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患者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数临床应用分析

林善姬;郝秀春

关键词: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 肝硬化
摘要:目的 探讨血小板(PLT)与凝血酶原时间(PT)用于检验肝硬化的效果.方法 选择70例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并选择7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员(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PLT、P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者与非出血者PLT、P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T、PT用于诊断肝硬化及其出血情况价值较高.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在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所选择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其中,对照组对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对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式.结果 经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实验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抑郁、焦虑程度比对照组低.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在临床发展上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和价值.

    作者:杨秀娟;张小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脏康复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35例不良血管事件几率14.3%,对照组35例,不良血管事件几率57.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预防行为评分(77.5±10.2)分,对照组预防行为评分(60.5±8.2)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艺潼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研究小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小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骨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组患者接受小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关节恢复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分别为450.58±35.63ml、115.85±18.63min和14.66±4.07d,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分别为336.42±20.28ml、86.52±13.59min和10.92±2.42d.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1.4±0.1和97.4±8.2,Harris评分分别为97.4±8.2和90.4±8.0.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上所述,小切口手术有助于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小手术创伤,并且对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功能恢复效果更好.

    作者:杨新国;姜海;孙罡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并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9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护理联合术后疼痛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患者人数各47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日常活动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日常活动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87%、82.98%,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疼痛护理在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护理中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吐尔逊阿依·艾尔肯;古荪合妮木·阿不都西库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帕金森病患者的综合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帕金森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PDSS评分(126.2±14.5)分、HAMA量表评分(13.3±3.9)分,对照组PDSS评分(111.2±12.5)分、HAMA量表评分(16.3±3.0)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92.0±8.2)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80.7±6.6)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孕前保健配合婚前检查在提高孕妇自然分娩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孕前保健配合婚前检查在提高孕妇自然分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是从2015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来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孕妇中抽取的92例,只采用婚前检查的孕妇,设为常规组.采用孕前保健配合婚前检查的孕妇,设为干预组.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自然分娩成功率为95.65%,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孕前保健配合婚前检查在提高孕妇自然分娩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夏厚权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及质量控制分析

    目的 分析改善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的策略.方法 本文在分析食品微生物检验相关内容以及特点的基础上,对控制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的途径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即检验人员、检验环境、仪器装置、样品采集、检验结果及报告,要想提升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必须以它们为着入点进行细致完善.结论 对于食品安全卫生而言,良好的微生物检验质量是基础保障,从各个基础环节加强控制,不仅可以保证微生物检验质量,还能提高微生物检验效率,从而为食品安全卫生提供准确指标,值得普及使用.

    作者:张中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晚期胎膜早破产妇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晚期胎膜早破产妇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晚期胎膜早破患者共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其中主要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患者80例.对比组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方式加以护理,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实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的妊娠结局加以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妊娠结局好、总有效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晚期胎膜早破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进行患者康复,对患者的妊娠结局加以有效改善,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具有比较明显的提升作用,使得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促进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张翠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某二甲医院2013——2017年临床用血情况分析

    目的 统计并分析医院临床用血情况,以此可以为临床用血的合理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2013年——2017年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的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关于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与三级医院所规定的标准十分相符,使用广泛的血液成分当属悬浮红细胞与血浆,临床用血逐年下降.结论 为实现对血液资源的有效节约,关于用血质量的全程控制与管理,需要严格的按照临床用血标准执行,并且在此基础上需要对各种输血适应症进行严格控制,以此才能够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作者:李杰;张恩翠;许巧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保温护理对四肢骨折伴主要血管损伤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疼痛及骨折伤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 探究四肢骨折伴主要血管损伤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保温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共收集74例四肢骨折伴主要血管损伤患者参与,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且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加行保温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消肿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消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肢骨折伴主要血管损伤患者实施保温护理有利于术后消肿,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伤口愈合,因此该种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樊文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肺原发性淋巴瘤文献综述

    肺原发性淋巴瘤为一种罕见病,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与肺部其他疾病例如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癌等临床表现相似,极易误诊.本文就肺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

    作者:王丽;王雅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急诊科昏迷患者昏迷原因及急诊救治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急诊科昏迷患者昏迷原因,讨论相关的急诊救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急诊内科昏迷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中有102例在二十四小时内确诊,占92.7%,患者多是由于急性中毒而昏迷,占68.2%,经过治疗,抢救成功的有102例,占92.7%,死亡8例,占7.3%.结论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大多都是病情十分危急的,死亡率也很高,只有正确的将其进行诊断并加以治疗,才能提高患者的抢救率,同时降低死亡率.

