胃、肾、肝、心等系统产生一些功能障碍,造成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下降,而产生一些手术之后的并发症,或者组织修复困难等问题,所以加强外科病人的营养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赵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短期内罹患4部位异时性原发恶性肿瘤的治疗情况.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多原发肿瘤疾病一例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经过取得病理并化疗治疗后,原有发热症状消失,且后续复查病灶几乎完全消退,治疗效果佳.结论:对于患有多原发肿瘤疾病的患者,应警惕其自身肿瘤易感性,不要遗漏可能产生新发肿瘤的诊断,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确诊后可采取手术治疗,且术后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苏晓晔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