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臂振动病的不同冷水复温试验评价法比较

韩德岗;赵凤芝

关键词:手臂振动病, 不同冷水, 复温试验, 评价法
摘要:目的:比较手臂振动病的不同冷水复温试验评价法.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手臂振动病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患者20人,给予15℃冷水浸手5min,B组患者20人,给予12℃冷水浸手5min,C组患者20人,给予10℃冷水浸手10min,展开冷水复温试验,以3种冷水复温试验与金标准比较结果,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评价冷水复温试验检测能力.结果: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方面,A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高,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低,C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低,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高;在评价周围循环功能价值方面,A组、B组、C组患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0.811、0.559、0.531,均超过0.5,表明A组诊断准确强度高,C组诊断强度低.结论:冷水复温试验属于一种便捷、客观、安全的手臂振动病判断方法,在周围循环功能判断方面有重要意义.选择15℃冷水浸手5 min方式能够更令患者接受,取得理想的判断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外科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手术患者9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有效率达到了93.9%,但对照组这一数据仅仅只有75.5%,说明观察组患者疼痛减轻效果显著,恢复进度良好.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程凤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护理干预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牙周炎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6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项指标指数都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4.29%,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有助于牙周炎患者更好的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秀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比较

    目的:对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案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29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29例,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偏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效果,值得院方应用研究.

    作者:李翔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应用UPLC-Q-TOF/MS技术研究玉竹中高异黄酮类成分的裂解规律

    目的:研究玉竹甲醇提取液中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在负电喷雾质谱条件下的裂解规律.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通过对照品及高分辨质谱碎片裂解规律解析.结果:在玉竹甲醇提取液中共表征或鉴定15个高异黄酮类成分.结论: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能够提供丰富稳定的裂解碎片离子,列结果规律研究有利于未知高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为进一步研究玉竹体内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慧玉;李莉;董玉晶;张杰;杨莹;徐涛;范松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冠心病危险因素研究新进展

    冠心病的产生是还有多个因素造成的一种疾病,除了传统的危险因素之外,近些年相关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新型的危险因素,比如,内脂素、脂联素、抵抗素、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脂蛋白a等,在此将这些新的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进行简要的论述.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护理途径及其效果研究

    目的: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护理特点加以研究,寻找有效的临床护理途径,分析其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68例病人进行本组试验,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对比两组术中与术后各项指标情况,调查两组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卧床、术后进食、带引流管及住院总天数等时间指标均比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是97.06%,对照组则是79.41%,两组对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于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对比更具优势,且对促进病人尽早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董海菊;李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黄体期及卵泡期卵巢囊肿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黄体期及卵泡期卵巢囊肿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100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时间,将黄体期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卵泡期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前后的卵巢内分泌水平.结果:组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p<0.05;组间治疗后的卵巢内分泌水平对比,p<0.05.结论:卵泡期对卵巢囊肿患者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不大,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作者:张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探究

    目的:探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7年12月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试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2017年1月~2017年6月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水平和患者满意度,验证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血糖指标比较,试验组空腹血糖为(6.75±2.0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9.05±3.05)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为(9.35±1.2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1.05±4.05)mmol/L,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对比,P<0.01;试验组满意率是97%,对照组为9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可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满意度都优于传统护理,可推行并采纳.

    作者:蒋宇;周义惠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创面电凝和缝合止血对残留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创面电凝和缝合止血对残留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642例妇科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21例.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没有中转开腹的情况,术后无感染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5-7天全部出院.卵巢囊肿位于卵巢门外患者的卵巢功能指标治疗前、后,不存在明显差距,而卵巢囊肿在卵巢周边患者的卵巢功能指标存在一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囊肿卵巢门外实施创面电凝与缝合止血对卵巢的储备功能无较大影响,对囊肿卵巢周边患者建议实施缝合止血方法,掌握好缝合深度.

    作者:简秀坤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常规与综合护理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来院就诊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82例进行对照研究,依据建档顺序将患者分入常规组和研究组,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根据两组肺结核治疗情况、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对不同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结果:研究组与常规组肺结核治愈率分别为90.24%(37/41)和70.73%(29/41),血糖控制平稳率为95.12%(39/41)和75.61%(31/41),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56%(40/41)、80.49%(33/41),两组各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日常护理中可强化疗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方案.

