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产妇早期泌乳的影响

周惠群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 剖宫产, 泌乳, 应用成效
摘要: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成效及对产妇早期泌乳的作用.方法 挑选2017一整年中在本院进行分娩的剖腹产的2180名产妇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在手术过后运用以往的护理方式,观察组产妇在术后运用快速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后母乳喂养困难程度、产妇护理满意度都很大程度的优于对照组.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方式可以高效的降低产妇手术的刺激,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机率,可以促进产妇的恢复,可以大量应用在临床护理中,与此同时还可以推广应用在另外科室的临床手术护理中运用此种护理方式,手术后的护理能够加快产妇自然康复的速度,进而可以提升产妇的护理舒适度以及满意度.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发热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100例健康受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细胞常规分析及血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测,分析其异常血细胞形态阳性结果及血细胞形态学指标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血细胞形态阳性结果及MCH、RDW-SD、MCV、HCT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选择血细胞形态学检测方式效果显著,能够检测发热患者病情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朱晓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石材加工业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

    目的 分析石材加工业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方法 对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市区内的15家石材加工企业进行考察,抽取其中155名从事噪声作业的工人资料,分析加工业噪声对工人听力的影响.结果 ①15家企业127个作业点噪声检测总合格率为32.41%.②155名工人中,高频段听力异常率为17.42%(27/155);语音频段听力异常率为12.90%(20/155);听力损伤率为17.42%(27/155).③高频段,1-3年、3-5年、5年以上工龄者听力异常率依次为6.38%、13.04%、38.46%;语音频段,1-3年、3-5年、5年以上工龄者听力异常率依次为6.38%、10.14%、25.64%.结论 石材加工业噪声合格率相对较低,且无论处于何种音频下,噪声均会对工人的听力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工人工作的年限越长,听力受损的几率越高.

    作者:付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儿童保健护理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究儿童保健护理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健康体检儿童进行研究,将上述儿童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儿童保健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缺铁性贫血2例、佝偻病2例,疾病发生率4.0%,对照组缺铁性贫血9例、佝偻病10例,疾病发生率19.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精细运动(90.3±2.4)分、语言(88.3±2.0)分、个人社交(85.3±1.9)分,对照组精细运动(72.3±1.4)分、语言(70.3±0.9)分、个人社交(67.3±0.8)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保健护理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冬冬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临床免疫检测中质量控制措施实施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免疫检测中质量控制措施实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份至2017年7月份收治患者检验的免疫检验血样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试验.结果 研究开始时,两组样本的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从乙肝五项、癌胚抗原、甲状腺功能、甲胎蛋白、血清胰岛素等方面对两组样本检验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样本变异指数下降比较明显,存在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积极有效的免疫检测分析质量控制干预的临床免疫试验可有效提高临床免疫分析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标本合格率,降低错误率,值得临床探索.

    作者:腾军儒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先心病患儿术后ICU监护中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给予先心病患儿术后ICU监护中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病例样本分析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6例先心病患儿作为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治疗后入住ICU,以护理方法的不同为划分标准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69.23%,观察组患者的数值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先心病术后ICU监护患儿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可以给予患儿良好的心理支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魏颖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COPD病人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 分析COPD病人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接受COPD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开展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开展相关护理,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96例病患中,无死亡案例,其中94例治疗效果满意,顺利脱机,2例病患因病情加重,转入ICU进行气管插管,改为有创通气治疗.结论 对于COPD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开展针对性护理,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安全性强,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林兆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对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6例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分析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分析组进行左西孟旦注射液的治疗,对照组进行多巴酚丁胺药物的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心脏功能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分析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心脏功能情况在统计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讨论价值(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统计学上不具有讨论价值,P>0.05.结论 对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采取左西孟旦注射液的治疗形式,左西孟旦注射液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控制患者的心率以及心肌缺氧情况,抑制患者心肌缺血的情况,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黄晶;胡小琦;谢继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发育性腰椎滑脱症临床病因分析

    目的 探求腰椎后关节发育异常是假性腰椎滑脱的病因之一.方法 将221例腰椎滑脱病例进行分组测量,测量判断真性滑脱和假性滑脱;测腰椎后关节突关节面与椎体矢状面的交角;测腰椎后关节突关节面与椎体冠状面的交角.结果 对照组均属于真性滑脱,腰椎后关节角度异常46例,占34.3%;观察组均属于假性滑脱,腰椎后关节面角度异常65例,占74.7%.观察组腰椎后关节面角度异常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致腰椎滑脱的因素除外椎弓崩解后一定有后关节的变化才能形成滑脱,腰椎后关节的先天发育异常是假性滑脱的主要病因之一

