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超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止痛、消除水肿,治疗组中医综合治疗.现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30例,显效17例,好转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显效19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采取中医综合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迅速缓解疼痛,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邓海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免疫检测中质量控制措施实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份至2017年7月份收治患者检验的免疫检验血样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试验.结果 研究开始时,两组样本的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从乙肝五项、癌胚抗原、甲状腺功能、甲胎蛋白、血清胰岛素等方面对两组样本检验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样本变异指数下降比较明显,存在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积极有效的免疫检测分析质量控制干预的临床免疫试验可有效提高临床免疫分析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标本合格率,降低错误率,值得临床探索.
作者:腾军儒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36例,根据患儿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8例,参照组患儿给予西医治疗,实验组患儿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100%高于参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77.8%,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比2组患儿临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实验组患儿各项指标优于参照组患儿,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 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李春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应用优质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对照组用的是普通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选用优质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血压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评分都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够增大患者健康水平普及率,使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医患关系稳定发展.
作者:朴明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宫腔镜技术诊断准确?及时?全面?直观,已成为妇科出血性疾病和宫内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但同常规手术一样,宫腔镜手术也会导致患者出现术中和术后手术并发症.本文对宫腔镜手术病人的手术配合和手术护理具体过程及如何通过手术护理预防和处理并发症进行总结,以有效提高宫腔镜手术质量
作者:诸晨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于2016年1月——2018年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60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到对照组,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观察与护理的加强.结果 Barthel评分和Fugl-Meyer测评结果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的Barthel评分和Fugl-Meyer测评结果和Fugl-Meyer测评结果明显低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的Barthel评分为(92.3±2.5)分,对照组的Barthel评分为(72.6±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和压疮的发生率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明显较高,其中对照组的感染和压疮的发生率分别为26.67%、20%,观察组的感染和压疮的发生率分别为13.3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监护患者中应用观察及护理,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护理措施,可在有效提升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治愈率同时有效降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感染和压疮的发生率,对患者的预后效果起到了改善作用.
作者:漆坤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静脉抽血的心理作用.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日常的消毒,观察组在日常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和焦虑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能够缓解静脉抽血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杨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甲状腺微小癌(TMC)中央区淋巴(CLN)结转移超声表现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经我院超声检查确诊为TMC的患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CLN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TMC与CLN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CLN的超声表现主要以长短径≥2、低回声、淋巴门结构不清晰为主,少部分伴有液化和微钙化.经分析,肿瘤直径≥5mm、多灶、有包膜侵犯的TMC患者发生CLN转移的比例显著高肿瘤直径<5mm、少发、无包膜侵犯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MC中央区域淋巴结超声表现为低回声、淋巴机构不清晰、长短径比≥2,而CLN的转移与淋巴结是否有包膜侵犯、是否多灶以及肿瘤直径等因素明显相关.当患者超声检查出现甲状腺可疑恶性病灶并表现为以上超声征象时应对CLN进行仔细扫查.
作者:马彬彬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总结分析2016年——2017年三台县某三级医院中成药不良反应情况,从而提高中成药用药安全.方法 对三台县某三级医院2016年——2017年上报的60例中成药不良反应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明确中成药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特点.结果 60例中成药不良反应中有55例为中药注射剂型,5例为口服剂型.临床症状表现具有多样化特点,出现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抗炎.大多数患者在用药24 h内出现不良反应;出现的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组织器官.结论 通过对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有助于使用中成药过程中做好不良反应发生的预防,同时强化中成药的管理,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在使用后应加强病情观察,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付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2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腹部X线平片(对照组)和CT(观察组)检查.结果 ①观察组诊断阳性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诊断梗阻原因及类型准确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诊断肠梗阻效果理想,降低了漏误诊率,有利于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季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在消化内科中探究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具体情况,并对其展开药物治疗,探究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40例(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诊),其中70例为A组,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展开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和金双歧治疗,选择70例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展开赛乐特进行治疗.对比效果.结果A组患者和B组患者治疗前得分情况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显著的提升,但B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B组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选择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青岛市Rh阴性血的临床用血情况.方法 对选取的2013年——2017年的血液制品进行数据统计,并建立了RH阴性血血型档案库.结果 2016年以前,本站Rh阴性红细胞库存以冰冻红细胞为主,不单独设立新鲜红细胞库存.2017年开始,本站单独设立了Rh阴性新鲜红细胞库存,维持Rh阴性新鲜红细胞库存(包括待检和合格红细胞)各型分别为A、B、O6-8U,AB型2-4U,同时维持原Rh阴性冰冻红细胞库存.所以2017年冰冻红细胞使用量明显低于前几年;目前临床上冰冻类红细胞使用量呈现出逐年降低趋势,在临床上对血液采用常规检测方法,促进了Rh阴性血液使用的规范性及合理性.结论 现阶段,临床上的Rh阴性血使用逐渐趋于合理化,使用量呈现出逐年上升发展趋势,要求做好Rh阴性血的保管工作,确保临床调配供应工作的高效开展,为阴性血临床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保障.
