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中益气汤配合灸法治疗癌性发热(气虚型)30例临床观察

舒遵华;丁庆刚;张文龙;王晓枫;旋静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 灸法, 癌性发热, 气虚型
摘要: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配合灸法治疗癌性发热(气虚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物理降温、营养能量支持治疗、吲哚美辛栓剂(100mg/粒,1粒/次,发热时塞肛外用,每日<2000mg).治疗组:上述西医基础治疗+艾灸(足三里)+中药汤剂(补中益气汤);每日灸1次,灸15 min.两组均治疗15天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33%(P<0.05).结论 补中益气汤配合灸法治疗癌性发热(气虚型)的临床效果明显.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后发生心衰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后发生心衰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我院心内科2014年——2017年收治的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后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心脏衰竭进行分组,观察组发生心衰80例,对照组未发生心衰120例,针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病例资料等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急诊PCI后发生心衰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年龄均明显较大,且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的比例明显较高,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白细胞WB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疾病史、白细胞计数以及UA均为危险因素,临床抢救治疗上,要多加关注,做好预防工作,降低术后心衰的发病率.

    作者:赵洪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

    目的 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的作用效果.方法 随便选取心血管疾病患者共460例,采用均匀随机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23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根据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实施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计划.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大大低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同样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心内科护理程中,护理人员根据风险事件进行评估给予相应护理管理,保证工作中各个方面的安全,临床作用显著.

    作者:杜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乳腺X线摄影和增强磁共振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 探讨乳腺X线摄影和增强磁共振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06月——2018年03月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乳腺病变患者7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和增强磁共振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乳腺X线摄影和增强磁共振在病理检查结果和病灶直径检查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磁共振在乳腺病变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方面均明显高于X线摄影检查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乳腺病变患者进行诊断时,采取增强磁共振检查方式进行诊断能够获得更好的诊断效果,诊断有效率能够获得显著提升,可以为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指导,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东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血站检验科关键控制点质量管理分析

    目的 观察探讨血站检验科关键控制点的质量管理.方法 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血站检验科关键控制点采取常规管理方式,设为对照组,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血站检验科关键控制点加强质量管理,设为研究组,比较血液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检验不合格率为0.91%,低于对照组的1.08%(P>0.05).结论 血站检验科关键控制点,加强质量管理,可提高血液检验合格率.

    作者:唐英;潘海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心理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抑郁评分(SDS)和心理焦虑评分(SAS).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1.2%,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抑郁评分和心理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血液透析的尿毒血症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可以缓解病人的抑郁和心理焦虑,帮助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应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嵩;崔云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与护理对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护理对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临床纳入本院2017.1——2018.2期间收治90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入选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45例.两组均进行MECT治疗,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护理前、后QOL评分及Y-BOCS评分变化.结果 护理前研究组QOL评分与对照组相似,无显著性差异,护理后研究组QOL评分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护理前两组Y-BOCS评分差异不大,护理后研究组Y-BOC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强迫症患者进行MECT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强迫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治疗效果,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运用价值.

    作者:隋和玲;褚霞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后重症监护室的临床护理体会

    对颅内动脉瘤接入栓塞治疗对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情况展开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二科神经外科ICU室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0例患者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后发生穿刺点皮下血肿患者1例,考虑脑血管痉挛发生者17例,术后一侧大面积脑梗塞行去骨瓣减压术者1例,均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病情明显好转,死亡2例,其中动脉瘤再次破裂患者1例,1例患者术后长期昏迷不醒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在研究中了解到,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进行治疗不单单需要治疗手段的高超,更要在临床护理阶段给予重视,以此才能更好的呵护患者恢复.

    作者:阿孜姑丽·克尤穆;迪丽努尔·吐尔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控制

    目的 观察并探讨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出现医源性感染人员10例,分析医源性感染的感染途径及感染疾病类型.结果 在1000例医院工作人员中有10例患者出现了医源性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00%,感染方式主要有实验操作过程和医疗操作行为,感染疾病类型主要有结核病、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结论 医源性感染包含了试验操作不规范、工作环境缺乏安全性、检验仪器污染以及检验用品处置不规范等危险因素,医务人员只有提升自身的感染预防意识,及时做好相应的感染防护措施,医院积极改善并优化医院的工作环境,科学合理的处理医疗废弃物,才能实现医源性感染发生率的降低.

