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高志方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管理与妊娠糖尿病母儿结局.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仅实施常规管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孕期系统化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饭后1h血糖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管理之前,两组患者空腹情况下和餐后1h情况下的血糖情况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管理之后,观察组空腹情况下的血糖水平以及餐后1h后的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新生儿在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率、血糖过低发生率以及呼吸窘迫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孕期系统化管理,能够改善母婴结局,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于见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在胸外科伤口护理的时候,密闭式负压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014年到2015年之间接受我院治疗的10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当中的患者采取新型伤口敷料湿性换药,观察组当中的患者进行密闭式负压伤口换药护理.对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舒适度视觉模拟评分情况还有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的伤口愈合时间较短,在组间差异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观察组当中的舒适度VAS评分比对照组当中的评分高,在统计学方面具有意义,P小于0.05,另外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护理满意度可以发现,观察组当中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当中的护理满意度要高,p小于0.05.结论:密闭式负压浮力能够让胸外科手术伤口愈合的时间明显缩短,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艳红;王红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对于首发的精神分类症患者,应用齐拉西酮对患者眼动、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98例首发精神分类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患者使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患者使用齐拉西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EF、RSS及D分均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检查次数、正确反应数、持续错误数等指标上差异显著(P<0.05),并且是观察组各指标要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首发的精神分类症患者,给予患者使用齐拉西酮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眼动功能与执行功能,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珊;马密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了解乙肝大、小三阳人群病毒载量情况,为临床治疗乙肝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PCR荧光探针技术定量检测HBV-DNA.结果:乙肝大三阳人群病毒载量均≥105拷贝/ml,乙肝小三阳人群病毒载量有两种结果:一种是102~104拷贝/ml,另一种是<500拷贝/ml.结论:乙肝大三阳人群体内都有不同程度的病毒复制,除非是为了观察治疗效果,否则没有必要检测HBV-DNA含量.乙肝小三阳人群定期检测HBV-DNA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李元珍;吴三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36例,A组胆囊炎发作48h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B组胆囊炎发作48h后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A组手术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B组短,术中出血量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与B组16.67%相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在发病48h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佳,有利于术后恢复,也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张贵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总结长、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固定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展开总结分析,随机分对照组40例执行长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分析组40例给予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分析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可缩短手术时间与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更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国锋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对中药制剂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进行研究.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使用的2100份中药制剂处方为例,对其质量问题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质量问题发生原因进行控制对策研究.结果:2100份中药制剂处方中,有97份存在质量问题,其中,因制剂处方引起的质量问题约为40.2%,制剂工艺为29.9%,制剂原材料为10.3%,制剂剂量为10.3%,人员因素为9.3%.结论:根据中药制剂质量影响因素,通过加强对制剂处方以及制作工艺、原材料质量等方面管理和控制,提高中药制剂制作及管理人员能力素养,以减少中药制剂质量问题发生,确保其质量可靠和临床使用安全.
作者:李永益 刊期: 2018年第25期
学术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也是本国科技与文化的一种表现,对其进行收集、保存与开发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满足国内外藏医学术交流、教学以及传播等需求,藏医药学术论文数字化加工处理显得非常迫切和意义重大.本文具体探讨了学术论文数字化的含义,阐述了藏医药学术论文数字化的现状,探讨了藏医药学术论文数字化加工处理方法与效果:藏医药学术论文资源的搜集整理、制定《中国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标准体系、藏医药学术论文数字化加工和研究开发《中国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
作者:卡着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分析风险管理在放射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方法:对我院放射科介入治疗中应用风险管理前一年和应用后一年的护理效果等进行观察比对分析.结果: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后,临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明显改善,与之前比较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在放射科介入临床治疗中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技能,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或者广泛推广.
作者:徐海杰;李彩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超早期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01-2018.04收治的2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超早期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溶栓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无差异(P>0.05),溶栓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早期动脉溶栓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较静脉溶栓较为突出,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广泛性应用.
