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湿解毒通络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

马淑荣

关键词:化湿解毒通络汤, 缺血性脑卒中, 中西结合疗法
摘要:目的:分析化湿解毒通络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化湿解毒通络汤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上,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G、TC和LDL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湿解毒通络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效果显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给予氧氟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0%、75.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与对照组的7.5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刘存军;黄媛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究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实验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肿瘤转移情况和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肿瘤转移情况和复发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当中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避免肿瘤的转移,与此同时,也减少了肿瘤再次复发的可能性,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许多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罗哌卡因等比重液用于剖腹产腰-硬联合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目的:罗哌卡因等比重液用于剖腹产腰-硬联合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剖腹产产妇患者9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剖腹产产妇使用2%的利多卡因3 mL溶于10% 葡萄糖3mL配成的重比重溶液进行麻醉再手术;研究组使用2% 罗哌卡因2mL溶于10% 葡萄糖2mL配成的重比重溶液进行麻醉.对比两组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腹痛和产后异常出血等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新生儿窒息率、腹痛和产后异常出血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腹产患者采用罗哌卡因等比重液治疗手术.不仅使得产妇减小手术产生的痛苦还具有止痛之功效,同时使得剖腹产患者的新生儿窒息率、腹痛和产后异常出血等情况大大降低,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马洪福;汪富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期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补阳还五汤在中风后遗症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014年应用中医补阳还五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期患者共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的60例患者则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仅为78.30%,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风后遗症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取得显著的效果,该中医药治疗方案可加以应用并推广.

    作者:费薛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优质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后对其生化指标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研究疾病护理方式期间,对照组(41例):选择一般基础方式完成护理;观察组(41例):选择一般基础+优质护理方式完成护理;终就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系列生化指标水平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系列生化指标水平加以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临床选择优质护理方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加以干预,对于患者系列生化指标的改善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好转以及康复.

    作者:李明;徐秀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对预后的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和分析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对预后的价值.方法:从本院神经内科在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124例患者,并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94%,明显高于对照组74.1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SS评分有所增加,且增加幅度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使患者达到预期的状态,改善患者病情,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对患者的伤害,具有一定的积极价值.

    作者:刘小溪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阴茎海绵体造影在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采用阴茎海绵体造影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静脉性勃起障碍患者进行阴茎海绵体造影,对检测结果分析对比.结果:60例患者在检测结果为:28例背深静脉漏+9例背浅静脉漏+8例海绵体静脉漏+12例脚静脉漏12例+3例间静脉漏.结论:阴茎海绵体造影在对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检测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上肢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上肢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到2018年1月收诊并确诊为脑卒中偏瘫的患者10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上肢等速肌力训练.连续训练1个月.对比两组上肢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MA、MAS、MBI各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效果显著,促进其快速康复.

    作者:赵树卫;王文静;张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8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标准组,在抢救过程中分别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和标准化急救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标准组的抢救时间平均为(34.6±14.3)min,明显少于常规组的(48.8±15.7)min;标准组的护理满度为93.9%,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1.6%.两项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措施可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提升急救护理水平、护理质量及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俊芬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椎动脉优势与脑血管疾病、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与脑血管疾病、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120例经MRA和MRI检查并同时到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有头晕、偏头痛、后循环梗死、面肌痉挛、突发性眩晕、三叉神经痛、平衡障碍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分为无椎动脉优势组(参照组)和有椎动脉优势组(观察组).结果:两组患者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椎动脉直径差异和三叉神经疼痛为正相关关系,和BL(长度)也呈正相关.结论:椎动脉优势和脑血管疾病、面肌痉挛以及三叉神经痛的发生率高于非椎动脉优势,而且椎动脉优势患者出现基底动脉弯曲机率非常高.

    作者:何纪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改不熟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分析比较,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中可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患者恢复速度快,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朋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标准大骨瓣、传统去骨瓣对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探究并分析对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施用标准大骨瓣治疗和传统去骨瓣治疗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作用结果.方法:挑选出我们医院2009年5月到2018年3月临床发现为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共计50例,随机将其等份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标准大骨瓣手术施用于观察组患者,将传统去骨瓣手术治疗施用于对照组病患,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等相关等指标差异,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在治疗效果和GCS评分来说,差异在统计学上来说是显著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手术效果更为可观,值得广泛用于临床.

    作者:崔衍雷;王庆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中医药防治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研究新进展

    慢性胃炎者常常合并焦虑、抑郁状态,常规西医在治疗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中虽说能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副作用较多,因此常常需要联合中药对患者开展治疗.和以往相比,我国中医药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了全面分析中医药防治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研究情况,本文分为3个方面,对上述命题进行分析,旨意为相关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

    作者:徐媛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分析患者在手术前和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腰椎功能.结果:采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分析患者的腰椎功能,手术前ODI评分为(55.67±6.25),手术后ODI评分为(12.69±3.54),手术后ODI评分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为患者在治疗前后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分析患者疼痛情况,手术前疼痛评分为(8.24±3.52),实施后手术疼痛评分为(2.17±1.68),实施前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伟;李祥;平志专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及骨折愈合时间分析

    目的:探究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对比.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研究,从中随机性抽选出80例患者(收治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将其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作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分别给予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以及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术后,2组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中,观察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和对照组骨折患者相比较均存在较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疗效大大增加,手术情况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缩短,值得广泛的推荐.

    作者:赵伟;张红伟;张新强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他克莫司软膏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分析

    目的:探究他克莫司软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到2017年10月的90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单独应用他克莫司软膏进行治疗和应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升高,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差不大,P>0.05.结论:他克莫司软膏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方面临床疗效显著,联合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金敏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干休所独居老人常见心理问题及保健对策

    目的:对干休所独居老人常见心理问题以及保健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本地区干休所老人70位进行调查,并对独老人常见心理问题以及保健对策进行分析.结果:独居老人焦虑性失眠、孤独、抑郁以及寂寞等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非独居老人更高,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针对独居老人心理问题,对各方服务以及资源进行调动,通过相对完善的保证服务对策,改善独居老人心理问题.

    作者:曹文广;张立生;杨述勤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麻醉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在对患者进行置换全髋关节手术时所采取的麻醉方式对患者治愈率及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确诊需要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的原则,将他们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40名患者,手术时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而实验组40名患者,手术时采取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后统计各组患者的治愈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的数据,判断哪一种的麻醉方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有更好的临床预后效果.结果:统计分析两组的数据,发现经硬膜外麻醉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显著上升,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有很大的改善.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与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实践中,在对患者实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应该采取硬膜外麻醉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吕吟啸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眼动功能和执行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对于首发的精神分类症患者,应用齐拉西酮对患者眼动、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98例首发精神分类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患者使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患者使用齐拉西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EF、RSS及D分均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检查次数、正确反应数、持续错误数等指标上差异显著(P<0.05),并且是观察组各指标要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首发的精神分类症患者,给予患者使用齐拉西酮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眼动功能与执行功能,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珊;马密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浅谈ICU神志清醒患者的心理护理

    1 ICU患者概述ICU既重症监护室是随着医学科技的进一步发展逐渐诞生的一种医疗组织管理形式.ICU是通过将危急、重症患者集中安排在护理室内,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医疗治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救治.患者由于病情急重,家属不在身边,加之环境的变化及其他各种因素对患者的心理难免会造成影响,有些不良影响还会影响到患者的康复进度.因此 ICU的医务人员有必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一定的疏导,并针对这些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作出总结经验,帮助更多的患者更好的康复.有报道称 ICU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为 14%– 72%①.

    作者:李慧;张岩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