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纪国
目的:探讨与研究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底间收治的36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红花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SUA、BUN、尿量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占比为72.22%,观察组总有效占比为94.44%,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红花注射液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有效延缓患者肾功能减退进程和降低患者透析次数,这对提升患者的临床辅助治疗是有积极价值的.
作者:张宏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下肢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探究下肢骨折手术的佳麻醉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年做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治疗组患者在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与治疗情况,调查患者及家属对麻醉效果的满意程度,当P<0.05时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治疗活动,均无其他疾病或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手术时间缩短,运动阻滞恢复及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麻醉方法缩短,麻醉效果较好,患者及家属满意率为95.9%.结论: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恢复时间均有所缩短,患者及家属满意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凤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对泌尿结石患者采取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效果.方法:采取数字双盲法从我院泌尿科临床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6例泌尿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各53例.对甲组患者施予气压弹道碎石手术治疗,对乙组施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甲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长于乙组,且甲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13%,低于乙组的9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甲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7.55%,与乙组的3.77%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结石患者采取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高的疗效与安全性,建议广泛推广运用.
作者:陈建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对低热量蛋白饮食对单纯选哪个肥胖患者减肥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在三级医院就诊的单纯性肥胖患者70例,依据患者的减肥饮食不同,可分为实验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各35例,其中实验组单纯性减肥患者采用低热量高蛋白的饮食进行治疗,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饮食进行减肥,比较两组单纯性减肥患者在不同的饮食方法下对患者减肥的程度以及血糖、血脂、胆固醇和肝脏功能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饮食方法对患者的减肥的效果优于常规组患者的减肥效果.结论:对单纯性肥胖患者使用低热量高蛋白食物进行减肥,对患者的减肥效果较为理想,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减肥方法.
作者:娄健;魏玲;李佳;付娟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两组,分别53例.对照组进行沙丁胺醇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沙美特罗替卡松结合沙丁胺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IL-6水平变化、痰中ECP.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水平变化较对照组低,痰中ECP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对于支气管哮喘能够发挥抑制炎症作用,可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吴静静;韩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5年04月--2018年0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0例.常规组患者单纯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统计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体疗效(96.00%)显著高于常规组(84.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48.1±5.5)%明显高于常规组(34.3±5.8)%,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单纯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予以进一步治疗,临床疗效更高.
作者:张丽华;王树会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本文分析了中医辨证治疗方式消化性遗疡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在2016-2017年接收的100例消化性遗疡患者,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组患者常规的西医治疗,给予中医治疗组患者中医辩证治疗,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常规护理组患者而言,中医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方式消化性遗疡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亚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在老干部的保健工作中有效的护患沟通方式.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保健护理的老干部共计90例为研究样本,针对老干部开展有效的护患沟通,为老干部提供优质护理.结果:90例老干部保健对象中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者47例(52.22%),满意者37例(41.11%),基本满意者5例(5.56%),不满意者1例(1.11%),总体满意率为98.89%.结论:在老干部保健中通过运用科学的护患沟通技巧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老干部保健对象的满意度水平,对改善护患关系有重要作用.
作者:郑静雯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范围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压水平.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为70.77%,观察组为90.7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相比,观察组更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用于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压水平.
作者:林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ICU清醒患者身体约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的60例ICU清醒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6年5月~2017年9月期间,并对所有入选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约束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约束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皮肤损伤和意外拔管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56.67%,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皮肤损伤与意外拔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清醒患者身体约束中实施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钮芳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内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一系列风险因素,并对其护理对策予以初步探讨.方法:将264例内科患者随机平均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予以针对性的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中的患者则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等情况予以观察与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为98.5%,对照组为87.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出现压疮、管路滑脱以及跌倒等不良事件观察发现,实验组共13例(9.8%),对照组共28例(2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内科护理的风险因素相对较多,通过结合患者病情特点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好,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有所降低.
