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蓉
目的 探究给予先心病患儿术后ICU监护中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病例样本分析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6例先心病患儿作为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治疗后入住ICU,以护理方法的不同为划分标准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69.23%,观察组患者的数值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先心病术后ICU监护患儿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可以给予患儿良好的心理支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魏颖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妊娠表现特点进行分析,并给予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7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切口妊娠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表现特点主要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停经、β-HCG值升高;使用彩超可对患者确诊;常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双侧髋内动脉栓塞术、清宫术、病灶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等.结论 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妊娠可导致患者大出血、休克等,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临床应尽早采取有效方式进行诊断与治疗,提升其存活率,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谭建华;伊丽努尔·阿不都热依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饮食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折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32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各个阶段的骨痂生成情况及对应的营养需求,总结饮食护理对策.结果 经过饮食护理干预,32例患者中生成大量骨痂的有25例,生成中量骨痂的有5例,生成少量骨痂的有2例.结论 采用有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老年骨折患者骨痂形成,提高老年患者骨折治疗新效果,促进老年患者骨折愈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周宇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踝关节术后皮肤坏死患者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植皮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9月纳入的54例踝关节术后皮肤坏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27例,研究组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植皮术,对照组采取植皮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2.59%高于对照组81.48%(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组织生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踝关节术后皮肤坏死患者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植皮术治疗效果显著,有效促进创面恢复,缩短治疗时间,为预后提供保障.
作者:徐善书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电子输尿管软镜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在肾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肾结石患者9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9名患者,对照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有效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恢复状况.结果 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长(72.31±4.34)min,术中出血量为(79.33±3.22)ml,结石有效清除率为87.7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24%,平均住院时长(10.3±2.4)天;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长(87.34±2.36)min,术中出血量为(13.47±3.17)ml,结石有效清除率为85.7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16%,平均住院时长(4.2±1.6)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输尿管软镜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结石的有效清除率上无显著差异,但电子输尿管软镜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长均优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且患者痛苦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乳腺X线摄影和增强磁共振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06月——2018年03月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乳腺病变患者7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和增强磁共振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乳腺X线摄影和增强磁共振在病理检查结果和病灶直径检查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磁共振在乳腺病变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方面均明显高于X线摄影检查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乳腺病变患者进行诊断时,采取增强磁共振检查方式进行诊断能够获得更好的诊断效果,诊断有效率能够获得显著提升,可以为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指导,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东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急诊科昏迷患者昏迷原因,讨论相关的急诊救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急诊内科昏迷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中有102例在二十四小时内确诊,占92.7%,患者多是由于急性中毒而昏迷,占68.2%,经过治疗,抢救成功的有102例,占92.7%,死亡8例,占7.3%.结论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大多都是病情十分危急的,死亡率也很高,只有正确的将其进行诊断并加以治疗,才能提高患者的抢救率,同时降低死亡率.
作者:金美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老年精神病患者舒适护理效果.方法 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老年精神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40例,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95.0%,对照组40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治疗有效率7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6.0±1.1)d、住院时间(14.5±2.3)d,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8.9±2.0)d、住院时间(18.9±2.9)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精神病患者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志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高危儿是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包括极低胎龄体重和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出现严重病症的新生儿,高危儿在历经各种疾病与处置后,虽然得以存活,但是他们日后身心可能遇到的问题,远较正常新生儿来得多. 在出院后如何让这群新生儿的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需要有一份完善的出院计划. 出院计划应从该婴入院便开始规划,依个别病情需要,结合医护人员、家属等,针对其出院后所需的后续照顾问题及身心发展,做预先的规划,减少合并症的产生,减少再住院的几率,使得婴儿能获得好照顾及良好的身心发展.
