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温护理对四肢骨折伴主要血管损伤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疼痛及骨折伤口愈合的影响

樊文静

关键词:保温护理, 四肢骨折, 主要血管损伤, 术后肿胀, 疼痛, 骨折愈合
摘要:目的 探究四肢骨折伴主要血管损伤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保温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共收集74例四肢骨折伴主要血管损伤患者参与,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且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加行保温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消肿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消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肢骨折伴主要血管损伤患者实施保温护理有利于术后消肿,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伤口愈合,因此该种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收治为AECOPD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氧气吸入、抗感染、β2受体激动药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多索茶碱,对照组应用氨茶碱,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分析.结果 多索茶碱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氨茶碱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索茶碱组的不良反应等发生率明显低于氨茶碱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索茶碱应用于AECOP患者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殷咸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微小肝血管瘤的超声与CT影像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微小肝血管瘤的超声与CT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40例微小肝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共有病灶51个,比较超声与CT影响表现.结果 40例患者超声检出病灶51个,所有病灶均进行CT平扫与增强检出,平扫有5个病灶未检出,3个病灶经平扫与增强未检出.结论 超声在诊断微小肝血管瘤方面具有灵活、简单、经济、无创的优点,可作为初筛方法,超声造影与CT可作为确诊定性方法.结合超声、CT检查,可提高微小肝血管瘤临床诊断准确性.

    作者:陈国泉;孟铁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补中益气汤配合灸法治疗癌性发热(气虚型)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配合灸法治疗癌性发热(气虚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物理降温、营养能量支持治疗、吲哚美辛栓剂(100mg/粒,1粒/次,发热时塞肛外用,每日<2000mg).治疗组:上述西医基础治疗+艾灸(足三里)+中药汤剂(补中益气汤);每日灸1次,灸15 min.两组均治疗15天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33%(P<0.05).结论 补中益气汤配合灸法治疗癌性发热(气虚型)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舒遵华;丁庆刚;张文龙;王晓枫;旋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3M无痛保护膜对放疗患者皮肤保护的疗效分析

    目的 3 M无痛保护膜对放疗患者皮肤保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底——2017年底在我院接受放疗治疗的47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5例),对照组放射部位不采取保护措施,观察组在放疗前使用3M无痛保护膜喷洒整个发射部位,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皮损情况.结果 观察组放射性气腹损伤发生率为32.0%,显著低于对照81.8%,且两组患者皮肤放射性损伤的程度经统计学法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应用3M无痛保护膜,能够有效预防皮损,提升患者治疗期间舒适性,在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吕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分析医患沟通在医疗纠纷中的重要作用

    医疗纠纷在医疗卫生机构中时常发生,医患双方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就涉及到医疗工作者、患者之间的权益损害,造成不良的社会性影响.所以,我们都需高度重视医疗纠纷的防治、处理,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医疗纠纷防治和处理的重要手段.只有有效的沟通后解决双方纠纷问题才能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

    作者:刘晶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眼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

    目的 探究眼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以及防范对策研究.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5.6——2016.11在我院眼科中接受治疗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眼科护理中常见不安全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相应防范措施.结果 常见不安全因素以及发生率中患者自身因素中年龄、感染、不配合治疗以及床位问题是属于主要不安全因素,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人员自身业务水平,加强与患者之间进行沟通,改善病室环境,及时排除安全隐患,能有效确保眼科护理安全.

    作者:李芙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对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6例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分析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分析组进行左西孟旦注射液的治疗,对照组进行多巴酚丁胺药物的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心脏功能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分析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心脏功能情况在统计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讨论价值(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统计学上不具有讨论价值,P>0.05.结论 对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采取左西孟旦注射液的治疗形式,左西孟旦注射液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控制患者的心率以及心肌缺氧情况,抑制患者心肌缺血的情况,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黄晶;胡小琦;谢继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电烧伤患者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电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电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电烧伤一般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24 h内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溶于2 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肌内注射,每日一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7 d的皮瓣成活率与创面愈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5例,一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3例,一般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瓣成活率以及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烧伤患者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提高皮瓣成活率与创面愈合率,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较好.

    作者:徐涑珅;张健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血液透析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3月期间行血液透析的病患,共5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舒适组,每组28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舒适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舒适率.结果 舒适组的舒适率为75.0%,常规组的舒适率50.0%,舒适组的舒适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明显提高了护理疗效,患者治疗过程舒适度升高,临床中可推广应用.

    作者:丁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胸腰椎结核治疗的体会

    目的 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结核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36例胸腰椎骨结核患者资料,分析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3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发生疾病复发情况和明显的并发症状.结论 在胸腰椎骨结核的治疗中应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安全性高.

