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的结果比较

魏小剑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 临床标本, 阳性率, 检验结果
摘要:目的 分析研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的结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的临床标本2200份,其中1071份为呼吸道标本,497份为血液标本,328份为粪便标本,304份为分泌物标本.将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的检验结果纳入对比讨论中.结果 标本微生物中检验的阳性率为21.73%.尿液样本检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呼吸道样本,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样本检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粪便样本,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样本检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液样本,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样本的微生物检出的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差异可为临床医生总结归纳疾病状况提供一定帮助,这为临床医生在诊断疾病上提供了参考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高血压病(查隆堆仓病)的藏医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的藏医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藏医护理.结果 两组护理前SBP、DBP测量值对比P>0.05;研究组护理后SBP、DBP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利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藏医护理可显著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生命安全.

    作者:旦正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五苓散与八正散合用加减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无症状性菌尿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五苓散与八正散合用加减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无症状性菌尿疗效.方法 搜集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55例脊髓损伤无症状性菌尿伤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依照用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28,八正散)和观察组(n=27,八正散+五苓散).结果 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关系等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48%,明显高于对照组53.57%,(P<0.05).观察组无复发例数,对照组复发率为17.86%,(P<0.05).结论 予以脊髓损伤无症状性菌尿患者联合应用五苓散与八正散治疗,临床效果明确,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苏锦兰;陈昕;王宏秀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及防护

    目的 研究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并实施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份——2018年3月份我消毒供应中心根据实施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前后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时期,研究组为开展实施职业危害防护措施阶段,比较两组工作人员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对工作安全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工作人员风险事件发生率20%(5/25),研究组工作人员风险事件发生率5.88%(1/27),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对照组工作人员对工作环境及安全性评价满意度为92%(23/25),较比研究组100%的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具有一定的危害情况,而开展职业危害防护措施通过有效的手段降低其危害性,工作人员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对对工作安全满意度评价也大大提高,利于工作质量的提高以及对职业的防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艳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在临床中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在临床中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病例筛选2016年1月份——2018年1月份收治的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8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A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DP)方案,B组患者采用调强放疗联合化疗(DP)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为73.33%(33/45),VSB组89.47%(34/38)的治疗效果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在临床中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的近期效果较好,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兆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温阳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温阳健脾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方法 抽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86例我院诊治的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对照组从中抽号43人按西药常规疗法,余下43例为中医观察组配益胃健脾汤中药剂进行中医治疗,根据患者恢复程度评价两组的疗效.结果 经过一个疗程为期两个月的分组诊治后,两组患者均大部分有所好转,对比来看中医的诊治方案远远优于西医的常规治疗方案.结论 温阳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唐立洪;马思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讨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盲选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则给予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血糖达标率、健康知识达标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率、健康知识达标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让患者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并且能够严格遵守医生的治疗方法,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骆红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全面保健及护理在绝经期女性保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面保健及护理在绝经期女性保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120例绝经期女性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全面综合保健及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高达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0%,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全面保健及护理工作的实施在绝经期女性保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斌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阶段化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阶段化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至2017年收治的9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9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阶段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运动功能、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都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段化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谢建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开展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应用优质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对照组用的是普通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选用优质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血压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评分都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够增大患者健康水平普及率,使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医患关系稳定发展.

    作者:朴明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康复护理应用于脑血栓恢复期患者中的影响

    目的 研究康复护理应用于脑血栓恢复期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脑血栓恢复期患者10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机能恢复时间与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各项机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研究组92.45%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脑血栓恢复期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提高临床满意度情况,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李雪琴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D-二聚体联合FDP诊断DIC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观察D-二聚体联合FDP在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中的临床价值,从而为临床中下一步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2例DIC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8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D-二聚体、FDP水平,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D-二聚体以及FD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D-二聚体联合FDP诊断DIC效果理想,不仅提高了诊断准确率,降低了漏误诊率,同时也避免造成病情延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补中益气汤配合灸法治疗癌性发热(气虚型)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配合灸法治疗癌性发热(气虚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物理降温、营养能量支持治疗、吲哚美辛栓剂(100mg/粒,1粒/次,发热时塞肛外用,每日<2000mg).治疗组:上述西医基础治疗+艾灸(足三里)+中药汤剂(补中益气汤);每日灸1次,灸15 min.两组均治疗15天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33%(P<0.05).结论 补中益气汤配合灸法治疗癌性发热(气虚型)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舒遵华;丁庆刚;张文龙;王晓枫;旋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1例精神分裂症议论性幻听的症状自我管理

    目的 探讨症状自我管理对精神分裂症议论性幻听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议论性幻听患者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幻听进行症状的自我管理,后对护理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患者恢复良好出院.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议论性幻听患者实施有效的症状自我管理干预可以对病情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作者:王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宫腔镜手术病人的手术配合和手术护理

    宫腔镜技术诊断准确?及时?全面?直观,已成为妇科出血性疾病和宫内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但同常规手术一样,宫腔镜手术也会导致患者出现术中和术后手术并发症.本文对宫腔镜手术病人的手术配合和手术护理具体过程及如何通过手术护理预防和处理并发症进行总结,以有效提高宫腔镜手术质量

    作者:诸晨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并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9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护理联合术后疼痛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患者人数各47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日常活动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日常活动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87%、82.98%,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疼痛护理在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护理中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吐尔逊阿依·艾尔肯;古荪合妮木·阿不都西库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骨科四肢骨折术后疼痛的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64例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人.结果 在疼痛程度、焦虑程度、患者满意与功能康复等评分上,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早期干预对骨折术后疼痛控制有良好的效果,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于萨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成人医学教育改革探究

    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成人教育,对于不断进步的医学来说,其本身就是一个教育发展过程,医务工作者必须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而成人教育就是重要途径.但当前来说的成人医学教育被太多的因素所干扰,在实际教学中与如今的医疗市场的发展不能和谐发展.本文对这些干扰因素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改革建议.

    作者:张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追踪管理法联合品管圈管理对肾脏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探讨

    目的 研究追踪管理联合品管圈护理管理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84名在本院肾内科治疗的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追踪管理联合品管圈护理管理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 关于病人的恢复情况、满意程度等,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结论 追踪方法学联合品管圈管理能够对护理质量的加强具有较大的作用

    作者:孙琴;孙艳秋;张爱玲;任宏淼;卢艳;张欢欢;文新元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关系及防范

    目的 探讨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护理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切口防范措施与意义.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与手术室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优化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以及切口感染预防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28.78%,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9.44%,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采取有效的手术切口感染防范措施,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会明显降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会相应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宋玉霞;张亚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血清尿酸与胱抑素C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检测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冠心病采用血清尿酸以及胱抑素C对患者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所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7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我院同时期体检无冠心病患者17例作为参照组,对该34例患者采取空腹肘静脉血,检测2组患者血清尿酸以及胱抑素C的水平,对比2组患者不同分型以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胱抑素C和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不同分型指标水平均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 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以及胱抑素C,对患者临床病情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是对冠心病预防以及早期治疗的有效指标.

    作者:孙世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