作者:郝金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对颅内动脉瘤接入栓塞治疗对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情况展开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二科神经外科ICU室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0例患者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后发生穿刺点皮下血肿患者1例,考虑脑血管痉挛发生者17例,术后一侧大面积脑梗塞行去骨瓣减压术者1例,均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病情明显好转,死亡2例,其中动脉瘤再次破裂患者1例,1例患者术后长期昏迷不醒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在研究中了解到,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进行治疗不单单需要治疗手段的高超,更要在临床护理阶段给予重视,以此才能更好的呵护患者恢复.
作者:阿孜姑丽·克尤穆;迪丽努尔·吐尔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接受健康管理对其依从性提高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范围来自所在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冠心病患者群体,从中随机选100例,进行数字编序后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管理组,n=50,分别接受常规冠心病护理干预、联合针对性健康管理干预模式.在各自接受干预的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各数据进行比较并归纳健康管理对此类患者的积极意义.结果 管理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评估中,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患者日常生活需注意情况事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间管理组发生冠心病复发情况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冠心病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提高患者自我约束能力,遵循医嘱用药,对生活中应该注意的相关因素有所了解,避免病情复发导致严重后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建强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脏康复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35例不良血管事件几率14.3%,对照组35例,不良血管事件几率57.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预防行为评分(77.5±10.2)分,对照组预防行为评分(60.5±8.2)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艺潼 刊期: 2018年第24期
院前急救是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急救开展的如何,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公共管理、医疗水平及公共福利的综合能力.本文通过针对我国院前急救现状,预见院前急救行业的发展方向;对高科技应用于院前急救领域普惠群众进行了展望.
作者:陈贻春;邹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肺功能改善情况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桂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比分析微小肝血管瘤的超声与CT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40例微小肝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共有病灶51个,比较超声与CT影响表现.结果 40例患者超声检出病灶51个,所有病灶均进行CT平扫与增强检出,平扫有5个病灶未检出,3个病灶经平扫与增强未检出.结论 超声在诊断微小肝血管瘤方面具有灵活、简单、经济、无创的优点,可作为初筛方法,超声造影与CT可作为确诊定性方法.结合超声、CT检查,可提高微小肝血管瘤临床诊断准确性.
作者:陈国泉;孟铁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彩超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来我院做产前检查疑似为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患者42例,将彩超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2例患者经彩超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者37例,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者39例.结论 产前彩超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不仅准确性高,能够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有效降低手术危险,而且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性、可重复性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伟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胆囊穿孔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胆囊穿孔患者共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2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Philips128层螺旋CT机进行检查诊断,研究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对比检查结果,分析对比Philips128层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此病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研究组诊断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胆囊穿孔的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比Philips128层螺旋CT的准确率高,可信度强,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永荣;韩兴权;万登敏;雷劲松;谢刚;潘光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以及新医改政策落实,为实现医院的发展,目前各医疗机构均开展新医院财务制度的实施,并且利用信息技术对现金管理系统进行优化以及规化定制,对医院落实先进的财务管理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玉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前,中风在我国已成为多发病、常见病,部分患者发病后会遗有失语症.中风患者发生语言障碍后,会严重影响与周围人群的交流,部分患者也会因此而脱离社会群体,给患者本人及家属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及家庭负担.近年来,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中风后失语症,适当配合中医针灸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本课题通过对运用头针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患者1例进行治疗,发现可有效改善中风患者言语謇涩的临床症状,本文将针对这一治疗论述如下.
作者:丁庆刚;旋静;张文龙;王晓枫;刘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原发性恶性肿瘤实施CT扫描对临床诊疗的意义.方法 将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口腔颌面部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CT扫描检查,其中有12例患者接受增强扫描,分析CT特征.结果 40例患者中有8例口底癌、9例硬腭癌、7例舌癌、5例腮腺癌、6例颊癌、3例口咽癌、1例扁桃体癌、1例颌面部恶性骨肿瘤.结论 CT扫描能有效判断肿瘤大小、部位、性质以及侵犯范围,能判断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作者:孟铁豹;陈国泉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