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颌面部原发性恶性肿瘤CT扫描的临床诊疗意义讨论

孟铁豹;陈国泉

关键词:原发性恶性肿瘤, CT扫描, 口腔颌面部, 影像特点,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原发性恶性肿瘤实施CT扫描对临床诊疗的意义.方法 将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口腔颌面部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CT扫描检查,其中有12例患者接受增强扫描,分析CT特征.结果 40例患者中有8例口底癌、9例硬腭癌、7例舌癌、5例腮腺癌、6例颊癌、3例口咽癌、1例扁桃体癌、1例颌面部恶性骨肿瘤.结论 CT扫描能有效判断肿瘤大小、部位、性质以及侵犯范围,能判断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总结分析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44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均应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板减压术,对照组在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板减压术后3个月进行脑室腹腔引流术、6个月后进行颅骨修补术,观察组在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板减压术后3个月左右进行颅骨修补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观察比较两组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流管堵塞及颅内感染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GCS评估优良率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5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OS评估良好率50.00%明显高于对照组良好率18.1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外伤患者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研究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从本院接收的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中,随机抽取36例患者,将其分为乙肝组13例,丙肝组23例,并选取同期本院接受的肝炎肝硬化后未合并肝性脑病的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临床资料以及实验室资料,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①乙肝组、丙肝组、对照组患者慢性疾病发生率、Scr水平比较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乙肝组、丙肝组肝功能分级、ALB、ALT、TBIL、BUN、Scr、PT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预后主要与患者的肝功能分级、各项生化指标水平相关,肝硬化患者应积极接受治疗并促进肝功能的恢复,有效的降低诱因的发生几率,从而降低肝癌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蒋绿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浅谈军队离休老干部的身心状况与护理对策

    当今世界,中国是老年人口多的国家,做好养老工作是我国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中,军队离休老干部是老年群体中的一部分特殊人群,更需要社会积极做好护理工作.老年人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低,再加上身体素质有所降低,更易诱发生理或心理上的疾病.因此保障离休老干部的身心健康,是社会一项重要任务,需要社会提供专业的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保障离休老干部身心健康.本研究对军队离休老干部普遍存在的身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杨赫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低剂量雌三醇软膏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疗效

    目的 对低剂量雌三醇软膏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疗效作探讨.方法 纳入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98例,将其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对照组用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观察组用低剂量雌三醇软膏+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接受低剂量雌三醇软膏与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治疗的效果更佳.

    作者:张明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分析彩超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彩超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来我院做产前检查疑似为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患者42例,将彩超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2例患者经彩超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者37例,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者39例.结论 产前彩超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不仅准确性高,能够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有效降低手术危险,而且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性、可重复性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伟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肾癌患者术后疼痛和不良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肾癌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与不良反应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 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肾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理想(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4±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1±1.7)分(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肾癌患者术后疼痛,调整情绪状态,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常碧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在肺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应用综合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胸管留置时间、引流量、术后住院日.结果 实验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胸管留置时间、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日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呼吸功能训练能减少并发征,缩短住院时间,促进肺癌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张坤;白晶;韩振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帕金森病患者的综合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帕金森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PDSS评分(126.2±14.5)分、HAMA量表评分(13.3±3.9)分,对照组PDSS评分(111.2±12.5)分、HAMA量表评分(16.3±3.0)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92.0±8.2)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80.7±6.6)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基于医改转型理论下的公立医院的战略成本管理分析

    从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来看,组织需要对内外部所出现的各种事件以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持续检测,并且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由此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这也为当下公立医院医改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就对基于医改转型理论下的公立医院的战略成本管理措施以及改进方案进行分析,以期为公立医院战略成本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作者:王贝贝;任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分析B超在膀胱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B超在膀胱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35例膀胱癌(经手术与病理确诊)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完成与病理诊断的对照.结果 本组膀胱癌患者经B超诊断符合率为94.29%(33),阳性率为6.71%(2),并对假阳性诊断因素完成分析.结果B超在膀胱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性,可将其归为膀胱癌的主要检查方法,可为临床诊断、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刘晖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药剂科用药安全风险防范研究

    目的 观察探讨对药剂科用药安全风险进行防范的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月期间上报的2000例处方差错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用药差错事件的发生次数.结果 2000例差错事件实施用药安全防范后差错率有效降低,表格中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我院用药安全差错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对用药安全实施风险防范措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华;米宏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研究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

    目的 采用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0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为甲乙两组,乙组单纯使用左旋氨氯地平,甲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压、尿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且甲组下降程度相比乙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确切,可将患者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值得应用.