    作者:宋卫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和血压控制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与血压控制情况.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降压药物分为中药制剂、传统制剂和推荐制剂.中药制剂主要包括牛黄降压胶囊、乌兰十三味散和珍宝丸等;传统制剂包括复方利血平、降压零号等;推荐制剂为《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中推荐的降压药:ARB、ACEI、βRBCCB以及利尿剂.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血压都有所下降,收缩压从入院的平均为154.5±14.7mmHg,舒张压为92.2±8.5mmHg,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5.23±3.21)d.治疗后的收缩压平均为124.6±9.3mmHg,舒张压为78.5±4.8mmHg,经治疗后相比治疗前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的高血压住院患者的达标率高达97.1%,有87.5%的患者都使用了推荐制剂,单一与二联制剂的应用规范,以及三种制剂存在选择方面的局限性,在作用机制方面存在重复使用问题,可能使导致部分患者血压没有达到相应标准的原因.

    作者:白额尔敦巴特尔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20例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给予观察组超声乳化术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视力、眼压、前房实际深度与房角粘连闭合角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的视力、前房实际深度显著较高,眼压与房角粘连闭合角度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超声乳化术治疗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眼镜视力,增加前房实际深度,而且还能降低眼压,降低房角粘连闭合角度,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作者:魏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采用康复新液治疗的疗效

    目的:对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从本院接受治疗的口腔正畸致慢性牙龈炎患儿中随机选取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牙龈清洁治疗,观察组在牙龈清洁治疗基础上增加康复新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牙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BI)以及牙龈肿胀疼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LI、GI、BI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牙龈肿胀疼痛发生率47.30%显著低于对照组20.27%,P<0.05.结论:采用康复新液治疗正畸致慢性牙龈炎患儿,可显著改善患儿牙龈健康情况,缓解正畸过程中的牙龈疼痛肿胀,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郑奎海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烧伤重症监护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烧伤重症监护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烧伤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患者17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两组,分别8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重度烧伤护理风险掌握程度得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症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重症监护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制度能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掌握度,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盛玲玲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壮药正筋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正筋水的微生物限度方法学.方法:测定正筋水对5种验证菌株的回收率的多少,并且验证控制菌的检查法.结果:此方法与2015年出版的《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的检查相符合.结论:此方法操作较简单方便、受到很多研究者的重视并被运用,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正筋水的质量标准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参考依据.

    作者:沈茂荣;韦玮;巫繁菁;唐林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刍议外科手术室感染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护理管理对策

    目的:对外科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中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管理策略.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外科178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手术时间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2017年10月至2017年12月的89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的89例患者为实验组,前者给予常规的感染控制与护理干预措施;后者给予针对性的感染控制与护理措施,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数据观察指标的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感染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外科手术室实践中,加强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感染控制与护理管理工作,有利于规范医护工作者的行为方式,并降低感染问题的发生概率,同时也能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会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浅谈ICU神志清醒患者的心理护理

    1 ICU患者概述ICU既重症监护室是随着医学科技的进一步发展逐渐诞生的一种医疗组织管理形式.ICU是通过将危急、重症患者集中安排在护理室内,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医疗治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救治.患者由于病情急重,家属不在身边,加之环境的变化及其他各种因素对患者的心理难免会造成影响,有些不良影响还会影响到患者的康复进度.因此 ICU的医务人员有必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一定的疏导,并针对这些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作出总结经验,帮助更多的患者更好的康复.有报道称 ICU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为 14%– 72%①.

    作者:李慧;张岩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助产士降低产后出血率的措施和效果

    目的:探究助产士全程陪护对降低足月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20例足月妊娠产妇,将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应用助产士全程陪护.对比两组分娩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P

    作者:姜爱霞;王卫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优质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后对其生化指标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研究疾病护理方式期间,对照组(41例):选择一般基础方式完成护理;观察组(41例):选择一般基础+优质护理方式完成护理;终就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系列生化指标水平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系列生化指标水平加以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临床选择优质护理方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加以干预,对于患者系列生化指标的改善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好转以及康复.

    作者:李明;徐秀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社区卫生院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和常规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在临床较为常见,为心内科病症,此病是处于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临床表现.这种疾病发病突然,病情严重危急,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对症治疗,如果没有及时诊断与治疗,后果十分严重.本文就对这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

    作者:李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