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李祥;平志专
目的:观察冠心病康复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功能受损患者,所有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2日-2016年2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3例患者)、对照组一组(43例患者),对照组按指南推荐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冠心病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后的LVEF(48.61±0.31)%、LVEDV(36.31±1.21)mm、LVESD(45.12±2.31)mm指标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尽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功能受损患者实施冠心病康复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滕钒 刊期: 2018年第25期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19项服务中有13项是由检验室完成,根据检验结果可为风险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对风险评估结果有较大的影响.通过抽取我地区一地2015年10月~2015年12月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项目育龄夫妇1090对,按照风险评估报告提示,以育龄妇女的报告为主,促甲状腺激素异常多占7.3%、血常规占6.5%、白带异常占6.2%、乙肝异常者占4%、尿常规检查异常占2.8%、肝功能异常占1.9%、空腹血糖检查异常占1.7%.结论: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风险评估分析报告,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提供信息,将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及时筛选出来,通过及时治疗一干预可以大限度的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加强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准确度,是提高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质量,促进家庭幸福和谐、提高人口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作者:胡梦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在股骨骨折复位手术中的优势.方法:本研究收集我院择期股骨骨折手术患者300例,年龄40~60岁,身高160~175cm,体重60~85kg.随机分为二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对照组采取常规椎管内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两组术后4h、8h、24hVAS评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1%、9%,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4h、8h、24hVAS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在股骨骨折患者中的优势体现在麻醉效果肯定,术后患者疼痛少,术中低血压发生率低.
作者:毕宏;皋沛;杨胜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在临床较为常见,为心内科病症,此病是处于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临床表现.这种疾病发病突然,病情严重危急,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对症治疗,如果没有及时诊断与治疗,后果十分严重.本文就对这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
作者:李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对比.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研究,从中随机性抽选出80例患者(收治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将其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作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分别给予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以及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术后,2组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中,观察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和对照组骨折患者相比较均存在较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疗效大大增加,手术情况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缩短,值得广泛的推荐.
作者:赵伟;张红伟;张新强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孕期营养保健干预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以及母婴结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产妇,将这些产妇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孕期保健干预,观察组采取孕期营养保健干预,对两组产妇的保健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保健后,观察组产妇的缺铁性贫血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孕期营养保健干预能够改善产妇贫血情况,可以降低孕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让母婴结局都更加理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陈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在左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过程中分别采用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与颞部皮质入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从我院选取100例左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颞部皮质入路应用在对照组中,将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入路方法后,相较于观察组,血肿清除率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预后良好率明显较优(P<0.05).结论:在左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的效果显著,不仅具有较高的血肿清除率,而且预后良好率也较高.
作者:张静波;张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并比较全髋及半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组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的出血量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没有明显的区别;此外实验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明显比对照组少,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结论:全髋及半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半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减少住院时间的优点,而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可根据需求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杨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多元化细节护理在儿童输液室的实施效果.方法:在儿童输液室实施多元化细节护理,选择实施前的儿童家长190例为对照组,实施后的儿童家长为观察组,对两组进行护理满意率调查.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92%、对照组为89.47%(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3.16%(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2.60%(P<0.05).结论:在儿童输液室实施多元化细节护理,可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陈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高龄产妇应用孕期保健对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我院接诊的198例高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99例,对参照组产妇孕期给予常规指导,对实验组产妇给予孕期保健,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妊娠结局、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孕妇分娩期与妊娠期并发生发生情况均优于参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产妇应用孕期保健,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妊娠结局,保证母婴分娩安全,还可以有效降低或消除新生儿及高龄产妇并发生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苏兰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即颈部血管彩超,以此分析其的诊断结果与价值.方法:选择60例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患者,选取时间:2016年7月~2017年7月,将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应用于所有的患者,以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对比的标准,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运用颈部血管彩超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并分析患者病变的位置情况符合率.结果: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利用颈部血管彩超进行诊断,其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数据指标均较高,分别为:95.00%、96.36%、80.00%,且颈部血管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位置情况符合率为98.18%,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检查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将颈部血管彩超运用于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中,其的诊断价值较高,对于病变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以及位置符合率高.
作者:梁红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分析扶他林配合超短波治疗膝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9月以来,选择门诊部理疗室收治的30例膝关节疼痛官兵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扶他林配合超短波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0例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周围疼痛点压痛明显缓解,水肿消失,且腿走路有力、平稳,轻度训练未出现疼痛症状.结论:扶他林配合超短波治疗膝关节疼痛,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岳洪发;谷俊峰;郝书宝;姚辉刚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营养干预对控制社区几种慢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慢性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全部患者均满足观察指标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营养干预,比较分析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在接受营养干预后的临床疗效明显要优于干预前的疗效,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病患者采用营养干预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护理疗效显著,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张凤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应用优质护理和系统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随机数字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院治疗的140例消化内科患者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70例采用优质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治疗效率、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以及住院天数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焦虑心理评分、抑郁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可通过优质护理管理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郭安美;徐玉芬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呼吸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的舒适化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呼吸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常规组呼吸衰竭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呼吸衰竭患者行舒适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焦虑指数、抑郁指数、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呼吸衰竭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心率、收缩压、舒张压、PaCO2、PaO2水平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采取舒适化心理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郭俊青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95例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毛细支气管患儿(收治于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取得患儿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两组患儿都给予毛细支气管炎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各项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万托林(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有较好的疗效,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药品质量检验是保证药品安全、高效使用的重要基础,在药品监督与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用药需求与要求的不断提升,药品质量控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与研究的重点课题.基于此,本文在有关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药品检测结果偏离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预防药品检测结果偏离,提升药品质量控制水平与效率的对策,以供参考.
作者:刘爱勤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诊断和鉴别缺铁性贫血的意义.方法:于2017年03月--2018年03月,选取玉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4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玉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正常者43例,作为常规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液检验.结果:研究组血红蛋白量、RBC计数、HCT等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同时MCH、MCV、MCHC等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行血液检验诊断和鉴别的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尤其是基层医院.
作者:杨宝勤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探究分析护理措施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将社区护理干预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后,相较于观察组,血压控制有效率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差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降低了患者的血压,同时还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中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讨论朱砂、雄黄中各成分的溶解度对起药效和毒副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7月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朱砂、雄黄中各成分的溶解度对其药效效果比较好,毒副作用比较少.结论:朱砂的主要成分硫化汞不容易被水溶解,难以被人体所吸收,因而药效也不明显.雄黄的主要成分是四硫化四砷,不易溶于水,难以被人体所吸收,但其可溶性部分可以与蛋白质或者是一些生物小分子上的硫基结合从而发挥药效.
作者:郑昌奇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