    作者:金美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中医针灸结合正骨推拿治疗单纯性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讨单纯性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中医针灸及正骨推拿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诊疗的80例单纯性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随机非盲实验,同时划分患者为两组,Ⅰ组单纯接受中医针灸法治疗,Ⅱ组同时配合正骨推拿治疗,观察评估两组的中医施治疗效以及不同施治阶段的腰椎疼痛情况.结果 Ⅱ组相对Ⅰ组在中医施治疗效上明显提升,总有效率达到97.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后,Ⅱ组相对Ⅰ组在NRS及JOA评分上均有明显改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单纯性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医针灸结合正骨推拿是一种可行治疗策略,能够进一步增强疗效,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推荐.

    作者:左尚宝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比较研究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比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56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常规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恢复时间、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石清除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皮肾镜下碎石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可靠,相比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具有适应症广,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并发症少,应作为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治疗的首选.

    作者:陶绪来;张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地塞米松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临床效果观察分析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24例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病例选取时间为于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并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2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综合治疗法,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50%).对照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患儿呼吸困难、发热、咳嗽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为1.63±0.23,2.25±0.35,5.03±1.31,6.12±2.02,对照组患儿呼吸困难、发热、咳嗽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为2.55±1.31,3.36±1.26,6.2±3.63,10.69±4.32,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除了咳嗽这一项外,其他P值均小于0.05,两组评分治疗前后的t值对应为2.3962,2.9404,1.4272,3.3196,可以进行比较.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患儿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和康复,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作者:王春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8例眼科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5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使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进行疾病的护理工作,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26.63±5.12)分和抑郁量评分(25.54±4.4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33.36±6.28)分和抑郁量评分(36.69±5.88)分,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运用于眼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之中,有利于促进患者接受护理时焦虑抑郁情况的改善,拥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赵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比索洛尔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对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比索洛尔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讨.方法 取50例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6年1月份到2017年1月份入院进行治疗.随机均等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患者共25例;实验组同时予以比索洛尔治疗,患者共2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指标变化,并予以比较.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理想,总有效率较高,数据对比所得P值在0.05以下,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指标改善情况理想,心率改善幅度较大,数据对比所得P值在0.05以下,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比索洛尔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作者:陈德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 讨论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结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对比分析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的满意程度等.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以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未实施手术室优质服务之前[1].结论 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轻或消除患者术前紧张恐惧的心理,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实施手术室优质服务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主管能动性来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

    作者:赵冰芝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探究乙肝不同血清模式及乙肝DNA定量与前S1抗原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乙肝不同血清模式及乙肝DNA定量与前S1抗原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化学免疫发光法对200例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血清进行定量筛选,选择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乙肝病毒DNA(HBV-DNA)进行定量检测,选择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前S1抗原进行检测.结果 不同血清模式下,前S1抗原、HBV-DNA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HBeAg阳性当成对照组,前S1抗原的检出率为95.5%(42/44),HBV-DNA的检出率为87.0%(40/46);前S1抗原、HBV-DNA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不同血清模式及乙肝DNA定量与前S1抗原联合检测能准确判断乙肝病毒的复制和感染程度,能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判断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老年骨折患者的饮食护理

    目的 探究饮食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折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32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各个阶段的骨痂生成情况及对应的营养需求,总结饮食护理对策.结果 经过饮食护理干预,32例患者中生成大量骨痂的有25例,生成中量骨痂的有5例,生成少量骨痂的有2例.结论 采用有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老年骨折患者骨痂形成,提高老年患者骨折治疗新效果,促进老年患者骨折愈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周宇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