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萍萍;董忠生
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中存在护理纠纷的原因,并提出合理防治纠纷的策略,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8月——2018年1月儿科护理出现的120起纠纷事故的主要原因.结果 儿科护理中,护患纠纷主要因为护士法律意识淡薄、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护士护理技术不熟练、护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病房环境差等因素所致.结论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护理过程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并且提出针对性的防范策略,以降低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维持良好护患关系.
作者:张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SBAR沟通模式在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汇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2017年6月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汇报作为对照组,2017年7月——2017年12月应用SBAR沟通模式后作为研究组,通过比较两组护理结果判断SBAR应用效果.结果 采用SBAR沟通模式后病情汇报工作获得了更高的患者与医生的满意度,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考核评分得到明显提升,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沟通模式在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汇报工作中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快速且系统归纳有效信息,提高了信息传达的效率,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丽平;龚丽娟;陈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在中医护理研究中,有效的中医护理方案能够促使患者尽早康复,显著提高患者预后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能够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医护理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与难点,还需要研究出解决对策,确保中医护理方案的顺利实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与作用.在本文中,对中医护理方案的难点进行分析,并能够制定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为临床实施中医护理提供经验.
作者:刘艳丽;沙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改善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选取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办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办法.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其治疗依从率81.67%高于对照组的治疗依从率51.66%(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江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药敏培养后四联疗法治疗上消化道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某地区5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取胃黏膜标本进行幽门螺杆菌药敏培养和试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药敏培养后四联疗法在对上消化道疾病治疗中,根除率较高,安全性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范小桥;周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研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的结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的临床标本2200份,其中1071份为呼吸道标本,497份为血液标本,328份为粪便标本,304份为分泌物标本.将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的检验结果纳入对比讨论中.结果 标本微生物中检验的阳性率为21.73%.尿液样本检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呼吸道样本,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样本检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粪便样本,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样本检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液样本,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样本的微生物检出的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差异可为临床医生总结归纳疾病状况提供一定帮助,这为临床医生在诊断疾病上提供了参考价值.
作者:魏小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前馈控制对医院感染进行分类、综合、系统管理.结果运用前馈控制对医院感染进行持续有效的感染管理、规范医疗行为、知识培训,加大检查管理力度,是做好医院感染管理的关键.结论 运用前馈控制在医院感染进行管理,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满意度.
作者:李妍;梁丰;郭芷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急诊科昏迷患者昏迷原因,讨论相关的急诊救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急诊内科昏迷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中有102例在二十四小时内确诊,占92.7%,患者多是由于急性中毒而昏迷,占68.2%,经过治疗,抢救成功的有102例,占92.7%,死亡8例,占7.3%.结论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大多都是病情十分危急的,死亡率也很高,只有正确的将其进行诊断并加以治疗,才能提高患者的抢救率,同时降低死亡率.
作者:金美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蒙药医学、藏药医学以及中药皆是构成祖国传统医药的一部分,其中藏药医学是中华民族医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蒙医基本原理是经络学、三元论,其吸纳借鉴了中医学、印度医学以及藏医学理论精髓,蒙医学的理论主要讲究五元六味,包括生长、性、味效以及五源.蒙药复方是蒙医治疗疾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相比于中药,蒙药复方的组方较为固定,理论上趋于成熟,但是在有效物质基础上研究则较少,本次研究旨在探讨蒙古族复方制剂对有效物质及新药物的研究方向.