作者:王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医用三氧大自血治疗高黏血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70例高黏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平均每组35例高黏血症患者,两组高黏血症患者均给予医用三氧大自血治疗,对照组高黏血症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高黏血症患者行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高黏血症患者治疗效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高黏血症患者治疗效率(94.29%)比对照组高20.00%,护理满意度(100.00%)比对照组高11.43%,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医用三氧大自血治疗高黏血症,并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借鉴采用.
作者:朱丽丽;宁飞宏;和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经肠镜导入益生菌对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28例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经肠镜导入益生菌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IBS-SS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IBS-SSS评分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给予经肠镜导入益生菌治疗,不仅治疗效果较好,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作者:王凤琴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主要探讨分析急诊优质护理对急性胸痛患者心绞痛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26例,按照两组不同的护理服务措施,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各为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心绞痛患者在其基础上行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理服务措施对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抢救时间(10.12±3.65)min和住院时间(9.14±2.96)d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达到90.48%,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3.2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急性心绞痛患者护理时,发现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不仅能缩短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还能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时增加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陈岩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普外手术后对肠胃瘘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48例普外手术后的肠胃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普通疗法治疗,试验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的治疗有效率(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83%)(P<0.05).结论:肠胃瘘患者在普外手术后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臧西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供水安全事关地区社会秩序和人民的切身利益,对于供水企业而言,在供应水质上存在问题,不但是严重的管理失职,还会严重影响到企业对外形象,更重要的是会给用水企业和居民正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保证供水安全,供水企业在供水环节的第一步,就首先对水质进行了检测,近几年随着相应技术的不断发展,水质检测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推进,在检测速度,检测效率,检测精度上,有了较为成功的进步.在水质检测过程中,一个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起到监督完善的作用,保证水质检测能够按照相关规定正常运行.在水质检测过程中,每一名参与检测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要受到制度本身的监督和控制,通过技术性和管理层面的双重管理,才使得目前我国的水质检测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作者:孙旭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给予的序贯疗法的对照组与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观察组各24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75.0%);HP根除率(95.8%)高于对照组(70.8%);不良反应率(8.3%)低于对照组(33.3%),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高翠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医药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治疗很多西医药物无法治疗的疾病.我国中医药物的种类繁多,且来源较为复杂,对于中医药物的鉴定一直是医疗行业较为困难的工作,药师往往通过对中医药物的颜色、形状以及味道等外观进行鉴定,但是这种鉴定方法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以及经验性,需要医师掌握多年的经验以及掌握较为熟练的专业技术.这就会给重要鉴别工作带来困难,而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重要鉴别的准确性以及便捷性.本文主要研究与分析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与优势,希望可以给我国中药鉴定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高元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采取回顾分析法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早期胃癌以及癌前病变的52例患者(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所有患者均采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主要回顾分析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病灶整块切除率高达100.0%,所有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61.9±17.4)min,患者的平均病灶直径为(2.8±1.4)mm.经过手术病例检验,结果显示高分化腺癌12例,低分化腺癌9例,中分化腺癌15例,印戒细胞癌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6例;有3例标本出现了基底部肿瘤侵犯,没有患者出现了切缘阳性病例.有2例患者出现了疾病复发的情况,复发率高达3.8%,复发的患者均采取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陆芸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急诊系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挑选医院当中的急诊科收治的患有急性支气管哮喘的病患100例,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有50例.对照组采取,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系统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支气管哮喘控制效果、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肺通气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的控制率为96.00%,相较于对照组高出82.00%(P<0.05);各种症状的住院时间与缓解时间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均更短(P均<0.01);总依从率为94.00%,相较于对照组高出78.00%(P<0.05).两组患者干预之后相较于治疗之前其肺通气这一功能指标更优,并且观察组的肺通气功能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优(P均<0.01).结论:在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急诊系统护理之下,能够较为有效地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较为高效地减缓临床症状,尽快控制病情,适宜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常吕会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分析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时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2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对照组仅采用房角分离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眼压、视力间的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压低于且视力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时,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的效果确切,安全性高,能显著降低眼压,提高视力,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恩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