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长、短)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固定效果对比

李国锋

关键词: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长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固定效果
摘要:目的:总结长、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固定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展开总结分析,随机分对照组40例执行长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分析组40例给予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分析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可缩短手术时间与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更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年龄小儿七氟醚全麻后苏醒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小儿七氟醚全麻后苏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2-5岁,30例.研究组患儿6-10岁,30例.所有患儿均愿意采用七氟醚全麻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儿与研究组患儿给予七氟醚进行全麻.对比两组患儿苏醒后的患儿产生的躁动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苏醒后的躁动发生率(9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苏醒后的躁动发生率(63.3%).结论:不同年龄小儿患者中年龄较小的患儿产生的不良情况高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因此护理医务人员在进行患儿麻醉应该根据患儿年龄可以适当的控制剂量,以此来降低患儿的苏醒率.

    作者:汪富平;马新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准确性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采取胃镜检查的诊断价值和诊断意义.方法:针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按照不同方法进行检查,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和实际表现.结果:观察组经内镜诊断后确诊慢性胃炎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确诊率为87.5%,漏诊6例.对照组经诊断后确诊慢性胃炎4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39例,确诊率为79.5%,漏诊10例.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采取胃镜检查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能够良好的判断患者病理表现和进程,具有显著的临床诊断价值.但因受到实际操作的影响,胃镜检查还缺乏一定的敏感度.需在检查中注意.

    作者:李亚峰;赵广玲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个体化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焦虑情绪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焦虑情绪影响分析.方法:对2014年3月 ~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45例肺癌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化疗前护理干预(心理干预、认知干预),化疗时护理干预及化疗后护理干预三个方面.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评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护理可明显减轻肺癌放疗患者焦虑情绪,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亚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探讨CT对甲状腺腺瘤及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CT对甲状腺腺瘤及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进行CT诊断的甲状腺腺瘤患者18例为(肿瘤组),进行CT诊断的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腺肿组),对比两组患者病灶区域的CT平扫、增强CT情况及周边正常腺体CT平扫、增强CT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正常腺体的CT平扫及增强CT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病灶区域的CT平扫结果及增强CT结果,肿瘤组患者明显高于腺肿组患者,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进行CT诊断可以明显区分甲状腺腺瘤及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值得临床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周亚兴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手臂振动病的不同冷水复温试验评价法比较

    目的:比较手臂振动病的不同冷水复温试验评价法.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手臂振动病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患者20人,给予15℃冷水浸手5min,B组患者20人,给予12℃冷水浸手5min,C组患者20人,给予10℃冷水浸手10min,展开冷水复温试验,以3种冷水复温试验与金标准比较结果,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评价冷水复温试验检测能力.结果: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方面,A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高,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低,C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低,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高;在评价周围循环功能价值方面,A组、B组、C组患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0.811、0.559、0.531,均超过0.5,表明A组诊断准确强度高,C组诊断强度低.结论:冷水复温试验属于一种便捷、客观、安全的手臂振动病判断方法,在周围循环功能判断方面有重要意义.选择15℃冷水浸手5 min方式能够更令患者接受,取得理想的判断效果.

    作者:韩德岗;赵凤芝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肺源性心脏病疑难病例死亡原因探析1例

    病例资料 患者何某,女,80 岁,2016 年 4 月 28 日因咳嗽伴胸痛 4d,发热 1d 入院.自述 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黄质稀,喷嚏,胸闷,至当地门诊就诊,治疗后症状缓解.1 天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遂前来我院急诊就诊,自诉呼吸困难,右侧胸痛,症见呼吸气促,恶寒发热,咳嗽咳痰,痰黄质稀,易咳出,口干,双下肢浮肿,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双侧中下肺可闻及弥漫性吸气相湿罗音及呼气相少量哮鸣音,双下肢浮肿,舌淡,苔薄白,脉浮数.急诊查血分析、生化 8项、心酶 5 项、β-羟基丁酸;并查胸片,提示 1.双肺感染,右肺中叶含气不全,建议抗炎治疗后复查或 CT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性质病变;2 .肺气肿,主动脉硬化,左心室增大,遂收入我院呼吸内科观察治疗.