作者:包凤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研究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室对腹腔镜手术器械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03月——2018年03月使用的80条腹腔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40条腹腔镜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清洗消毒,观察组按照质量管理要求进行清洗消毒,比较两组腹腔镜的消毒效果.结果 观察组清洁质量合格率、消毒质量合格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在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期间采用质量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清洁效果,提高消毒合格率,有效的减少感染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闫荣玺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对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进行全面护理防治,探讨其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诊治的22个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平均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全面护理防治,比较两组的护理后疗效.结果 比较二组病人的相关症状产生率,护理品质和病人满意度,结果表明,研究组各项数值比对照组好.结论 对颅内动脉瘤病人行介入栓塞术术前术后的全面护理防治后,明显提升了护理工作品质,降低了术后并发症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志瑛;魏凤梅;刘丽萍;尚春燕;周沫;杨丽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护理综合干预管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期间1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综合干预管理,分析不同医院感染管理下患者的感染率以及对应的护理工作评估情况.结果 在医院感染率上,观察组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8.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房管理、消毒管理、健康教育与无菌操作等各项评分上,观察组各项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感染护理综合干预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感染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罗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佳手术方式及时机.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44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 观察组在出血距手术时间≤6小时时期进行手术的评分(8.68±1.4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评分(6.45±1.03)分和出血距手术时间>6小时的评分(4.37±1.22)分,并且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7.27%(P<0.05).结论 将立体定向脑内血肿钻孔引流术运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并且在6个小时之内就对患者进行手术的治疗工作,对于患者疾病问题的改善拥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于明祺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肛肠科术后便秘的影响.方法 老年肛肠手术病人400例,分为参考组和实验组,各200例.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便秘发生率,排便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并记录.结果 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所有病人的便秘发生率,排便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等内容,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P<0.05,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肛肠术后老年患者的便秘发生率及改善便秘有关症状.
作者:张美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接收的1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F-36各维度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说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实施.
作者:张淑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噪声性听力损失是一种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疾病.目前,关于其遗传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基因遗传性耳聋、抗氧化、内耳钾离子循环途径及其他基因.有研究前景的NIHL基因包括KCNQ4、KCNE1、CAT、PCDH15、MYH14及HSP70等.随着高通量基因测序分型方法的发展,在单个序列中检测数百和数千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发现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ARHL)基因、肿瘤标志基因(hOOG1等与NIHL易感性相关.本研究就目前对NIHL易感基因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作者:程剑;盛荣建;罗诚;轩杰;焦伟昌;葛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老年黄斑变性病是眼底病的一种,与患者的年龄增长相关,患者年龄越大,则患病几率越高,老年黄斑变性病的真正病因尚未明确,临床上一般将老年黄斑变性病分为萎缩型老年黄斑变性病和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病,这两种均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失明.临床实践中,对老年黄斑变性病的药物制剂进行研究,是根据老年黄斑变性病的发病情况、治疗药物情况、药物剂型情况等,着重探讨老年黄斑变性病未来的药物治疗方向,为疾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等奠定基础.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病的药物制剂内容和相关要点部分等进行研究和分析.
作者:谢晓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乙肝合并肝脂肪变老年患者临床特征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乙肝合并肝脂肪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与同期收治的120例非乙肝合并肝脂肪变患者进行比较,对两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FPG、TC、ALT、AST、TBIL等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而实验组TG、BMI两项指标相比实验组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肝脂肪变轻度相比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而中度、重度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肝脂肪变程度均以轻度为主.实验组HBN-DNA阳性率、肝组织病理分期及分级结果参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乙肝合并肝脂肪变老年患者肝损伤程度多为轻度,肝组织活检分级、分期较轻,肝纤维化程度相对较重,提示乙肝合并肝脂肪变患者肝损伤进展较慢.
作者:高金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在各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手术室护理人员20例及急诊科室护理人员10例,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7例手术患者及47例急诊患者,在护理管理中应用团队管理模式,观察比较团队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手术室及急诊科的护理质量、服务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手术室实施团队管理模式后其护理质量、服务质量以及管理质量均显著优于实施前,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急诊科实施团队管理模式后其护理质量、服务质量以及管理质量均显著优于实施前,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医院各科室中应用团队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在提升护理人员服务水平的同时还促进了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惠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益胃健脾汤对脾胃虚弱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116例在我院治疗的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从中随机抽号58人设置西医对照组进行西药常规治疗,剩下58例为中医观察组配益胃健脾汤中药剂进行中医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前后的治疗积分.结果 经过两个月一个疗程的分组治疗后,中医观察组和西医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病情大都有所好转,但中医观察组情况对照西医对照组而言,西医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较低,中医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高.其中中医观察组患者痊愈25例,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8%;西医对照组患者痊愈12例,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70.7%,中医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胃健脾汤是一种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显著的中药,恢复效果好,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荐.
作者:杨海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