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孙娟

关键词:医疗机构, 公共卫生管理, 问题, 解决对策
摘要: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维护自身健康,为此对医疗机构的公共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种情况下,医疗机构应当正确认识到公共卫生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性,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实施公共卫生管理,良好的维护公共环境.那么,如何有效实现这一点呢?本文将详细分析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而探讨以上问题,并提出可行性意见,希望对于提高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止痛、消除水肿,治疗组中医综合治疗.现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30例,显效17例,好转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显效19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采取中医综合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迅速缓解疼痛,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邓海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析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作为探析对象,将其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延续性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护理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再次住院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生活依从性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其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用药、饮食及运动等生活依从性,降低患者再次住院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彩霞;韩慧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低剂量雌三醇软膏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疗效

    目的 对低剂量雌三醇软膏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疗效作探讨.方法 纳入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98例,将其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对照组用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观察组用低剂量雌三醇软膏+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接受低剂量雌三醇软膏与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治疗的效果更佳.

    作者:张明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血凝四项在肝硬化患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 研究血凝四项在肝硬化患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7年的2月到2018年的2月这个时间段中取材并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取肝硬化患者总计74例,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血凝四项检查,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再抽取同时期的74例健康体检者,同样对其进行血凝四项检查,将其划分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凝血酶时间(TT)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较长,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则明显较少(P<0.05).结论 凝血四项能够将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完全反应出来,通过与健康人的凝血四项进行比较能够准确分析患者的病情,诊断准确性较高,对于后期治疗工作的开展也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许家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循证护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止血有效率、1年内再出血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止血有效率(92.68%)及1年内再出血率(9.7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0.98%、36.59%,其护理满意度(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止血效果,降低再出血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探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引起吸附无细胞白白破(DTaP)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因素及预防方法.方法 通过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和AEFI信息管理系统,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六合区报告的DTaP接种数据和AERI个案信息.结果 4剂次报告率明显高于1-3剂次;夏秋季报告率高于冬春季;涉及到局部反应报告数高于全身反应;≤2天报告率显著高于>2天.讨论炎热季节,避免室外活动和过度运动;接种时认真检查,充分摇匀;早期干预并做好接种后的宣教工作.

    作者:邬文亮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深化细节护理对眼底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深化细节护理对眼底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眼底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20例加强深化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①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上,护理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在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三项生活质量评分上,护理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护理后,上述三项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眼底病患者,实施深化细节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黄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开展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应用优质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对照组用的是普通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选用优质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血压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评分都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够增大患者健康水平普及率,使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医患关系稳定发展.

    作者:朴明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胆结石伴胆囊炎利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胆结石伴胆囊炎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接诊治疗的100例胆结石伴胆囊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50例实验组(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及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参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胆结石伴胆囊炎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促进康复,值得使用.

    作者:张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将健康教育用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对其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7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组研究,B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A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观察评价.结果 A组抑郁评分、生活质量总分相比B组明显更好(p<0.05).结论 健康教育用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胡红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儿科护理中存在的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中存在护理纠纷的原因,并提出合理防治纠纷的策略,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8月——2018年1月儿科护理出现的120起纠纷事故的主要原因.结果 儿科护理中,护患纠纷主要因为护士法律意识淡薄、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护士护理技术不熟练、护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病房环境差等因素所致.结论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护理过程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并且提出针对性的防范策略,以降低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维持良好护患关系.

    作者:张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始动训练对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始动训练对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7年8月我院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始动练习,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自身照料(23.2±5.6)分、工具操作能力(28.0±1.1)分、需求(21.0±2.0)分,对照组自身照料(27.9±5.9)分、工具操作能力(29.8±2.5)分、需求(25.2±2.7)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焦虑抑郁(5.1±1.1)分、思维障碍(3.2±1.1)分、迟滞(5.1±0.8)分、敌意(3.3±1.0)分、活动过多(3.0±0.9)分,对照组焦虑抑郁(7.9±2.1)分、思维障碍(5.3±1.4)分、迟滞(7.8±1.4)分、敌意(5.9±1.7)分、活动过多(5.2±1.1)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始动训练对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丹;贾建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之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胃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手术率、再出血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行急诊胃镜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可以作为诊治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何静;甘延安;秦毅;梁泉登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妊娠的表现特点与诊断分析

    目的 对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妊娠表现特点进行分析,并给予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7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切口妊娠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表现特点主要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停经、β-HCG值升高;使用彩超可对患者确诊;常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双侧髋内动脉栓塞术、清宫术、病灶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等.结论 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妊娠可导致患者大出血、休克等,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临床应尽早采取有效方式进行诊断与治疗,提升其存活率,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谭建华;伊丽努尔·阿不都热依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8例眼科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5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使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进行疾病的护理工作,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26.63±5.12)分和抑郁量评分(25.54±4.4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33.36±6.28)分和抑郁量评分(36.69±5.88)分,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运用于眼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之中,有利于促进患者接受护理时焦虑抑郁情况的改善,拥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赵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中风偏瘫患者应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疗法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中风偏瘫患者应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41例),对照组予以中医针灸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康复疗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2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针灸结合康复疗法可显著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全面普及推广.

    作者:王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金振口服液治疗急性小儿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金振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解痉平喘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金振口服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痊愈11例,显效12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金振口服液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具有良好效果,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王淑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成立专科小组提升团队专科护理水平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成立专科护理小组对提升团队专科水平的效果.方法 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外科科室中成立专科护理小组,对比专科护理小组成立前后工作结果.结果 专科护理小组成立后专科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水平以及技能操作水平得分有明显提升,医师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立专科护理小组能够有效提高专科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以及工作能力,对于提升团队专科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袁英;蒋璐;何宇;陈霞;杨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城市高危人群乳腺癌不同筛查方案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 探究城市高危人群采用乳腺B超、乳腺X线及二者结合对乳腺癌筛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防癌风险评估问卷调查表筛选出我市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乳腺癌高风险人群,采用乳腺B超、乳腺X线及二者结合进行乳腺癌筛查,以ROC曲线分析法评价不同筛查方法在乳腺癌筛查中的灵敏度.结果 本次调查共筛查出3125例乳腺癌高危人群,其中经病理检查有11例为乳腺癌,检出率为352.0/10万.B超检查、X线检查、B超+X线、B超-X线筛查模式的灵敏度分别为58.33%、15.63%、16.18%和60.0%,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0.9580.962和0.804,经Z检验显示,B超+X线筛查模式诊断准确性高于其他筛查模式,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作为乳腺癌筛查的有效方法,B超、X线检查各有优劣,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互补,起到更好的筛查效果,有效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秋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癌性疼痛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癌性疼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之间收治的癌症住院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癌性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癌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癌性疼痛的状况,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邓洪渠;曾小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