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邓海军

关键词:中医综合, 手法治疗, 热敷, 牵引治疗,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止痛、消除水肿,治疗组中医综合治疗.现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30例,显效17例,好转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显效19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采取中医综合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迅速缓解疼痛,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B超在膀胱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B超在膀胱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35例膀胱癌(经手术与病理确诊)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完成与病理诊断的对照.结果 本组膀胱癌患者经B超诊断符合率为94.29%(33),阳性率为6.71%(2),并对假阳性诊断因素完成分析.结果B超在膀胱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性,可将其归为膀胱癌的主要检查方法,可为临床诊断、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刘晖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阴茎勃起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和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阴茎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8只6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三组:SHR对照组、依那普利治疗组、美托洛尔治疗组,每组6只;两治疗组分别用依那普利20mg.kg-1·d-1、美托洛尔100mg.kg-1·d-1溶于饮水灌胃,1次每天,连续治疗12周;对照组给正常饮水.夹尾法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阴茎海绵体内压(ICP)检测评价大鼠阴茎勃起功能.结果 治疗12周后依那普利组和美托洛尔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SHR对照组(P<0.01);依那普利组阴茎海绵体内压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1),后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依那普利能改善SHR的勃起功能,而美托洛尔无改善作用,这种差异可能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逆转血管重构的作用有关.

    作者:刘云飞;王细生;王胜军;彭乃雄;张泽键;冯传顺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胸腰椎结核治疗的体会

    目的 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结核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36例胸腰椎骨结核患者资料,分析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3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发生疾病复发情况和明显的并发症状.结论 在胸腰椎骨结核的治疗中应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安全性高.

    作者:达华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在消化内科中探究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具体情况,并对其展开药物治疗,探究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40例(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诊),其中70例为A组,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展开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和金双歧治疗,选择70例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展开赛乐特进行治疗.对比效果.结果A组患者和B组患者治疗前得分情况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显著的提升,但B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B组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选择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品管圈活动在脊柱科护士专科查体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脊柱科护士专科查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针对脊柱科护士专科查体的现状,运用品管圈手法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并实施成立品管圈.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脊柱科护士专科查体准确率由29.7%提高至86.67%(P<0.05),进步率为56.97%.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脊柱科护士专科查体的准确率,效果显著.

    作者:赵红银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乳腺外科运用整体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外科运用整体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2015年9月至2017年7月期间接收的80例乳腺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整体化护理,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2.5%,显著少于对照组1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为100%,显著少于对照组8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上,观察组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外科运用整体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负面情绪,降低患者并发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作者:陈慧瑜;毛春花;张萍;王丽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肝胆结石手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 分析肝肝胆结石手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将2012年2月至2016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再次手术原因,并总结具体的对策.结果 120例患者再次手术时均获得理想效果,无患者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18例),以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胸腔积液、胆瘘、胆道出血等为主.术后通过电话、上门随访,按照临床表现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评价效果理想患者数量114例(95.00%),剩余6例患者主要表现为手术后胆管炎、残石、胆管狭窄.结论 术前做好病情评估、术前准备工作以及采取正确的手术方式是保障手术效果的关键,能够有效预防再次手术,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李国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观察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观察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之间,在我院选取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服药期间心绞痛发作次数为(2.3±1.2)次,对照组为(5.2±1.3)次,对比差异显著,且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LVEDD分别为(69.8±10.3)%、(59.8±9.2)mm;对照组患者的LVEF、LVEDD分别为(64.5±8.5)%、(55.1±8.4)mm,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赵昌兴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析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作为探析对象,将其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延续性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护理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再次住院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生活依从性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其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用药、饮食及运动等生活依从性,降低患者再次住院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彩霞;韩慧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个性化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个性化护理方案对血液透析患者后续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8位慢性肾衰竭病人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透析全程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方案.二组基本信息存在可比性.结果 经研究表明,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观察组在病人满意程度和并发症发病率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全程个性化护理方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恢复起到良好的效果,在日后的护理手段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赵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妊娠合并羊水过少对产妇围生结局及分娩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羊水过少对产妇围生结局与分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且分娩的42例妊娠合并羊水过少产妇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分娩的43例羊水正常产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情况与围产儿结局.结果 对照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量均显著优于观察组,妊娠合并症发生率、羊水污染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对照组围产儿胎儿窘迫、窒息、胎位异常、脐带绕颈、死亡等不良情况发生率显著优于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31±0.25)分,显著优于观察组(8.62±0.79)分(p<0.05).结论 妊娠合并羊水过少产妇相比正常产妇,发生分娩不良结局几率较大,临床应加强其监测工作,保障母婴生命安全.

