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如何给予汞中毒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李秋蓉

关键词:汞中毒患者, 健康宣教, 用药, 饮食, 心理, 卫生
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给予汞中毒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方法 通过分析我院近6年间约35名汞中毒患者在平日住院过程中存在的共性.在临床实践中针对这些共性问题进行相对应的健康宣教.结果 患者对于健康宣教表示满意的同时也得到了些许疗效.结论通过正确的健康宣教,汞中毒患者表示满意的同时也增加了对疾病的认识,提升保健知识,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析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作为探析对象,将其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延续性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护理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再次住院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生活依从性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其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用药、饮食及运动等生活依从性,降低患者再次住院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彩霞;韩慧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综合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对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特定时间段(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88例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临床护理办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的心理、饮食、认知功能等方面实施综合护理.结果 在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之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很好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医护人员在临床中推广并使用.

    作者:郝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临床疗效及安全

    目的 探讨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临床疗效及安全效果.方法 收治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84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参照组:应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应用利培酮口服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62%高于参照组的80.95%,两组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不存在明显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优于参照组,两组相比,有所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比参照组的21.43%要低,两组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应用利培酮和奥氮平均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是利培酮效果更加理想,安全可行性高,降低机体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张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老年精神病患者舒适护理分析

    目的 探究老年精神病患者舒适护理效果.方法 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老年精神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40例,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95.0%,对照组40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治疗有效率7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6.0±1.1)d、住院时间(14.5±2.3)d,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8.9±2.0)d、住院时间(18.9±2.9)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精神病患者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志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目的 研究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腔镜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7年10月纳入的150例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采取腹腔镜进行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33%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7.33%(P<0.05).结论 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腔镜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对患者伤害,促进病情康复,减少并发症,保障患者身心安全.

    作者:曹贵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低剂量螺旋CT在中老年体检人群肺癌筛查的检出率与成本分析

    目的 对低剂量螺旋CT在中老年体检人群的检出率进行探讨,并对其成本进行分析,以期为肺癌的筛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群21400人,其中进行DR受检者11700例,行低剂量螺旋CT受检者9700例,体检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观察肺癌检出情况并分析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的成本.结果低剂量CT扫描,体检人群肺癌检出率为0.26%;筛查总费用为20665032元,发现1例肺癌患者的费用826601元(20665032/25).早期病例费用为7825852元,早期成本系数(按照2017年国人GDP)为107.89.结论在中老年体检人群肺癌筛查中,相比于胸部DR,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肺癌筛查检出率高,但筛查成本较大,应先结合流行病学寻找高危人群,再进一步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筛查肺癌.

    作者:张姝昀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比较研究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比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56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常规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恢复时间、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石清除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皮肾镜下碎石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可靠,相比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具有适应症广,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并发症少,应作为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治疗的首选.

    作者:陶绪来;张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藏药学基础理论与方剂配伍规律的探析

    适当的进行药物的配伍,可提升药物的应用范围,应对更为复杂的疾病.而详细掌握藏药学基础理论和方剂配伍规律则成了灵活应用的关键所在,在本文中,就分别深入分析了藏药学基础理论与方剂配伍规律,为探索、整理以及提升新型方剂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娘毛才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双氯芬酸钠和尼莫地平联合用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双氯芬酸钠和尼莫地平联合用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对98例偏头痛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采用双氯芬酸钠治疗)与实验组49例(采用双氯芬酸钠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VAS评分为(2.1±0.4)分,对照组患者VAS评分为(5.3±1.2)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9%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7.6%,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偏头痛患者中采用双氯芬酸钠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明显改善患者头痛症状,促使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且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较少,复发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艳芳;李东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分析益胃健脾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究益胃健脾汤对脾胃虚弱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116例在我院治疗的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从中随机抽号58人设置西医对照组进行西药常规治疗,剩下58例为中医观察组配益胃健脾汤中药剂进行中医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前后的治疗积分.结果 经过两个月一个疗程的分组治疗后,中医观察组和西医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病情大都有所好转,但中医观察组情况对照西医对照组而言,西医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较低,中医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高.其中中医观察组患者痊愈25例,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8%;西医对照组患者痊愈12例,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70.7%,中医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胃健脾汤是一种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显著的中药,恢复效果好,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荐.

    作者:杨海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研究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过程中对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药物可达到的治疗效果,以进一步服务于临床.方法选取132例被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治疗的患有呼吸疾病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性的药物治疗,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盐酸氨溴索注射药物的应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疾病有效治疗率为93.94%,对照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有效治疗率为78.7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占总数的3.4%,对照组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占总数的2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呼吸系统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增加盐酸氨溴索药物的应用,不仅可以明显提高疾病的有效治疗率,还可以帮助降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生命质量水平的提升与良好医患关系的构建,值得在临床上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推广和运用.