    作者:彭莹;佃泽钿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妇产科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妇产科病人的心理特征以及护理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20例妇产科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病人在手术前会产生一定心理压力,通过给予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将其分为两组,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方式,每组各46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术后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48%和73.9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5%和19.5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结石手术期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改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晓芹;高存青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方法:从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中抽取的70例,设为常规组,分析安全隐患和相关因素,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中抽取的70例,设为干预组,采用预防护理对策进行护理,分析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降至1.43%,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主要有患者自身疾病因素、患者心理因素、病房环境和周围设施不合理、医护人员护理操作技术不当等.预防护理对策能预防安全隐患,降低其发生概率,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葛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锁定钢板治疗的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其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出血量,促进骨折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静;王庆慧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新疆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差异性分析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人群中CYP2C9和VKORC1等位基因多态性位点突变频率的差异性.方法: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技术测定新疆地区94例维吾尔族、146例汉族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CYP2C9和VKORC1等位基因多态性,统计分析维、汉民族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性.结果:146例汉族患者中CYP2C9?3,AA型为128例(占87.7%);AC型为16例(占11.0%);CC型为2例(占1.4%);VKORC1(1639G>A),AA型为121例(占82.9%);AG型为23例(占15.8%);GG型为2例(占1.4%).维吾尔族94例患者中CYP2C9?3,AA型为78例(占83.0%);AC型为11例(占11.7%);CC型为5例(占5.3%);VKORC1(1639G>A),AA型为34例(占36.2%);AG型为41例(占43.6%);GG型为19例(占20.2%).维、汉民族间CYP2C9?3和VKORC1(1639G>A)相同类型基因测定结果统计分析显示:VKORC1(1639G>A),AA型汉族/维吾尔族,P<0.05;AG型汉族/维吾尔族,P<0.05;GG型汉族/维吾尔族,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华法林剂量的个体差异与CYP2C9和VKORC1基因的多态性有关,通过基因组学的研究在不同民族间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将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更有意义的用药依据.

    作者:鲍思臣;沈皓;李红健;王婷婷;赵婷;玛尔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优化基础护理服务对提高优质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在优质护理中优化基础护理服务,对提升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采取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分别施优质护理干预和优化基础护理服务的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6.7±1.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工作积极性更高.结论:在优质护理中优化基础护理服务,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护理人员护理积极性及优质护理质量提高.

    作者:陈迪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提高阴道炎患者自护能力及防御能力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提高阴道炎患者自护能力及防御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阴道炎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两组,分别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自护能力及防御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成熟型评分较对照组高,不成熟型及掩饰因子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阴道炎患者的自护能力及防御能力.

    作者:刘莎莎;于翠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浅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心理护理对于宫颈癌病患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在妇产科2016.5-2018.4时间段所收治的宫颈癌病患中抽出60例进行分析,并将病患分为基础护理组(30例)和心理护理组(30例),其中基础护理组病患行基础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病患在采取基础护理干预同时联合心理护理,分析2组的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心理护理组病患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基础护理组,2组相比较,p<0.05.结论:心理护理用于宫颈癌病患中的效果较好,可改善病患不良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于华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伤科黄水湿敷护理160例手外伤术后疼痛的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伤科黄水湿敷对手外伤术后的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急诊手术并住院治疗的手外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术后仅予石膏托固定包扎,观察组术后在石膏托固定的基础上加灭菌伤科黄水纱湿敷,比较两组治疗前、术后3天、术后5天的疼痛评分及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间VAS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3天、治疗第5天两组间VAS疼痛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3天、第5天所测VAS疼痛评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伤科黄水湿敷干预护理手外伤术后疼痛的患者,疗效明显,且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高,无不良反应.

    作者:王应琼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患者(剖宫产产妇),收治时间为2016年8月29日至2017年8月30日,把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随机抽签),分别采用常规(对照组)以及常规+优质(观察组)护理进行干预.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两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护理满意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改善其生产后的临床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张文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活动义齿种植和固定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活动义齿种植和固定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作探讨.方法:研究中选择固定义齿种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活动义齿种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详细整理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后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围口腔修复指标数值均比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0%高于对照组82.0%,P<0.05.结论:口腔修复过程中选择活动义齿种植术的效果更佳,该方式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李书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总结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炎症因子等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数字表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单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分析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普罗布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炎症因子等水平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AIM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可见,分析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普罗布考与瑞舒伐他汀的联合用药方案更利于降低患者前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血脂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超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四联疗法联合消化内镜治疗胃溃疡出血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四联疗法联合消化内镜治疗胃溃疡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的1月~2017年的12月我科收治的胃溃疡出血病患2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选择四联疗法联合消化内镜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在接受治疗后获得了与对照组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再出血率更低,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出血采用四联疗法联合消化内镜治疗,能够促进溃疡症状缓解,并能够有效控制出血症状,对降低再出血率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殷秀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重视小儿的用药特点及不合理用药的危害

    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上儿童药物在种类与数量等方面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一方面为儿童的临床治疗药物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儿童用药不当的情况,面临用药不安全的隐患,临床上要严格按照儿童的发育特点和用药特点,合理选择治疗药物,严禁滥用药物,防止对儿童本身造成不可逆的危害,严格筛选适应症和禁忌症,精准计算剂量,保证科学、合理、正确用药,从而保证医疗质量和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危害.

    作者:王永霞;孙红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