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孜姑丽·克尤穆;迪丽努尔·吐尔逊
通过选用优质有效的降脂天然物质,通过理论和试验的探讨,寻找合适的配伍配比效果,从而研制有效降脂保健食品.
作者:殷仁联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探讨.方法 抽取1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进行探讨,随机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 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 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开展术后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能够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控制出血,缓解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接受健康管理对其依从性提高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范围来自所在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冠心病患者群体,从中随机选100例,进行数字编序后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管理组,n=50,分别接受常规冠心病护理干预、联合针对性健康管理干预模式.在各自接受干预的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各数据进行比较并归纳健康管理对此类患者的积极意义.结果 管理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评估中,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患者日常生活需注意情况事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间管理组发生冠心病复发情况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冠心病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提高患者自我约束能力,遵循医嘱用药,对生活中应该注意的相关因素有所了解,避免病情复发导致严重后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建强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讨论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结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对比分析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的满意程度等.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以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未实施手术室优质服务之前[1].结论 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轻或消除患者术前紧张恐惧的心理,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实施手术室优质服务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主管能动性来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
作者:赵冰芝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讨论对胃溃疡患者采用口服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和实际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7年11月胃溃疡或伴便潜血阳性患者60例,根据门诊经胃镜检查后明确诊断胃溃疡或伴有便潜血阳性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1组为对照组,给予患者奥美拉唑口服;2组为观察组,给予患者泮托拉唑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6.67%和7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胃溃疡患者使用泮托拉唑药效显著,可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金秀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TRUST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观察组患者应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比观察两种试验方法的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法在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检出率较高,具有极高的临床检验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阎怀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维护自身健康,为此对医疗机构的公共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种情况下,医疗机构应当正确认识到公共卫生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性,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实施公共卫生管理,良好的维护公共环境.那么,如何有效实现这一点呢?本文将详细分析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而探讨以上问题,并提出可行性意见,希望对于提高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作者:孙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护理对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临床纳入本院2017.1——2018.2期间收治90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入选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45例.两组均进行MECT治疗,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护理前、后QOL评分及Y-BOCS评分变化.结果 护理前研究组QOL评分与对照组相似,无显著性差异,护理后研究组QOL评分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护理前两组Y-BOCS评分差异不大,护理后研究组Y-BOC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强迫症患者进行MECT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强迫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治疗效果,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运用价值.
作者:隋和玲;褚霞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癌性疼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之间收治的癌症住院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癌性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癌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癌性疼痛的状况,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邓洪渠;曾小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索健康体检人群骨密度变化规律,为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天津圣鸿公司生产的SGY-Ⅱ型数字骨密度骨龄测定仪测定受试者非受力侧手前臂尺桡骨中远端1/3处骨密度值,测得T值.分性别按1O岁为1个年龄组,将其分别分为4组,比较各组骨量减少率所占比例.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量减少率逐渐上升,特别是50岁以后,中、重度骨量减少率增加较为明显,医院职工各年龄段骨量减少率要低于办公室工作人员.结论 对全民进行骨密度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对骨密度的认识,及早进行钙质的补充,增进全民健康,有利于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减少骨折发生,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作者:肖奎;李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并分析引起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指导临床中下一步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市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60例院内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160例患儿,其中76例肺部感染、48例血行性感染、22例皮肤感染、14例其它;②160例患者,121例(75.62%)为革兰阴性菌,29例(18.13%)为革兰阳性菌,10例真菌(6.25%);其中病原菌主要为23例(14.38%)铜绿假单胞菌、1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6.25%)、54例(33.75%)肺炎克雷伯菌、18例表皮葡萄球菌(11.25%)及33例(20.63%)大肠埃希菌;③胎龄<32周、住院时间≥1周、侵袭性操作以及激素等是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临床中应提高监测与控制力度,同时熟悉引起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从而保障患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董玉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评价深化细节护理对眼底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眼底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20例加强深化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①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上,护理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在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三项生活质量评分上,护理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护理后,上述三项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眼底病患者,实施深化细节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黄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所选择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其中,对照组对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对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式.结果 经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实验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抑郁、焦虑程度比对照组低.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在临床发展上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和价值.
作者:杨秀娟;张小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肛肠科术后便秘的影响.方法 老年肛肠手术病人400例,分为参考组和实验组,各200例.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便秘发生率,排便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并记录.结果 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所有病人的便秘发生率,排便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等内容,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P<0.05,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肛肠术后老年患者的便秘发生率及改善便秘有关症状.
作者:张美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新技术发展迅速,嵌合抗原T细胞(chimeric antigenreceptors,简称CAR-T)介导的免疫治疗,对难治性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得许多晚期的,复发性和难治性患者,重新获得完全缓解.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是CAR-T治疗中常见的,随时可能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文章就在CAR-T治疗中遇到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的治疗和护理进行论述.
作者:黄晓凤;刘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行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8.5±6.7)h、(31.5±8.2)h、(5.3±2.4)d;对照组分别为(26.6±8.1)h、(37.6±8.8)h、(7.5±2.6)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晶;王艳;高佳芹;林涛;周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在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采取腹部彩超检查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本次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样本的分组研究,样本来源为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2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选取本院同期纳入的24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参照组,所有受检人员均实施腹部彩超检查,观察比对参照组和实验组受检人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结果 实验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脾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主干内径对比参照组数据,P<0.05,统计学展现组间检验研究意义;实验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脾静脉内径、门静脉内径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之间,P<0.05,统计学展现组间检验研究意义.结论 将腹部彩超检查应用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诊断中的作用比较突出,对于门静脉以及脾静脉内径变化的判断十分有利.
作者:孙玉颖;孙青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老年患者3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5.2±3.9)分、(33.8±3.5)分;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3.7±3.8)分、(41.6±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8%;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春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了围术期观察及护理对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一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另一组实施围术期观察和护理.结果 研究发现,实施了围术期观察和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患者实施围术期观察和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适合大力推广.
作者:王红琼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总结分析2016年——2017年三台县某三级医院中成药不良反应情况,从而提高中成药用药安全.方法 对三台县某三级医院2016年——2017年上报的60例中成药不良反应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明确中成药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特点.结果 60例中成药不良反应中有55例为中药注射剂型,5例为口服剂型.临床症状表现具有多样化特点,出现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抗炎.大多数患者在用药24 h内出现不良反应;出现的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组织器官.结论 通过对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有助于使用中成药过程中做好不良反应发生的预防,同时强化中成药的管理,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在使用后应加强病情观察,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付勇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