作者:徐伟;孟祥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5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其临床表现、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并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患者治疗后平均空腹血糖为(5.94±1.31)mmol/L,饭后2小时血糖为(7.14±1.88)mmol/L,FT3、FT4、TSH等指标均恢复正常,水肿、甲状腺高代谢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对其进行6个月的随访发现患者无1例复发,均达到痊愈.结论 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要提升临床疗效,需在治疗前对患者临床特点、病情进行详细了解,作出明确诊断,仔细鉴别两种疾病相似之处,避免误诊,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病情给予对症治疗,才能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叶尔江·再那勒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初产妇无手术指征行剖宫产术的相关因素以及探讨出如何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方法 选择于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152例初产妇无手术指征性剖宫产术的产妇,并归为观察组;并选择统一时期内到我院顺产的152例产妇,归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使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其月收入、付费方式等资料,并分析其行剖宫产术的原因、如何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结果 两组产妇的月收入以及文化程度等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产妇主要是由于其对孕期知识的不够重视,导致了解不够而选择剖宫产术.结论 影响产妇选择剖宫产方式分娩的原因有担心母婴安全、害怕疼痛感、担心影响性生活等因素,所以医护人员需要给予引导,使其选择正确的、合理的方式进行分娩,从而减少无手术指征仍选择剖宫产的百分比.
作者:刘艳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健康素养的影响.方法 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在我社区管辖内的孕产妇,3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意愿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分析两组的护理干预结果.结果 A组知识知晓率低于B组,并且A组并发症发生率(17.69%)显著高于B组(1.83%).结论 对于孕产妇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提高了孕产妇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推广和使用的价值.
作者:吕晓丽;孙丕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对肛裂患者使用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114例肛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57例.对照组使用单纯侧切术治疗.观察组使用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在对肛裂患者治疗时,使用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可取得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有着较高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王健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讨论对胃溃疡患者采用口服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和实际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7年11月胃溃疡或伴便潜血阳性患者60例,根据门诊经胃镜检查后明确诊断胃溃疡或伴有便潜血阳性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1组为对照组,给予患者奥美拉唑口服;2组为观察组,给予患者泮托拉唑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6.67%和7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胃溃疡患者使用泮托拉唑药效显著,可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金秀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D-二聚体联合FDP在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中的临床价值,从而为临床中下一步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2例DIC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8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D-二聚体、FDP水平,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D-二聚体以及FD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D-二聚体联合FDP诊断DIC效果理想,不仅提高了诊断准确率,降低了漏误诊率,同时也避免造成病情延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临床实施无痛人流的效果及手术者的满意度.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间于我院进行无痛人流手术的妇女6132例,将其分为参照组2708例与研究组3424例.参照组采用钳刮术,研究组采用负压吸宫术,对比两组患者流产效果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完全流产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人工流产中采用负压吸宫术实施流产的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郑显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析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作为探析对象,将其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延续性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护理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再次住院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生活依从性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其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用药、饮食及运动等生活依从性,降低患者再次住院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彩霞;韩慧慧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