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霞
目的:观察并研究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分组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本研究选择33例作为对照组,对于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同时选择33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落实中医护理进行干预,对于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干预结束以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评价本研究两组研究对象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量表指数,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在干预以前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结束之后,观察组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在进行康复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中医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和指导,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临床恢复,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高素华;张晓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通过对喀什市社区护理现状的调查,针对目前存在的经济落后,专业人才紧缺,人们对社区护理工作持质疑和观望态度,公众的卫生保健意识滞后等问题提出切合当地实际的发展对策,即开发领导层,争取上级支持,抓住机遇大力培养社区护理人才,全方位展开卫生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病保健意识及对社区护理的认同感.
作者:杨雪莲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塞患者护理服务中引入人性化理念的优越性.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4月9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人性化理念护理.比较两组老年脑梗塞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疾病了解程度、治疗配合度;护理前后患者不良情绪、神经功能、独立生活能力.结果:实验组老年脑梗塞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疾病了解程度、治疗配合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不良情绪、神经功能、独立生活能力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不良情绪、神经功能、独立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理念护理在老年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和遵医水平,更好改善神经功能和提升自理能力,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
作者:马德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分析在老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2`2017.3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老年患者共104例进行研究,采取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实验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的躁狂、抑郁情况均改善(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BRM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美红;刘春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胆汁瘤形成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行TACE后形成胆汁瘤的36例患者资料,结果:36例患者中27例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后,症状均改善.全部患者出院时肝功能正常.结论:PTCD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TACE术后胆汁瘤形成的有效治疗方法,护理人员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黄疸和胆道引流管护理可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杨琴;练贤惠;劳凤冰;宋晓依;吕格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我院中药注射剂的管理现状进行回顾分析,探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中实行药学干预的效果.方法:从我院中药注射剂中选择常规且问题较多的中药注射剂,包括参麦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苦黄注射液.2015年使用上述三种中药注射剂一共19000例,2016年使用上述三种中药注射剂20000例.不良反应事件一共90例.把中药注射剂管理工作按照年份划分为两个阶段,2015年使用传统管理方法进行干预,2016年使用药学干预管理方式.比较两个年份的不良反应事件.结果:2015年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一共68例,2016年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一共22例,和2015年对比,2016年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明显减少,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过程中使用药学干预可有效地减少不良事件,提高中药用药的合理性,值得推广.
作者:黄红;马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对助产士护理差错的防范与护理管理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在产科病房实施护理差错防范与管理,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实施护理差错防范与管理后和此前一年即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差错事件发生情况、护理综合评分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护理差错防范与管理后,差错事件发生率有明显的降低(P<0.05),同时护理综合评分和满意度比为实施前均有可观的提高,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就我科室研究来说,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护理差错防范与管理后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减少了差错事件发生率,在不断探讨完善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评价熄风通络汤对脑梗死风痰阻络证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风痰阻络型脑梗死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西医的基础上配合熄风通络汤.两组疗程均为14天.通过比较,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熄风通络汤对脑梗死风痰阻络证疗效肯定.
作者:王海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医院是城市综合体的主体部分之一,由于其建筑紧密分布、人流多、设备多、压力容器、化学试剂、被子纸张等易燃易爆物品多等特点,因此若是引起火灾,较易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及人员死伤.所以,强化对医院消防的监督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火灾的发生率,进而确保医务人员以及患者与家属等的人身安全,同时指导并监督医院相关管理者做好内部消防管理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王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骶管麻醉在肛肠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共选取于2017年3月份至2018年4月份在本院肛肠科进行手术的患者共106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3例.对照组采用局麻方法,观察组采用骶管麻醉方法.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痛觉消失时间及痛觉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甲级切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肛肠科手术中应用骶管麻醉,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升麻醉效果,促使患者切口快速愈合.
作者:陈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观察90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不同方案护理的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满意度97.78%,较对照组86.67%高,且观察组血液pH值、PaCO2均较对照组低,且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对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安全可行,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岚;陈燕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总结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采用阴茎海绵体造影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静脉性勃起障碍患者进行阴茎海绵体造影,对检测结果分析对比.结果:60例患者在检测结果为:28例背深静脉漏+9例背浅静脉漏+8例海绵体静脉漏+12例脚静脉漏12例+3例间静脉漏.结论:阴茎海绵体造影在对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检测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血清纤维连接蛋白水平测定在肝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2017年4月肝病患者中抽取100例,用免疫比浊法对患者血清纤维连接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并和60例健康对照组比对.结果:通过免疫比浊法检测发现,脂肪肝患者血清纤维连接蛋白水平升高,和胆固醇含量呈正相关;肝硬化、重度肝炎及肝癌患者血清纤维连接蛋白水平明显降低,慢性肝炎和健康对照组比对无统计差异.结论:血清纤维连接蛋白水平测定对脂肪肝、肝硬化、重肝、急肝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杜小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患者在呈现出颈动脉粥样硬化现象后,存在较高概率患有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治疗医师选择中医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治疗,对于全身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系列重要脏器病理损害现象可以有效防治.本次研究主要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进行分析.
作者:杨杨;李海英;曹彬彬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通脊拔罐联合氨溴索在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2月因哮喘急性发作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只应用氨溴索,研究组应用通脊拔罐疗法联合氨溴索,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74.19%,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1%、PEF、PEF%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脊拔罐联合氨溴索在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时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明明;高福顺;夏立君;张俊杰;马真;陈立祥;王玉栋;马艳东;张镜;何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方法:自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中选取102例进行本次研究,采取随机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分5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与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及瘢痕长度等,发现观察组患者瘢痕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未见显著差异;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导管内乳头状瘤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且利于患者美观,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伯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在子宫颈炎患者的治疗中联合应用微波及保妇康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子宫颈炎患者共计90例为研究样本,随机平均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保妇康栓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微波联合保妇康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术后愈合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97.78%,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仅为84.44%,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间以及创面的愈合时间均显著的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其阴道排液量少于月经量的患者共计41例(91.11%),而同期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其阴道排液量少于月经量的患者共计23例(51.11%),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颈炎患者以微波联合保妇康栓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宫颈糜烂现象,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丁洁;王彩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耳鼻喉手术中患者突发昏厥的临床原因,以期为耳鼻喉手术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耳鼻喉手术中发生过昏厥的42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对其突发昏厥的原因进行探究分析.结果:耳鼻喉手术中导致患者突发昏厥有着众多原因,在此次研究的42例患者中,由于个人体质较为虚弱导致昏厥者6例;由于对耳鼻喉手术形成恐惧心理从而导致精神紧张并发生昏厥者18例;手术禁止饮食时间过长从而造成空腹低血糖休克性昏厥者10例;由于麻醉注射或镇痛药物使用不当导致昏厥者8例.结论:探究分析耳鼻喉手术中突发昏厥的多种临床原因,制定并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昏厥发生率.
作者:宣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经支气镜肺泡灌洗对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6例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接受经支气镜肺泡灌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临床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6.74%)较对照组(55.81%)高,且咳嗽、咳痰消失时间(11.24±5.36)d、住院时间(19.63±10.44)d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支气镜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感染可提升该病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韩猛;吴静静;赵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究七氟醚麻醉在体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七氟醚麻醉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进行体循环外下心脏手术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前者给予常规体外循环手术治疗,后者给予七氟醚麻醉体外循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验组体外循环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多巴胺总量低于对照组,尿量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患者进行七氟醚麻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效果和术后情况,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褚立君;范海鸥;梁友君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