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华;米宏杰
目的 分析讨论对胃溃疡患者采用口服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和实际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7年11月胃溃疡或伴便潜血阳性患者60例,根据门诊经胃镜检查后明确诊断胃溃疡或伴有便潜血阳性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1组为对照组,给予患者奥美拉唑口服;2组为观察组,给予患者泮托拉唑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6.67%和7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胃溃疡患者使用泮托拉唑药效显著,可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金秀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全年来我院进行腹腔镜切除术的180位子宫肌瘤患者,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方案.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长,手术时长、出血量、焦虑度和忧郁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手术质量和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方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维护自身健康,为此对医疗机构的公共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种情况下,医疗机构应当正确认识到公共卫生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性,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实施公共卫生管理,良好的维护公共环境.那么,如何有效实现这一点呢?本文将详细分析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而探讨以上问题,并提出可行性意见,希望对于提高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作者:孙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提高护理人员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技能路径.方法 对本院40位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及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考核,统计相关结果,针对考核结果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组,对每组的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及技能教育后再进行实际操作考核,比较教育前后护理人员相关水平提高情况.结果 护理人员经过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后其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实际操作及教学满意度均明显好于培训前(P<0.05).结论 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可其提高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技能,对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悦;何秀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脊柱科护士专科查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针对脊柱科护士专科查体的现状,运用品管圈手法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并实施成立品管圈.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脊柱科护士专科查体准确率由29.7%提高至86.67%(P<0.05),进步率为56.97%.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脊柱科护士专科查体的准确率,效果显著.
作者:赵红银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止血有效率、1年内再出血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止血有效率(92.68%)及1年内再出血率(9.7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0.98%、36.59%,其护理满意度(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止血效果,降低再出血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症状自我管理对精神分裂症议论性幻听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议论性幻听患者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幻听进行症状的自我管理,后对护理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患者恢复良好出院.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议论性幻听患者实施有效的症状自我管理干预可以对病情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作者:王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原发性恶性肿瘤实施CT扫描对临床诊疗的意义.方法 将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口腔颌面部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CT扫描检查,其中有12例患者接受增强扫描,分析CT特征.结果 40例患者中有8例口底癌、9例硬腭癌、7例舌癌、5例腮腺癌、6例颊癌、3例口咽癌、1例扁桃体癌、1例颌面部恶性骨肿瘤.结论 CT扫描能有效判断肿瘤大小、部位、性质以及侵犯范围,能判断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作者:孟铁豹;陈国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我市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入学新生营养知识、营养态度、饮食行为现状,为制定该人群营养干预策略提供建议.调查方法:5所中等职业学校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每个学校选取2个班,共计343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营养知识、营养态度、饮食行为.结果从营养知识平均得分8.32±2.78来看,全部答对者仅2人,0-14分10分为383人,占58.6%;被调查者营养态度总体较好,低得分9分,有51人,占7.8%;满分18分,有64人,占13.1%.平均得分为14.29±2.32分;45.9%的被调查者至少有一种及以上行为较差行为习惯,人均得分为59.57分.结论中职学校入学新生普遍存在营养知识缺乏、营养行为不健康的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在加强教育引导的同时,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作者:张素艳;丰华;靳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当今世界,中国是老年人口多的国家,做好养老工作是我国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中,军队离休老干部是老年群体中的一部分特殊人群,更需要社会积极做好护理工作.老年人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低,再加上身体素质有所降低,更易诱发生理或心理上的疾病.因此保障离休老干部的身心健康,是社会一项重要任务,需要社会提供专业的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保障离休老干部身心健康.本研究对军队离休老干部普遍存在的身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杨赫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保健护理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方法 从保健诊所中选取300名进行系统保健的儿童,将这些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及对照组B两组,在每次对A组儿童进行体检的同时都进行早教内容的教育,而B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保健,通过一定时间的观察和分析后,对A,B两组得到的相应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其比较方面主要从MDI值和PDI值入手.结果 A组的儿童在进行一段时期的早教内容教育后,MDI值和PDI值都要高于B组儿童,这两项值的比较都满足P<0.05,说明两项比较值都具有统计学意义,是有效的.结论 通过相应的实验数据比较,对儿童进行正确保健护理干预对儿童的早期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能够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值得采用.
作者:周桂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64例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人.结果 在疼痛程度、焦虑程度、患者满意与功能康复等评分上,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早期干预对骨折术后疼痛控制有良好的效果,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于萨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静脉抽血的心理作用.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日常的消毒,观察组在日常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和焦虑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能够缓解静脉抽血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杨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以及新医改政策落实,为实现医院的发展,目前各医疗机构均开展新医院财务制度的实施,并且利用信息技术对现金管理系统进行优化以及规化定制,对医院落实先进的财务管理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玉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索健康体检人群骨密度变化规律,为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天津圣鸿公司生产的SGY-Ⅱ型数字骨密度骨龄测定仪测定受试者非受力侧手前臂尺桡骨中远端1/3处骨密度值,测得T值.分性别按1O岁为1个年龄组,将其分别分为4组,比较各组骨量减少率所占比例.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量减少率逐渐上升,特别是50岁以后,中、重度骨量减少率增加较为明显,医院职工各年龄段骨量减少率要低于办公室工作人员.结论 对全民进行骨密度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对骨密度的认识,及早进行钙质的补充,增进全民健康,有利于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减少骨折发生,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作者:肖奎;李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肾癌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与不良反应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 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肾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理想(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4±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1±1.7)分(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肾癌患者术后疼痛,调整情绪状态,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常碧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给对照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实施常规治疗方法和常规护理,给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比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高很多,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很多.结论 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在进行综合护理后治疗的效率明显比常规护理的效果好,患者的满意度也会得到提高,减少焦虑的程度.
作者:张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药品的临床不良反应状况.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治疗患者120例,平均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推拿方式,研究组对患者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进行治疗.结果 从治疗效果方面来看,应用中药注射剂虽对患者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但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方式(P<0.05).结论 临床领域对于成分和适应症相同或相似的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应根据其安全性来选择用药,对既往存在过敏史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很大.要根据患者各自的特点匹配用药.
作者:张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进行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其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减少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林玉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骨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组患者接受小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关节恢复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分别为450.58±35.63ml、115.85±18.63min和14.66±4.07d,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分别为336.42±20.28ml、86.52±13.59min和10.92±2.42d.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1.4±0.1和97.4±8.2,Harris评分分别为97.4±8.2和90.4±8.0.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上所述,小切口手术有助于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小手术创伤,并且对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功能恢复效果更好.
作者:杨新国;姜海;孙罡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