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风偏瘫患者应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疗法的临床效果研究

王琨

关键词:中医针灸, 中风偏瘫, 康复疗法
摘要:目的 研究中风偏瘫患者应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41例),对照组予以中医针灸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康复疗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2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针灸结合康复疗法可显著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全面普及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胆结石伴胆囊炎利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胆结石伴胆囊炎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接诊治疗的100例胆结石伴胆囊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50例实验组(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及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参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胆结石伴胆囊炎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促进康复,值得使用.

    作者:张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全年来我院进行腹腔镜切除术的180位子宫肌瘤患者,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方案.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长,手术时长、出血量、焦虑度和忧郁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手术质量和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方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综合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接受综合护理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随机实验法为主,根据在我们医院接受治疗的46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病人,分析之后把他们随机的分成23例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案干预对照组,使用综合护理方案干预实验组.结果 在实验结束之后,我们对比分析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数据,发现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别比较大,存在临床上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上使用综合护理方案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李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2015——2017年本地区患儿A组轮状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本地区患儿A组轮状病毒(RV)感染情况及发病趋势.方法 回顾分析2015——2017年本地区患儿A组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结合患儿就诊临床资料分析发病趋势.结果 2015——2017年本地区患儿A组轮状病毒感染的平均阳性率分别27.7%、36.8%、45.8%,三年间感染率逐年升高(P<0.05);男女患儿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2岁的患儿阳性率高,2017年重症患儿比例高.结论 本地区患儿A组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有逐年上升的趋势,6个月-2岁的患儿为高危人群.

    作者:张蕾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低剂量螺旋CT在中老年体检人群肺癌筛查的检出率与成本分析

    目的 对低剂量螺旋CT在中老年体检人群的检出率进行探讨,并对其成本进行分析,以期为肺癌的筛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群21400人,其中进行DR受检者11700例,行低剂量螺旋CT受检者9700例,体检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观察肺癌检出情况并分析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的成本.结果低剂量CT扫描,体检人群肺癌检出率为0.26%;筛查总费用为20665032元,发现1例肺癌患者的费用826601元(20665032/25).早期病例费用为7825852元,早期成本系数(按照2017年国人GDP)为107.89.结论在中老年体检人群肺癌筛查中,相比于胸部DR,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肺癌筛查检出率高,但筛查成本较大,应先结合流行病学寻找高危人群,再进一步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筛查肺癌.

    作者:张姝昀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高原急性肺水肿中的检测应用

    目的 探究高原急性肺水肿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临床效果与特征.方法 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是我院功能科从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接收并诊断的56例高原急性肺水肿患者,且通过纳入标准均判定为高原急性肺水肿患者,并同时抽取56例正常体检对象,分析其肺动脉平均压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抽取的56例高原急性肺水肿患者与正常健康体检人员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高原急性水肿患者肺动脉平均压MPAP为68.53±16.6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9.9±6.41,且通过综合治疗后,肺水肿患者的肺动脉平均压为42.31±4.9,数据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高原急性肺水肿需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并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可以降低患者的肺动脉平均压,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妮向卓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用于慢性胃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在慢性胃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随机选取了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74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为97.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38%(P<0.05);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83.78%(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在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与护理满意度,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作者:苏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滥用抗生素造成的严重危害并总结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

    抗生素(antibiotics)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表现高发,导致部分细菌耐药性增强,难以收获可观的临床疗效.本文总结了细菌耐药性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滥用抗生素产生的危害,如对机体各器官功能的损害、促进耐药性细菌频发、细菌失调现象高发与延误治疗等;以此提出几点合理使用建议.旨在借此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预防对策的开展提供参考.

    作者:王万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发热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100例健康受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细胞常规分析及血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测,分析其异常血细胞形态阳性结果及血细胞形态学指标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血细胞形态阳性结果及MCH、RDW-SD、MCV、HCT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选择血细胞形态学检测方式效果显著,能够检测发热患者病情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朱晓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研究和分析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给对照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实施常规治疗方法和常规护理,给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比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高很多,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很多.结论 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在进行综合护理后治疗的效率明显比常规护理的效果好,患者的满意度也会得到提高,减少焦虑的程度.

    作者:张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ESD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ESD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疗效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早期食管癌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ESD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疾病临床资料;两组早期食管癌的治疗疗效;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 两组发病时间、病灶大小及病理类型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早期食管癌的治疗疗效分别为90%、80%,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分别为(125.34±14.38ml、90.34±4.82min)、(148.38±15.97ml、98.63±4.37min),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相对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ESD手术时间及手术出量更少,疗效更为肯定.