    作者:达华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石材加工业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

    目的 分析石材加工业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方法 对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市区内的15家石材加工企业进行考察,抽取其中155名从事噪声作业的工人资料,分析加工业噪声对工人听力的影响.结果 ①15家企业127个作业点噪声检测总合格率为32.41%.②155名工人中,高频段听力异常率为17.42%(27/155);语音频段听力异常率为12.90%(20/155);听力损伤率为17.42%(27/155).③高频段,1-3年、3-5年、5年以上工龄者听力异常率依次为6.38%、13.04%、38.46%;语音频段,1-3年、3-5年、5年以上工龄者听力异常率依次为6.38%、10.14%、25.64%.结论 石材加工业噪声合格率相对较低,且无论处于何种音频下,噪声均会对工人的听力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工人工作的年限越长,听力受损的几率越高.

    作者:付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比索洛尔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对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比索洛尔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讨.方法 取50例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6年1月份到2017年1月份入院进行治疗.随机均等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患者共25例;实验组同时予以比索洛尔治疗,患者共2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指标变化,并予以比较.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理想,总有效率较高,数据对比所得P值在0.05以下,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指标改善情况理想,心率改善幅度较大,数据对比所得P值在0.05以下,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比索洛尔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作者:陈德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噪声性听力损失人群hOGG1等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噪声性听力损失是一种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疾病.目前,关于其遗传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基因遗传性耳聋、抗氧化、内耳钾离子循环途径及其他基因.有研究前景的NIHL基因包括KCNQ4、KCNE1、CAT、PCDH15、MYH14及HSP70等.随着高通量基因测序分型方法的发展,在单个序列中检测数百和数千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发现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ARHL)基因、肿瘤标志基因(hOOG1等与NIHL易感性相关.本研究就目前对NIHL易感基因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作者:程剑;盛荣建;罗诚;轩杰;焦伟昌;葛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目的 探究乳腺癌手术患者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份至2018年6月份于我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患者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1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乳腺癌护理模式,实验组行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乳腺癌手术护理后相关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实验组社会功能、心理状态、身体机能及疾病认知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60%)相比,实验组乳腺癌术后护理总满意率(100%)较高,组间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 乳腺癌手术患者给予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生理及心理状态评分较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较好,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王晶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2015——2017年本地区患儿A组轮状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本地区患儿A组轮状病毒(RV)感染情况及发病趋势.方法 回顾分析2015——2017年本地区患儿A组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结合患儿就诊临床资料分析发病趋势.结果 2015——2017年本地区患儿A组轮状病毒感染的平均阳性率分别27.7%、36.8%、45.8%,三年间感染率逐年升高(P<0.05);男女患儿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2岁的患儿阳性率高,2017年重症患儿比例高.结论 本地区患儿A组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有逐年上升的趋势,6个月-2岁的患儿为高危人群.

    作者:张蕾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D-二聚体联合FDP诊断DIC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观察D-二聚体联合FDP在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中的临床价值,从而为临床中下一步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2例DIC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8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D-二聚体、FDP水平,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D-二聚体以及FD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D-二聚体联合FDP诊断DIC效果理想,不仅提高了诊断准确率,降低了漏误诊率,同时也避免造成病情延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 探究产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100例产后抑郁患者,将上述产妇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况.结果 ①观察组50例,康复45例,康复率90.0%,对照组50例,康复39例,康复率7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后观察组产妇SAS评分(24.0±2.0)分、SDS评分(44.3±5.3)分,对照组产妇SAS评分(33.0±2.9)分、SDS评分(59.3±5.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抑郁患者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滥用抗生素造成的严重危害并总结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

    抗生素(antibiotics)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表现高发,导致部分细菌耐药性增强,难以收获可观的临床疗效.本文总结了细菌耐药性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滥用抗生素产生的危害,如对机体各器官功能的损害、促进耐药性细菌频发、细菌失调现象高发与延误治疗等;以此提出几点合理使用建议.旨在借此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预防对策的开展提供参考.

    作者:王万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甲状腺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超声表现及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 研究甲状腺微小癌(TMC)中央区淋巴(CLN)结转移超声表现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经我院超声检查确诊为TMC的患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CLN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TMC与CLN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CLN的超声表现主要以长短径≥2、低回声、淋巴门结构不清晰为主,少部分伴有液化和微钙化.经分析,肿瘤直径≥5mm、多灶、有包膜侵犯的TMC患者发生CLN转移的比例显著高肿瘤直径<5mm、少发、无包膜侵犯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MC中央区域淋巴结超声表现为低回声、淋巴机构不清晰、长短径比≥2,而CLN的转移与淋巴结是否有包膜侵犯、是否多灶以及肿瘤直径等因素明显相关.当患者超声检查出现甲状腺可疑恶性病灶并表现为以上超声征象时应对CLN进行仔细扫查.

    作者:马彬彬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的多药耐药特点分析

    目的 探究医院铜绿佳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在微生物检验时的多药耐药特点.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各个科室送检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前者890株,后者409株,共计1299株,选择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其展开鉴定,并展开体外药敏分析,并对其耐药性展开分析.结果 重症监护室中,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表现高,以阿莫西林、头孢西丁和亚胺培南均大于95.0%,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则相对较低,小于45%.结论 针对医院常见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根据医院自身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治疗措施.

    作者:刘述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