    作者:韩燕;杨淼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老年患者3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5.2±3.9)分、(33.8±3.5)分;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3.7±3.8)分、(41.6±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8%;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春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2016年——2017年三台县某三级医院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2016年——2017年三台县某三级医院中成药不良反应情况,从而提高中成药用药安全.方法 对三台县某三级医院2016年——2017年上报的60例中成药不良反应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明确中成药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特点.结果 60例中成药不良反应中有55例为中药注射剂型,5例为口服剂型.临床症状表现具有多样化特点,出现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抗炎.大多数患者在用药24 h内出现不良反应;出现的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组织器官.结论 通过对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有助于使用中成药过程中做好不良反应发生的预防,同时强化中成药的管理,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在使用后应加强病情观察,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付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鼻内镜术后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讨论鼻内镜术后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方法 现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慢性鼻-鼻窦伴变应性鼻炎患者共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实验组给予患者布地奈德鼻喷雾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治疗,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鼻-鼻窦炎伴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中,可采取布地奈德鼻喷雾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晏红兵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补虚通痹汤治疗老年非阴虚型胸痹心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非阴虚胸痹心痛患者应用补虚通痹汤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对胸痹心痛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路径.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非阴虚型胸痹心痛老年患者136例,并将其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治疗组患者采取具有调补心肾、活血通脉作用的补虚通痹汤中药治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汤治疗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绞痛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伴随症状方面的改善、心绞痛缓解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补虚通痹汤在临床治疗老年非阴虚型胸痹心痛疾病的综合疗效显著.

    作者:金鑫;孙琦函;王若楠;马晓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心理护理对三叉神经痛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三叉神经痛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100例三叉神经痛手术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心理护理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三叉神经痛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心理应激反应以及疼痛感.

    作者:叶碧红;黄慧;蔡晓燕;彭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心理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抑郁症状、睡眠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心理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抑郁症状、睡眠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心理康复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后的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评分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结论 心理康复能明显改善脊髓损伤患者抑郁症状和睡眠质量,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张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口腔诊疗患者焦虑症状的心理护理

    目的 分析口腔诊疗患者焦虑症状的心理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口腔门诊就医患者进行研究,共入选18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皆进行基础护理,研究组增加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之间效果差别.结果 研究组明显占有优势,两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缓解焦虑情绪.

    作者:金今善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团队管理模式在各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并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在各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手术室护理人员20例及急诊科室护理人员10例,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7例手术患者及47例急诊患者,在护理管理中应用团队管理模式,观察比较团队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手术室及急诊科的护理质量、服务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手术室实施团队管理模式后其护理质量、服务质量以及管理质量均显著优于实施前,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急诊科实施团队管理模式后其护理质量、服务质量以及管理质量均显著优于实施前,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医院各科室中应用团队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在提升护理人员服务水平的同时还促进了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惠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研究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

    目的 采用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0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为甲乙两组,乙组单纯使用左旋氨氯地平,甲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压、尿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且甲组下降程度相比乙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确切,可将患者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值得应用.

    作者:荆海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维护自身健康,为此对医疗机构的公共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种情况下,医疗机构应当正确认识到公共卫生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性,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实施公共卫生管理,良好的维护公共环境.那么,如何有效实现这一点呢?本文将详细分析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而探讨以上问题,并提出可行性意见,希望对于提高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作者:孙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始动训练对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始动训练对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7年8月我院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始动练习,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自身照料(23.2±5.6)分、工具操作能力(28.0±1.1)分、需求(21.0±2.0)分,对照组自身照料(27.9±5.9)分、工具操作能力(29.8±2.5)分、需求(25.2±2.7)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焦虑抑郁(5.1±1.1)分、思维障碍(3.2±1.1)分、迟滞(5.1±0.8)分、敌意(3.3±1.0)分、活动过多(3.0±0.9)分,对照组焦虑抑郁(7.9±2.1)分、思维障碍(5.3±1.4)分、迟滞(7.8±1.4)分、敌意(5.9±1.7)分、活动过多(5.2±1.1)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始动训练对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丹;贾建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开展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应用优质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对照组用的是普通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选用优质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血压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评分都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够增大患者健康水平普及率,使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医患关系稳定发展.

    作者:朴明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