    作者:李琪毅;李素玉;姜仕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个性化用药指导对藏区静脉输液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实施个性化药物指导对藏区病人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住院输液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加入个性化双语药物指导方式,比较两组对病人的心理、依从性、护理纠纷、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护理纠纷,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药物指导能明显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病人的不良心理和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高福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后发生心衰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后发生心衰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我院心内科2014年——2017年收治的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后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心脏衰竭进行分组,观察组发生心衰80例,对照组未发生心衰120例,针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病例资料等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急诊PCI后发生心衰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年龄均明显较大,且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的比例明显较高,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白细胞WB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疾病史、白细胞计数以及UA均为危险因素,临床抢救治疗上,要多加关注,做好预防工作,降低术后心衰的发病率.

    作者:赵洪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肝胆结石手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 分析肝肝胆结石手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将2012年2月至2016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再次手术原因,并总结具体的对策.结果 120例患者再次手术时均获得理想效果,无患者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18例),以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胸腔积液、胆瘘、胆道出血等为主.术后通过电话、上门随访,按照临床表现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评价效果理想患者数量114例(95.00%),剩余6例患者主要表现为手术后胆管炎、残石、胆管狭窄.结论 术前做好病情评估、术前准备工作以及采取正确的手术方式是保障手术效果的关键,能够有效预防再次手术,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李国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循证护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止血有效率、1年内再出血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止血有效率(92.68%)及1年内再出血率(9.7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0.98%、36.59%,其护理满意度(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止血效果,降低再出血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宫腔镜手术病人的手术配合和手术护理

    宫腔镜技术诊断准确?及时?全面?直观,已成为妇科出血性疾病和宫内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但同常规手术一样,宫腔镜手术也会导致患者出现术中和术后手术并发症.本文对宫腔镜手术病人的手术配合和手术护理具体过程及如何通过手术护理预防和处理并发症进行总结,以有效提高宫腔镜手术质量

    作者:诸晨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人文关怀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人文关怀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5月份——2018年2月份妇科收治的17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前后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为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时期,对照组为未开展时期,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结果 研究组护理评价非常满意度达到72.94%,较比参照组58.82%的非常满意度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较之前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科护理中开展人文关怀有效的拉近与患者的关系,保持和谐信任的关系,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得到较好的疏导,护理评价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桂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研究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产妇早期泌乳的影响

    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成效及对产妇早期泌乳的作用.方法 挑选2017一整年中在本院进行分娩的剖腹产的2180名产妇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在手术过后运用以往的护理方式,观察组产妇在术后运用快速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后母乳喂养困难程度、产妇护理满意度都很大程度的优于对照组.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方式可以高效的降低产妇手术的刺激,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机率,可以促进产妇的恢复,可以大量应用在临床护理中,与此同时还可以推广应用在另外科室的临床手术护理中运用此种护理方式,手术后的护理能够加快产妇自然康复的速度,进而可以提升产妇的护理舒适度以及满意度.

    作者:周惠群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2016年——2017年三台县某三级医院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2016年——2017年三台县某三级医院中成药不良反应情况,从而提高中成药用药安全.方法 对三台县某三级医院2016年——2017年上报的60例中成药不良反应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明确中成药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特点.结果 60例中成药不良反应中有55例为中药注射剂型,5例为口服剂型.临床症状表现具有多样化特点,出现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抗炎.大多数患者在用药24 h内出现不良反应;出现的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组织器官.结论 通过对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有助于使用中成药过程中做好不良反应发生的预防,同时强化中成药的管理,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在使用后应加强病情观察,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付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多学科即刻剖宫产手术配合改进前后母婴结局比较

    目的 探讨对多学科即刻剖宫产手术准备及团队配合改进前后缩短DDI对产妇切口感染率、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多学科即刻剖宫产一共98例,按照手术准备及团队配合改进前后分为两组,改进前为B组(n=48),改进后为A组(n=50),回顾性分析两组资料.记录术后产妇切口感染率,以及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结果 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入室至胎儿娩出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明显短于B组,A组新生儿娩出1min及5min的Apgar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多学科即刻剖宫产手术准备及团队配合改进有利于缩短DDI,为抢救新生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减少了因缺氧而造成的大脑损伤.

    作者:张璐;付东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