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峰;赵广玲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从我科室2016年5月-2017年4月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再从我院康复科室抽取50名处于康复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病情大多比较稳定,出现抑郁、攻击性行为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管理,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了医院整体的护理水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维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病程早期应用甲泼尼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住院诊断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50例,根据糖皮质激素应用时机不同,分为A群(在病程7天以内,≤7天)25例和B群(在病程7天以外,>7天)25例,两组均设立实验和空白分组.实验组治疗方案为阿奇霉素、甲泼尼龙的联合治疗,空白组为阿奇霉素、进口头孢曲松的常规治疗,甲泼尼龙及进口头孢曲松应用时机相同.对比实验和空白组:入院后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胸片四项指标.结果:A群实验组上述四项指标均优于空白组(P<0.05).B群两组比较上述四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疾病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能缩短患儿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并改善胸片及炎性指标.
作者:罗文誉;刘建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超声设备的普及和对超声医师技能的培训已使超声成为发现乳腺病灶和鉴别其良恶性的重要影像学方法.但由于对乳腺超声征象的正确识别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对图像描述和报告不甚统一.本文旨在探讨BI—RADS—US在乳腺下乡筛查的初步探讨.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200例乳腺筛查对象的超声改变,然后用BI—RADS—US标准进行鉴别和分级(0—6级),重点对43例乳腺肿块患者与其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43例乳腺肿块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者26灶、良性肿瘤21灶.根据BI—RADS—US标准和分级,Ⅱ级和Ⅲ级共有18灶,与病理结果符合者为15灶(85.7%);V级有24灶,与病理符合者为23灶(95.8%);Ⅳ级有4灶.Ⅵ1灶.结论:BI—RADS—US在乳腺下乡筛查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尤其对筛查出有肿块的患者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朱远翠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方法:自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中选取102例进行本次研究,采取随机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分5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与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及瘢痕长度等,发现观察组患者瘢痕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未见显著差异;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导管内乳头状瘤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且利于患者美观,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伯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64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色子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在对照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与心率指标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的SAS和SDS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和SDS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护理更有助于患者康复,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和焦虑抑郁状态,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洪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ICU外周动脉置管常见堵管原因,探讨相关的护理对策以减少动脉置管堵管的发生.方法:回顾我院ICU 2017年3月-10月82例外周动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动脉堵管的判定方法,深入分析其发生动脉置管堵管个案的原因.结果:发生动脉置管堵管21例(发生率25%)其中与患者自身因素有关6例,与护理操作有关7例,与导管类型选择不当5例,与留置时间过长3例.结论:外周动脉置管发生堵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置管人员除具有娴熟的置管技巧和正确的维护方法外,还应掌握常见的堵管原因,针对堵管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从而降低堵管的发生率.
作者:许国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与研究小儿腹泻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接收的小儿腹泻患者100例,结合不同的护理方法来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参照组与干预组,各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干预组则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完毕后,干预组患者护理有效率要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退热时间、止泻时间要明显比参照组短,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小儿腹泻护理工作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大大提高临床护理效果,能明显缩短患儿退热、止泻时间,可及时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于晓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苏黄止咳胶囊及蓝芩口服液(笔者选用目的:基层医生简单易用),对照组给予抗菌素及镇咳药(笔者故意选用,因为基层医生广泛使用),分别在治疗前、后3、7、14天进行评价疗效.结果:治疗14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率为46.67%,对照组治愈率为2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蓝芩口服液对感冒后咳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洪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了解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探讨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癫痫患者,将全部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全面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全面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要比对照组要高,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全面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要好于照组患者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癫痫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章雪琨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总结胃肠息肉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所接诊的胃肠息肉患者资料40例,记录4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结果:接受不同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以及手术之后并发症出现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胃肠息肉患者采取内镜下钛夹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史宏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分析患者在手术前和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腰椎功能.结果:采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分析患者的腰椎功能,手术前ODI评分为(55.67±6.25),手术后ODI评分为(12.69±3.54),手术后ODI评分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为患者在治疗前后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分析患者疼痛情况,手术前疼痛评分为(8.24±3.52),实施后手术疼痛评分为(2.17±1.68),实施前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伟;李祥;平志专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ICU清醒患者身体约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的60例ICU清醒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6年5月~2017年9月期间,并对所有入选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约束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约束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皮肤损伤和意外拔管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56.67%,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皮肤损伤与意外拔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清醒患者身体约束中实施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钮芳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燃放烟花爆竹所致儿童眼外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6例(40只眼)因燃放烟花爆竹致儿童眼外伤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措施要点.结果:所有患儿经救治及精心护理后均大限度保住视功能出院,无眼内感染发生,36例(40眼)因烟花爆竹所致眼外伤患儿,视力恢复情况良好,2眼虽无光感,但成功保住眼球.其中3眼进行二期手术植入人工晶体.结论:烟花爆竹所致的儿童眼外伤复杂而严重,正确的急救方法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相结合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大程度恢复患儿视功能的有力保障.
作者:闫燕翔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同伴帮扶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98例(2017年11月-2018年5月),随后采取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常规护理组与同伴帮扶管理组,每组各49例.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以及常规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而同伴帮扶管理组患者则采取同伴帮扶管理.结果:同伴帮扶管理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以及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等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帮扶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及社会功能的恢复影响较大,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杜小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干预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较对照组(37.5%)更低,组间比较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鲁文;郑芳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对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案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29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29例,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偏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效果,值得院方应用研究.
作者:李翔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因素成为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人们对心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全科医生通过对心理学的研究,对病人表情、行为、肢体语言的观察,在进行医疗过程中经过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逐渐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从而帮助患者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战胜病魔.本文主要通过探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全科医疗中的应用,全科医疗中为儿童心理发育指导,以及青春期,更年期,老年期等各期进行心理指导,各种心理障碍,特殊人群心理咨询以治疗.运用心理治疗来改善病人的心理与行为,从而达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目的.
作者:吴立强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建立瑞戈非尼片溶出度、含量、含量均匀度及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含量均匀度及有关物质.色谱条件:Phenomenex Gemini C18色谱柱(250×4.6mm,5μm);流动相:0.05mol/L乙酸铵溶液-乙腈(25:75)(V/V);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61nm.结果:溶出度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专属性好,在0.89~11.0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36%;含量、含量均匀度检测方法显示,该方法专属性良好,在25.4~59.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3组样品的回收率为98%~102%,RSD为0.98%,溶液在24h内稳定;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专属性好,低、中、高3组样品杂质A、B、C、D、E的回收率为92%~105%,RSD为3.61%、1.08%、2.69%、1.87%、0.86%;且溶液在室温条件下放置24h稳定性良好.结论:溶出度测定、有关物质检查、含量及含量均匀度检测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均可用于瑞戈非尼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董海霞;蔡连辉;张曼红;刘建洋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方法:纳入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增加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天,并于1年后随访主要不良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监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RP、射血分数(LVEF)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比较两组的疗效、MACE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CRP、NT-proBNP水平以及MACE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SOD、LVEF以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较好,且远期预后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傅辛存;张瑾 刊期: 2018年第25期
药品质量检验是保证药品安全、高效使用的重要基础,在药品监督与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用药需求与要求的不断提升,药品质量控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与研究的重点课题.基于此,本文在有关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药品检测结果偏离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预防药品检测结果偏离,提升药品质量控制水平与效率的对策,以供参考.
作者:刘爱勤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