作者:余凯先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50例肠道传染病患儿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肠道传染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相关特征.结果:男性所占比例(62.00%)显著高于女性(38.00%),3岁以下婴幼儿所占比例较高(64.00%),P<0.05;一般肠道传染性疾病所占比例高(70.00%),P<0.05;患儿以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80.00%),城区肠道传染病患儿所占比例(74.00%)显著高于乡村患儿(26.00%),P<0.05;致病菌以志贺菌属所占比例高(40.00%),不同的致病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各不相同(P<0.05);细菌性痢疾患儿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短,就诊时粪便性质以粘液便所占比例高(52.00%),分析延误就诊原因主要为无医保、家庭人均年收入较低、家长受教育程度低等(P<0.05);47例患儿病情均好转或痊愈.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儿童肠道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接诊疑似病例应根据其实际情况综合判断病情并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
作者:钟景成;叶郁辉;陈君;吴延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40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用MMSA-8用药依从性问卷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研究组中患者用药完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用药依从性.
作者:韩倩倩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护理在高海拔地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高海拔地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共计60例,在双盲数字表法下分为研究组(n=30)和对比组(n=30),对比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时间、血压控制率、心电图异常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总满意率等指标中均优于对比组,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实践应用价值.
作者:孙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乳果糖与白醋稀释液灌肠辅助治疗早期肝昏迷患者能够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肝昏迷患者纳入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均进行护肝、抗肝昏迷、降酶等治疗.对照组使用白醋稀释液进行保守灌肠,实验组采用乳果糖稀释液进行保守灌肠.每日灌肠两次.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开始排便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长(p<0.05),实验组的大肠隐血转阴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血氨浓度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差不大(p>0.05).结论:乳果糖稀释液和白醋稀释液是治疗早期肝昏迷较为安全的灌肠方法,但是乳果糖稀释液的治疗效果好于白醋稀释液,能够快速降低血氨浓度,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与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医院健康中心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方法:选取我院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15名,对所有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进行评分,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的工作时间、同事的关怀程度、聘用方式以及工作满意度是影响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的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对于自身工作的满意度与同事的关怀程度.结论: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与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和同事的关怀程度相关性非常大,所以医院在对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时,要采取措施加强同事之间的关怀程度,努力提升护理人员对于自身工作的满意度,促进其人文关怀品质的快速提升.
作者:高晓玲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究分析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运用品管圈管理的效果.方法:择我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200例精神病患者,并随机将其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各100例病患.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品管圈活动,对2组护理安全管理进行对比.结果: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运用与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当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提高其积极性,控制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提升医院护理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朱文佳;郭俊峰;郭雪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了解大理白族自治州护士职业倦怠及工作压力源现状,为预防和降低护士群体的职业倦怠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施建议.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职业满意度情况调查表对大理地区不同级别医院162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大理州护士群体在情感耗竭上属于中度倦怠,在人格解体上为低度倦怠,个人成就感降低上为重度倦怠;大理州护士在人格解体及个人成就感维度上的得分低于美国Maslach提出的医护人员常模;婚姻、医院、科室、职称在工作倦怠上存在不同差异,而民族、聘用类型、学历、职务、培训情况在职业满意度、护士工作压力源及职业倦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士工作压力源、情感耗竭和职业满意度呈负相关,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护士工作压力源呈正相关.结论:大理州护士群体存在职业倦怠现象.
作者:单慧斌 刊期: 2018年第25期
本文简述了慢性病的背景,分别介绍了CCM模型及ICCC框架的概述、对我国具体实施ICCC框架的地区进行总结回顾分析,提出建立我国自己的慢性病照护理论和模型、结合我国医改构建信息化慢性病照护管理系统、鼓励全国多省份实施慢性病创新照护框架以及加强全科医护人员团队建设的建议,供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林鑫;吴善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早期疼痛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研究资料300例均为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行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组各150例,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增加早期疼痛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术后各阶段观察组疼痛程度均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7%与对照组12.67%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食管癌术后加强早期疼痛护理可快速减轻疼痛程度,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宫美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