    作者:高广礼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严重哮喘呼吸衰竭应用急诊治疗的临床思路探究

    目的 分析探讨严重哮喘呼吸衰竭应用急诊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8月——2018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30例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对症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方法治疗,进一步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经积极治疗,在临床疗效方面,30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在呼吸频率、心率两项生命体征指标水平方面,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更优(P<0.05).此外,在血氧饱和度(Sp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三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上,治疗后与治疗前均明显更优(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采取常规对症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方法治疗具备显著的疗效;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沈景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全程连续性心理护理在乳腺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围手术期中实施全程连续性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2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全程连续性心理护理.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评量表(SDS)进行评价.结果 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期较入院时SAS、SDS数值下降(P<0.05);干预组下降更明显,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全程连续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围手术期的患者可改善焦虑和抑郁状态,在患者自信和社会功能的恢复上具有重要及长远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任圆;丁晓旻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如何给予汞中毒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目的 探讨如何给予汞中毒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方法 通过分析我院近6年间约35名汞中毒患者在平日住院过程中存在的共性.在临床实践中针对这些共性问题进行相对应的健康宣教.结果 患者对于健康宣教表示满意的同时也得到了些许疗效.结论通过正确的健康宣教,汞中毒患者表示满意的同时也增加了对疾病的认识,提升保健知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秋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骨科四肢骨折术后疼痛的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64例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人.结果 在疼痛程度、焦虑程度、患者满意与功能康复等评分上,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早期干预对骨折术后疼痛控制有良好的效果,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于萨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口腔诊疗患者焦虑症状的心理护理

    目的 分析口腔诊疗患者焦虑症状的心理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口腔门诊就医患者进行研究,共入选18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皆进行基础护理,研究组增加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之间效果差别.结果 研究组明显占有优势,两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缓解焦虑情绪.

    作者:金今善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院前急救未来发展之路的探讨

    院前急救是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急救开展的如何,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公共管理、医疗水平及公共福利的综合能力.本文通过针对我国院前急救现状,预见院前急救行业的发展方向;对高科技应用于院前急救领域普惠群众进行了展望.

    作者:陈贻春;邹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研究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深入分析在剖宫产术行麻醉中施以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成效.方法 随机筛选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入院行剖宫产术分娩的200例产妇,平均分配为麻醉组与对照组,各为100例.对照组(n=100)单纯施以罗哌卡因进行麻醉,麻醉组(n=100)施以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将2组的VAS评分、麻醉成效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麻醉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pgar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麻醉组的麻醉成效得到明显提升(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行麻醉中施以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成效更具有代表性,可在大限度上减轻产妇疼痛程度,医疗价值高.

    作者:刘南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目的 探究乳腺癌手术患者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份至2018年6月份于我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患者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1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乳腺癌护理模式,实验组行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乳腺癌手术护理后相关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实验组社会功能、心理状态、身体机能及疾病认知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60%)相比,实验组乳腺癌术后护理总满意率(100%)较高,组间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 乳腺癌手术患者给予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生理及心理状态评分较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较好,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王晶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儿科护理中存在的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中存在护理纠纷的原因,并提出合理防治纠纷的策略,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8月——2018年1月儿科护理出现的120起纠纷事故的主要原因.结果 儿科护理中,护患纠纷主要因为护士法律意识淡薄、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护士护理技术不熟练、护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病房环境差等因素所致.结论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护理过程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并且提出针对性的防范策略,以降低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维持良好护患关系.

    作者:张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药品的临床不良反应状况.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治疗患者120例,平均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推拿方式,研究组对患者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进行治疗.结果 从治疗效果方面来看,应用中药注射剂虽对患者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但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方式(P<0.05).结论 临床领域对于成分和适应症相同或相似的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应根据其安全性来选择用药,对既往存在过敏史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很大.要根据患者各自的特点匹配用药.

    作者:张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后发生心衰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后发生心衰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我院心内科2014年——2017年收治的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后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心脏衰竭进行分组,观察组发生心衰80例,对照组未发生心衰120例,针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病例资料等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急诊PCI后发生心衰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年龄均明显较大,且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的比例明显较高,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白细胞WB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疾病史、白细胞计数以及UA均为危险因素,临床抢救治疗上,要多加关注,做好预防工作,降低术后心衰的发病率.

    作者:赵洪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比较研究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比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56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常规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恢复时间、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石清除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皮肾镜下碎石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可靠,相比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具有适应症广,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并发症少,应作为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治疗的首选.

    作者:陶绪来;张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