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东杰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收治为AECOPD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氧气吸入、抗感染、β2受体激动药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多索茶碱,对照组应用氨茶碱,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分析.结果 多索茶碱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氨茶碱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索茶碱组的不良反应等发生率明显低于氨茶碱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索茶碱应用于AECOP患者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殷咸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实施个性化药物指导对藏区病人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住院输液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加入个性化双语药物指导方式,比较两组对病人的心理、依从性、护理纠纷、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护理纠纷,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药物指导能明显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病人的不良心理和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高福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护理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切口防范措施与意义.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与手术室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优化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以及切口感染预防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28.78%,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9.44%,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采取有效的手术切口感染防范措施,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会明显降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会相应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宋玉霞;张亚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饮食运动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0月,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饮食运动干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血糖控制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羊水过多、早产、巨大儿、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饮食运动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夏艳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乳腺癌手术患者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份至2018年6月份于我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患者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1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乳腺癌护理模式,实验组行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乳腺癌手术护理后相关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实验组社会功能、心理状态、身体机能及疾病认知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60%)相比,实验组乳腺癌术后护理总满意率(100%)较高,组间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 乳腺癌手术患者给予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生理及心理状态评分较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较好,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王晶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8例眼科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5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使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进行疾病的护理工作,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26.63±5.12)分和抑郁量评分(25.54±4.4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33.36±6.28)分和抑郁量评分(36.69±5.88)分,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运用于眼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之中,有利于促进患者接受护理时焦虑抑郁情况的改善,拥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赵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3 M无痛保护膜对放疗患者皮肤保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底——2017年底在我院接受放疗治疗的47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5例),对照组放射部位不采取保护措施,观察组在放疗前使用3M无痛保护膜喷洒整个发射部位,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皮损情况.结果 观察组放射性气腹损伤发生率为32.0%,显著低于对照81.8%,且两组患者皮肤放射性损伤的程度经统计学法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应用3M无痛保护膜,能够有效预防皮损,提升患者治疗期间舒适性,在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吕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接收的1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F-36各维度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说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实施.
作者:张淑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大便失禁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8例大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的各项护理指标所需时间和失禁性皮炎(IAD)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时间、卧床时间以及护理费用方面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AD发生率为7.4%,对照组则为22.2%,观察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护理应用在重症监护室大便失禁患者的护理中,可以降低IAD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雯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讨论全程综合护理对于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肺癌术后辅助放疗的患者共20例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综合护理组采用全程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护理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综合护理组总满意率为90%,常规护理组总满意率为7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实施全程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且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李金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癌性疼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之间收治的癌症住院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癌性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癌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癌性疼痛的状况,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邓洪渠;曾小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前馈控制对医院感染进行分类、综合、系统管理.结果运用前馈控制对医院感染进行持续有效的感染管理、规范医疗行为、知识培训,加大检查管理力度,是做好医院感染管理的关键.结论 运用前馈控制在医院感染进行管理,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满意度.
作者:李妍;梁丰;郭芷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评价深化细节护理对眼底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眼底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20例加强深化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①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上,护理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在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三项生活质量评分上,护理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护理后,上述三项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眼底病患者,实施深化细节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黄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中存在护理纠纷的原因,并提出合理防治纠纷的策略,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8月——2018年1月儿科护理出现的120起纠纷事故的主要原因.结果 儿科护理中,护患纠纷主要因为护士法律意识淡薄、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护士护理技术不熟练、护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病房环境差等因素所致.结论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护理过程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并且提出针对性的防范策略,以降低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维持良好护患关系.
作者:张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深入剖析在临床治疗早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应用脉冲射频的施行疗效.方法 随机筛选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诊治的76例早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患者,平均分配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为38例.对照组(n=38)应用牵引针灸,治疗组(n=38)应用脉冲射频.将2组的情绪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2组在治疗后的情绪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均明显少于治疗前(P<0.05);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情绪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得到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早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应用脉冲射频,疗效更具有代表性,能够大幅减轻患者疼痛感,有利于改善其颈椎关节功能,医疗价值高.
作者:李向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肺功能改善情况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桂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原发性恶性肿瘤实施CT扫描对临床诊疗的意义.方法 将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口腔颌面部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CT扫描检查,其中有12例患者接受增强扫描,分析CT特征.结果 40例患者中有8例口底癌、9例硬腭癌、7例舌癌、5例腮腺癌、6例颊癌、3例口咽癌、1例扁桃体癌、1例颌面部恶性骨肿瘤.结论 CT扫描能有效判断肿瘤大小、部位、性质以及侵犯范围,能判断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作者:孟铁豹;陈国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中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单胎足月剖宫产孕妇9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组45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评价分析不同麻醉实施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见效时间、麻醉完善时间、痛觉恢复时间以及运动恢复时间、麻醉优良率、运动阻滞评定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中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广泛应用到临床中.
作者:孙玉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并制定出相应的纠纷防范措施,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方法 对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神经外科患者12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护理风险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在120例神经外科患者中发生护理风险的有13例,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0.83%,其中在护理过程中医院因素导致的风险有9例,占总风险病例的69.23%.因医患沟通障碍发生风险病例为4例,占30.77%.结论 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应加强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控制护理风险发生.
作者:王凤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肾癌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与不良反应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 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肾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理想(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4±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1±1.7)分(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肾癌患者术后疼痛,调整情绪状态,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常碧珠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