    作者:范斌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健康体检中医务人员与一般办公室人员骨密度探索

    目的 探索健康体检人群骨密度变化规律,为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天津圣鸿公司生产的SGY-Ⅱ型数字骨密度骨龄测定仪测定受试者非受力侧手前臂尺桡骨中远端1/3处骨密度值,测得T值.分性别按1O岁为1个年龄组,将其分别分为4组,比较各组骨量减少率所占比例.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量减少率逐渐上升,特别是50岁以后,中、重度骨量减少率增加较为明显,医院职工各年龄段骨量减少率要低于办公室工作人员.结论 对全民进行骨密度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对骨密度的认识,及早进行钙质的补充,增进全民健康,有利于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减少骨折发生,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作者:肖奎;李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一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报告一例关于糖尿病合并妊娠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通过对其手术前后的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及饮食运动指导等,使患者血糖控制平稳,产后母婴安全,未发生并发症.同时纠正了患者月子期间的错误观念,进行了相关指导,8天后母婴顺利出院.

    作者:魏冬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中医药标准化的现状与趋势

    随着我国人民对医疗要求的不断提升,当前中医药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中医药使用过程中,标准化是为主要的问题.若中医药标准化能够尽快落实,就能够保证到中医药临床治疗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患者而言有着重要意义.但仍需注意的是,当前中医药标准化仍然没有落实,因此在实际的治疗中并不能够起到安全有效的临床效果.在这样的前提下,分析中医药标准化的现状,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非常重要.本文从中医药标准化必要性入手,分析中医药标准化的现状和趋势.

    作者:殷楠;王秀珍;王晓欧;魏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肝硬化患者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数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血小板(PLT)与凝血酶原时间(PT)用于检验肝硬化的效果.方法 选择70例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并选择7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员(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PLT、P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者与非出血者PLT、P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T、PT用于诊断肝硬化及其出血情况价值较高.

    作者:林善姬;郝秀春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CAR-T治疗中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的护理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新技术发展迅速,嵌合抗原T细胞(chimeric antigenreceptors,简称CAR-T)介导的免疫治疗,对难治性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得许多晚期的,复发性和难治性患者,重新获得完全缓解.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是CAR-T治疗中常见的,随时可能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文章就在CAR-T治疗中遇到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的治疗和护理进行论述.

    作者:黄晓凤;刘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保温护理对四肢骨折伴主要血管损伤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疼痛及骨折伤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 探究四肢骨折伴主要血管损伤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保温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共收集74例四肢骨折伴主要血管损伤患者参与,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且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加行保温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消肿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消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肢骨折伴主要血管损伤患者实施保温护理有利于术后消肿,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伤口愈合,因此该种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樊文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探讨老年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患者的临床特征

    目的 对乙肝合并肝脂肪变老年患者临床特征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乙肝合并肝脂肪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与同期收治的120例非乙肝合并肝脂肪变患者进行比较,对两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FPG、TC、ALT、AST、TBIL等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而实验组TG、BMI两项指标相比实验组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肝脂肪变轻度相比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而中度、重度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肝脂肪变程度均以轻度为主.实验组HBN-DNA阳性率、肝组织病理分期及分级结果参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乙肝合并肝脂肪变老年患者肝损伤程度多为轻度,肝组织活检分级、分期较轻,肝纤维化程度相对较重,提示乙肝合并肝脂肪变患者肝损伤进展较慢.

    作者:高金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辨治糖尿病肾病探析

    糖尿病肾病是指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发生病变,出现肾小球硬化症.近年来,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的不断增多,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中标志着糖尿病变化发展到糖尿病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蛋白尿的产生,临床上大约有30%-40%的糖尿病患者在疾病早期会出现少量白蛋白尿,随着疾病的进一步进展,蛋白尿量逐渐增多,后进展为糖尿病肾病.

    作者:张文龙;丁庆刚;王晓枫;旋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成立专科小组提升团队专科护理水平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成立专科护理小组对提升团队专科水平的效果.方法 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外科科室中成立专科护理小组,对比专科护理小组成立前后工作结果.结果 专科护理小组成立后专科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水平以及技能操作水平得分有明显提升,医师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立专科护理小组能够有效提高专科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以及工作能力,对于提升团队专科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袁英;蒋璐;何宇;陈霞;杨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