    作者:范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城市高危人群乳腺癌不同筛查方案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 探究城市高危人群采用乳腺B超、乳腺X线及二者结合对乳腺癌筛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防癌风险评估问卷调查表筛选出我市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乳腺癌高风险人群,采用乳腺B超、乳腺X线及二者结合进行乳腺癌筛查,以ROC曲线分析法评价不同筛查方法在乳腺癌筛查中的灵敏度.结果 本次调查共筛查出3125例乳腺癌高危人群,其中经病理检查有11例为乳腺癌,检出率为352.0/10万.B超检查、X线检查、B超+X线、B超-X线筛查模式的灵敏度分别为58.33%、15.63%、16.18%和60.0%,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0.9580.962和0.804,经Z检验显示,B超+X线筛查模式诊断准确性高于其他筛查模式,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作为乳腺癌筛查的有效方法,B超、X线检查各有优劣,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互补,起到更好的筛查效果,有效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秋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剖宫产手术中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研究并比较剖宫产手术当中选择采用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于患者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以便为干预工作提供可行参考.方法 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调查和研究,本研究的调查时间为2016年7月到2017年11月,所有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选择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产妇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每组均为75例.为对照组进行硬膜外麻醉方法行麻醉处理,观察组选择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行麻醉处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率,同时评价两组新生儿的相关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经过不同的麻醉以后,在出现恶心、呕吐和低血压等相关不良反应方面存在有差异性,而且观察组比对照组较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两组新生儿的相关情况进行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对于剖宫产手术在进行麻醉的过程当中,选择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于产妇的不良反应情况,但是在对于新生儿的影响方面和硬膜外麻醉之间无差异性,因此临床在具体麻醉过程当中可以根据产妇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进行麻醉.

    作者:孙海春;万利;顾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影响

    目的 讨论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影响,同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们目前生活环境中的公共卫生以及涉及到的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公共卫生监测到的信息和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后,可以对危险系数较高的传染性疾病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为疾控中心提供可参考资料,全面充分的掌握我国结核病疫情的发展情况以及预防情况,以便更好的制定预防结核病的策略.结论 通过公共卫生监测,可以有计划的、有目的的、系统的对人群中所发生的疾病进行统计,同时观察影响本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和分析,将统计分析结果以及监测信息及时上报给疾控中心或者相关部门,以便疾控中心或者相关部门制定出相应的策略,避免出现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或者爆发.因此,积极开展公共卫生检测工作,可及时掌握传染病发生的情况以及影响其发生的因素,为疾控中心提供相关资料和数据,以备疾控部门能够做出良好的预防和控制方案,保证公共环境以及公民的健康.

    作者:何蒙;何俐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 探究产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100例产后抑郁患者,将上述产妇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况.结果 ①观察组50例,康复45例,康复率90.0%,对照组50例,康复39例,康复率7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后观察组产妇SAS评分(24.0±2.0)分、SDS评分(44.3±5.3)分,对照组产妇SAS评分(33.0±2.9)分、SDS评分(59.3±5.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抑郁患者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动静脉内瘘发生闭塞的原因分析及科学维护

    目的 分析动静脉内瘘发生闭塞的原因及科学维护方法.方法 对本科室2014年1月到2018年1月发生的26例动静脉内瘘闭塞的血液透析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科学的维护方法.结果 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的26例病人中,低血压11例(42.3%),穿刺按压不当6例(23.1%),患者自身血管因素4例(15.4%),患者保护意识薄弱3例(11.5%),内瘘局部感染1例(3.85%),其他原因1例(3.85%).结论 动静脉内瘘发生闭塞的原因有很多,临床护理时应积极采取科学维护方法,以有效预防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发生.

    作者:韩秋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观察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预防颅脑损伤患者肌肉废用性萎缩的实际效果

    目的 探讨应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于预防颅脑损伤者出现废用性肌肉萎缩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肢体功能运动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上下肢功能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恢复有效率是90.63%,对照组患者的肌力恢复有效率是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预防颅脑损伤患者出现肌肉的废用性萎缩,对患者肌力恢复有良好促进作用.

    作者:张萍;李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三类牵引在前牙反颌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分析非常规拔牙矫治在正畸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正畸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35例,应用非常规拔牙矫治方法)和对照组(35例,应用常规减数矫治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总满意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以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常规拔牙矫治在正畸临床中的应用价值颇为理想.

    作者:曹晓冬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健康素养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健康素养的影响.方法 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在我社区管辖内的孕产妇,3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意愿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分析两组的护理干预结果.结果 A组知识知晓率低于B组,并且A组并发症发生率(17.69%)显著高于B组(1.83%).结论 对于孕产妇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提高了孕产妇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推广和使用的价值.

    作者:吕晓丽;孙丕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36例,根据患儿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8例,参照组患儿给予西医治疗,实验组患儿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100%高于参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77.8%,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比2组患儿临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实验组患儿各项指标优于参照组患儿,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 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李春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