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兰;陈昕;王宏秀
目的 分析和研究肿瘤化疗患者静脉通路选择原则以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将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76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肿瘤患者根据相应的原则来合理选择静脉通路,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其总有效率达到了89.47%.结论 在对肿瘤患者进行化疗的时候,需要合理选择静脉通路,并加强临床护理,这对减少患者痛苦、改善其生存质量都具有重要作用,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陆文智;张哓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对肛裂患者使用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114例肛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57例.对照组使用单纯侧切术治疗.观察组使用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在对肛裂患者治疗时,使用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可取得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有着较高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王健 刊期: 2018年第24期
高危儿是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包括极低胎龄体重和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出现严重病症的新生儿,高危儿在历经各种疾病与处置后,虽然得以存活,但是他们日后身心可能遇到的问题,远较正常新生儿来得多. 在出院后如何让这群新生儿的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需要有一份完善的出院计划. 出院计划应从该婴入院便开始规划,依个别病情需要,结合医护人员、家属等,针对其出院后所需的后续照顾问题及身心发展,做预先的规划,减少合并症的产生,减少再住院的几率,使得婴儿能获得好照顾及良好的身心发展.
作者:郝金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严重哮喘呼吸衰竭应用急诊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8月——2018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30例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对症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方法治疗,进一步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经积极治疗,在临床疗效方面,30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在呼吸频率、心率两项生命体征指标水平方面,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更优(P<0.05).此外,在血氧饱和度(Sp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三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上,治疗后与治疗前均明显更优(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采取常规对症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方法治疗具备显著的疗效;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沈景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血凝四项在肝硬化患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7年的2月到2018年的2月这个时间段中取材并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取肝硬化患者总计74例,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血凝四项检查,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再抽取同时期的74例健康体检者,同样对其进行血凝四项检查,将其划分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凝血酶时间(TT)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较长,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则明显较少(P<0.05).结论 凝血四项能够将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完全反应出来,通过与健康人的凝血四项进行比较能够准确分析患者的病情,诊断准确性较高,对于后期治疗工作的开展也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许家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结合中药治疗难治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患者,每穴均抽取天麻注射液2ml,注射药物1ml.选取穴位为双侧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申脉、照海、太冲.中药治疗,主方为温胆汤加减,1剂/日,取汁共500ml,早晚分服.2个疗程后统计治疗效果.结果 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 穴位注射联合中药治疗难治性失眠疗效确切.
作者:邓林林;邢可可;张晴晴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低剂量螺旋CT在中老年体检人群的检出率进行探讨,并对其成本进行分析,以期为肺癌的筛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群21400人,其中进行DR受检者11700例,行低剂量螺旋CT受检者9700例,体检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观察肺癌检出情况并分析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的成本.结果低剂量CT扫描,体检人群肺癌检出率为0.26%;筛查总费用为20665032元,发现1例肺癌患者的费用826601元(20665032/25).早期病例费用为7825852元,早期成本系数(按照2017年国人GDP)为107.89.结论在中老年体检人群肺癌筛查中,相比于胸部DR,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肺癌筛查检出率高,但筛查成本较大,应先结合流行病学寻找高危人群,再进一步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筛查肺癌.
作者:张姝昀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对尿隐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60例行尿隐血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分别给予尿液分析仪(对照组)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观察组)检查.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 ①对照组诊断尿隐血阳性率略高于观察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②以观察组为评判尿隐血标准,则对照组诊断敏感度为88.89%;以对照组结果为评判尿隐血标准,则观察组诊断敏感度为69.56%.结论 两种方法在尿隐血检验的结果基本一致,临床中可将两种方式联合进行检测,这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以免造成病情的延误,从而缓和医患关系.
作者:李忠智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急性发作期的生存质量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接收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86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实验组采取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比对照组显著,而且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且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与分析妊娠合并高血压进针治疗中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内接收的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患者,将其进行奇偶排序,43例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服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43例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服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急诊治疗中采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茹鲜姑丽·库尔班;吐尔洪·买买提木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人血白蛋白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应用价值评价.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月我方医院收治的大面积脑梗塞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奥扎格雷、甘露醇、甘油果糖、依达拉奉等基础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治疗.统计两组60例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血白蛋白在大面积脑梗塞中应用治疗效果明显,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周梦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精确放射治疗技术在老年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放射科接受治疗的5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方式将55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放射治疗,实验组采取精准放射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对于常规组相比存在明显优势,数据差异显著,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与SAQ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症状评分和SAQ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确放射治疗技术在老年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突出,能够更好的提高放射性治疗效果,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宋翠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采取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66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n=33,予以腓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与观察组(n=33,予以锁定钢板加压螺钉术治疗),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相较于的对照组,观察组优良率显著要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要低.结论 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采用锁定钢板加压螺钉术治疗,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老年黄斑变性病是眼底病的一种,与患者的年龄增长相关,患者年龄越大,则患病几率越高,老年黄斑变性病的真正病因尚未明确,临床上一般将老年黄斑变性病分为萎缩型老年黄斑变性病和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病,这两种均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失明.临床实践中,对老年黄斑变性病的药物制剂进行研究,是根据老年黄斑变性病的发病情况、治疗药物情况、药物剂型情况等,着重探讨老年黄斑变性病未来的药物治疗方向,为疾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等奠定基础.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病的药物制剂内容和相关要点部分等进行研究和分析.
作者:谢晓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析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作为探析对象,将其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延续性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护理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再次住院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生活依从性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其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用药、饮食及运动等生活依从性,降低患者再次住院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彩霞;韩慧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流程图对提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住院部从2017年6月分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进行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病情的基本情况和就诊的先后顺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在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常规功能康复锻炼,而观察组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流程图护理,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术后随诊,并使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格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锻炼依从率、满意率、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流程图能有效提高TKA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并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赵晓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初产妇无手术指征行剖宫产术的相关因素以及探讨出如何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方法 选择于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152例初产妇无手术指征性剖宫产术的产妇,并归为观察组;并选择统一时期内到我院顺产的152例产妇,归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使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其月收入、付费方式等资料,并分析其行剖宫产术的原因、如何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结果 两组产妇的月收入以及文化程度等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产妇主要是由于其对孕期知识的不够重视,导致了解不够而选择剖宫产术.结论 影响产妇选择剖宫产方式分娩的原因有担心母婴安全、害怕疼痛感、担心影响性生活等因素,所以医护人员需要给予引导,使其选择正确的、合理的方式进行分娩,从而减少无手术指征仍选择剖宫产的百分比.
作者:刘艳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9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护理联合术后疼痛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患者人数各47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日常活动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日常活动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87%、82.98%,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疼痛护理在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护理中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吐尔逊阿依·艾尔肯;古荪合妮木·阿不都西库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了围术期观察及护理对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一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另一组实施围术期观察和护理.结果 研究发现,实施了围术期观察和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患者实施围术期观察和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适合大力推广.
作者:王红琼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的急救措施与优质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18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59例),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 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总有效率94.92%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总有效率81.36%,并且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措施运用于颅脑外伤的救治和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改善,拥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欣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