    作者:荆海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综合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接受综合护理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随机实验法为主,根据在我们医院接受治疗的46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病人,分析之后把他们随机的分成23例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案干预对照组,使用综合护理方案干预实验组.结果 在实验结束之后,我们对比分析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数据,发现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别比较大,存在临床上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上使用综合护理方案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李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临床免疫检测中质量控制措施实施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免疫检测中质量控制措施实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份至2017年7月份收治患者检验的免疫检验血样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试验.结果 研究开始时,两组样本的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从乙肝五项、癌胚抗原、甲状腺功能、甲胎蛋白、血清胰岛素等方面对两组样本检验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样本变异指数下降比较明显,存在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积极有效的免疫检测分析质量控制干预的临床免疫试验可有效提高临床免疫分析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标本合格率,降低错误率,值得临床探索.

    作者:腾军儒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即刻乳房重建联合乳腺切除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临床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与分析即刻乳房重建联合乳腺切除术治疗乳腺癌的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内接收的乳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46例患者,将其进行奇偶排序,23例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即刻乳房重建联合乳腺切除术进行治疗,23例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延迟乳房重建联合乳腺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切除术后采用即刻乳房重建进行治疗,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并保证了患者乳房形态的完美,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曲志军;徐贵颖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低剂量螺旋CT在中老年体检人群肺癌筛查的检出率与成本分析

    目的 对低剂量螺旋CT在中老年体检人群的检出率进行探讨,并对其成本进行分析,以期为肺癌的筛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群21400人,其中进行DR受检者11700例,行低剂量螺旋CT受检者9700例,体检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观察肺癌检出情况并分析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的成本.结果低剂量CT扫描,体检人群肺癌检出率为0.26%;筛查总费用为20665032元,发现1例肺癌患者的费用826601元(20665032/25).早期病例费用为7825852元,早期成本系数(按照2017年国人GDP)为107.89.结论在中老年体检人群肺癌筛查中,相比于胸部DR,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肺癌筛查检出率高,但筛查成本较大,应先结合流行病学寻找高危人群,再进一步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筛查肺癌.

    作者:张姝昀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维护自身健康,为此对医疗机构的公共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种情况下,医疗机构应当正确认识到公共卫生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性,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实施公共卫生管理,良好的维护公共环境.那么,如何有效实现这一点呢?本文将详细分析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而探讨以上问题,并提出可行性意见,希望对于提高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作者:孙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sbar沟通模式在精神科交接班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探讨在精神科交接班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室2017年5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精神病患300例,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每组各150例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sbar沟通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交接班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交接班中的问题发生率.结果 采取sbar沟通模式后的实验组患者在交接班中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精神科交接班中采取sbar沟通模式,精神病患者发生不良问题的机率减少,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包黎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口腔颌面部原发性恶性肿瘤CT扫描的临床诊疗意义讨论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原发性恶性肿瘤实施CT扫描对临床诊疗的意义.方法 将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口腔颌面部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CT扫描检查,其中有12例患者接受增强扫描,分析CT特征.结果 40例患者中有8例口底癌、9例硬腭癌、7例舌癌、5例腮腺癌、6例颊癌、3例口咽癌、1例扁桃体癌、1例颌面部恶性骨肿瘤.结论 CT扫描能有效判断肿瘤大小、部位、性质以及侵犯范围,能判断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作者:孟铁豹;陈国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分析

    目的 通过对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进行全面护理防治,探讨其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诊治的22个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平均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全面护理防治,比较两组的护理后疗效.结果 比较二组病人的相关症状产生率,护理品质和病人满意度,结果表明,研究组各项数值比对照组好.结论 对颅内动脉瘤病人行介入栓塞术术前术后的全面护理防治后,明显提升了护理工作品质,降低了术后并发症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志瑛;魏凤梅;刘丽萍;尚春燕;周沫;杨丽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