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娓
目的 总结分析2016年——2017年三台县某三级医院中成药不良反应情况,从而提高中成药用药安全.方法 对三台县某三级医院2016年——2017年上报的60例中成药不良反应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明确中成药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特点.结果 60例中成药不良反应中有55例为中药注射剂型,5例为口服剂型.临床症状表现具有多样化特点,出现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抗炎.大多数患者在用药24 h内出现不良反应;出现的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组织器官.结论 通过对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有助于使用中成药过程中做好不良反应发生的预防,同时强化中成药的管理,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在使用后应加强病情观察,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付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比索洛尔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讨.方法 取50例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6年1月份到2017年1月份入院进行治疗.随机均等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患者共25例;实验组同时予以比索洛尔治疗,患者共2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指标变化,并予以比较.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理想,总有效率较高,数据对比所得P值在0.05以下,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指标改善情况理想,心率改善幅度较大,数据对比所得P值在0.05以下,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比索洛尔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作者:陈德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我市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入学新生营养知识、营养态度、饮食行为现状,为制定该人群营养干预策略提供建议.调查方法:5所中等职业学校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每个学校选取2个班,共计343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营养知识、营养态度、饮食行为.结果从营养知识平均得分8.32±2.78来看,全部答对者仅2人,0-14分10分为383人,占58.6%;被调查者营养态度总体较好,低得分9分,有51人,占7.8%;满分18分,有64人,占13.1%.平均得分为14.29±2.32分;45.9%的被调查者至少有一种及以上行为较差行为习惯,人均得分为59.57分.结论中职学校入学新生普遍存在营养知识缺乏、营养行为不健康的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在加强教育引导的同时,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作者:张素艳;丰华;靳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提高护理人员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技能路径.方法 对本院40位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及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考核,统计相关结果,针对考核结果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组,对每组的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及技能教育后再进行实际操作考核,比较教育前后护理人员相关水平提高情况.结果 护理人员经过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后其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实际操作及教学满意度均明显好于培训前(P<0.05).结论 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可其提高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技能,对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悦;何秀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止血有效率、1年内再出血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止血有效率(92.68%)及1年内再出血率(9.7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0.98%、36.59%,其护理满意度(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止血效果,降低再出血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改善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的策略.方法 本文在分析食品微生物检验相关内容以及特点的基础上,对控制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的途径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即检验人员、检验环境、仪器装置、样品采集、检验结果及报告,要想提升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必须以它们为着入点进行细致完善.结论 对于食品安全卫生而言,良好的微生物检验质量是基础保障,从各个基础环节加强控制,不仅可以保证微生物检验质量,还能提高微生物检验效率,从而为食品安全卫生提供准确指标,值得普及使用.
作者:张中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ESD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疗效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早期食管癌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ESD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疾病临床资料;两组早期食管癌的治疗疗效;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 两组发病时间、病灶大小及病理类型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早期食管癌的治疗疗效分别为90%、80%,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分别为(125.34±14.38ml、90.34±4.82min)、(148.38±15.97ml、98.63±4.37min),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相对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ESD手术时间及手术出量更少,疗效更为肯定.
作者:李琪毅;李素玉;姜仕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评价深化细节护理对眼底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眼底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20例加强深化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①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上,护理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在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三项生活质量评分上,护理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护理后,上述三项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眼底病患者,实施深化细节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黄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脏康复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35例不良血管事件几率14.3%,对照组35例,不良血管事件几率57.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预防行为评分(77.5±10.2)分,对照组预防行为评分(60.5±8.2)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艺潼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讨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盲选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则给予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血糖达标率、健康知识达标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率、健康知识达标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让患者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并且能够严格遵守医生的治疗方法,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骆红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结核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36例胸腰椎骨结核患者资料,分析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3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发生疾病复发情况和明显的并发症状.结论 在胸腰椎骨结核的治疗中应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安全性高.
作者:达华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抗炎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法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使用阿托伐他汀,分析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NO以及HDL-C明显上升,CRP,LDL-C,TG以及TC下降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x2=2.251).结论 对于冠心病患者,以常规治疗方案为基础,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显著,能全面改善病患血清内炎性指标,安全性强,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弘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研究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室对腹腔镜手术器械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03月——2018年03月使用的80条腹腔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40条腹腔镜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清洗消毒,观察组按照质量管理要求进行清洗消毒,比较两组腹腔镜的消毒效果.结果 观察组清洁质量合格率、消毒质量合格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在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期间采用质量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清洁效果,提高消毒合格率,有效的减少感染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闫荣玺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COPD病人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接受COPD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开展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开展相关护理,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96例病患中,无死亡案例,其中94例治疗效果满意,顺利脱机,2例病患因病情加重,转入ICU进行气管插管,改为有创通气治疗.结论 对于COPD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开展针对性护理,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安全性强,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林兆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自身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进行的宫外孕手术80例,将宫外孕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常规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患者为40人.常规组按照手术室的一般护理常规给患者进行护理.护理干预组的患者则在手术室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相互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组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与常规组进行对比,护理干预组评分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手术室里面给宫外孕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减轻了患者焦虑抑郁的评分,提高了宫外孕患者对于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刘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的藏医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藏医护理.结果 两组护理前SBP、DBP测量值对比P>0.05;研究组护理后SBP、DBP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利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藏医护理可显著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生命安全.
作者:旦正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5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其临床表现、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并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患者治疗后平均空腹血糖为(5.94±1.31)mmol/L,饭后2小时血糖为(7.14±1.88)mmol/L,FT3、FT4、TSH等指标均恢复正常,水肿、甲状腺高代谢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对其进行6个月的随访发现患者无1例复发,均达到痊愈.结论 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要提升临床疗效,需在治疗前对患者临床特点、病情进行详细了解,作出明确诊断,仔细鉴别两种疾病相似之处,避免误诊,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病情给予对症治疗,才能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叶尔江·再那勒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的急救措施与优质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18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59例),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 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总有效率94.92%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总有效率81.36%,并且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措施运用于颅脑外伤的救治和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改善,拥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的生存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8例行冠心病介入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介入术患者效果理想,不仅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崔迎雪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析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作为探析对象,将其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延续性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护理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再次住院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生活依从性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其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用药、饮食及运动等生活依从性,降低患者再次住院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彩霞;韩慧慧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