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腓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与锁定钢板加压螺钉术对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雷

关键词:下胫腓分离, 踝关节骨折, 锁定钢板加压螺钉术
摘要: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采取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66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n=33,予以腓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与观察组(n=33,予以锁定钢板加压螺钉术治疗),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相较于的对照组,观察组优良率显著要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要低.结论 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采用锁定钢板加压螺钉术治疗,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具有推广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用药指导对藏区静脉输液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实施个性化药物指导对藏区病人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住院输液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加入个性化双语药物指导方式,比较两组对病人的心理、依从性、护理纠纷、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护理纠纷,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药物指导能明显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病人的不良心理和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高福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目的 分析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10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细节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然后询问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祖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34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2±1.6)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8±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常满意12例,满意5例,不满意0例;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非常满意8例,满意6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度为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付晶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分析益胃健脾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究益胃健脾汤对脾胃虚弱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116例在我院治疗的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从中随机抽号58人设置西医对照组进行西药常规治疗,剩下58例为中医观察组配益胃健脾汤中药剂进行中医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前后的治疗积分.结果 经过两个月一个疗程的分组治疗后,中医观察组和西医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病情大都有所好转,但中医观察组情况对照西医对照组而言,西医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较低,中医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高.其中中医观察组患者痊愈25例,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8%;西医对照组患者痊愈12例,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70.7%,中医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胃健脾汤是一种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显著的中药,恢复效果好,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荐.

    作者:杨海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补虚通痹汤治疗老年非阴虚型胸痹心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非阴虚胸痹心痛患者应用补虚通痹汤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对胸痹心痛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路径.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非阴虚型胸痹心痛老年患者136例,并将其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治疗组患者采取具有调补心肾、活血通脉作用的补虚通痹汤中药治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汤治疗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绞痛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伴随症状方面的改善、心绞痛缓解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补虚通痹汤在临床治疗老年非阴虚型胸痹心痛疾病的综合疗效显著.

    作者:金鑫;孙琦函;王若楠;马晓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腹部X线平片和CT检查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观察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2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腹部X线平片(对照组)和CT(观察组)检查.结果 ①观察组诊断阳性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诊断梗阻原因及类型准确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诊断肠梗阻效果理想,降低了漏误诊率,有利于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季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

    目的 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的作用效果.方法 随便选取心血管疾病患者共460例,采用均匀随机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23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根据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实施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计划.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大大低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同样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心内科护理程中,护理人员根据风险事件进行评估给予相应护理管理,保证工作中各个方面的安全,临床作用显著.

    作者:杜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肾衰竭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透析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探讨肾衰竭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透析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诊断为肾衰竭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间歇性血液透析和连续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心律失常以及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较大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衰竭采用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基层公共卫生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更多的人关注公共卫生事业.公共卫生管理关系到医疗领域的发展,做好公共卫生事业,不断的改善医疗现状,促进卫生事业发展,做到百姓有病可医.但是目前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基层公共卫生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其处理的措施.

    作者:刘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与护理对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护理对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临床纳入本院2017.1——2018.2期间收治90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入选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45例.两组均进行MECT治疗,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护理前、后QOL评分及Y-BOCS评分变化.结果 护理前研究组QOL评分与对照组相似,无显著性差异,护理后研究组QOL评分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护理前两组Y-BOCS评分差异不大,护理后研究组Y-BOC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强迫症患者进行MECT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强迫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治疗效果,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运用价值.

    作者:隋和玲;褚霞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团队管理模式在各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并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在各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手术室护理人员20例及急诊科室护理人员10例,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7例手术患者及47例急诊患者,在护理管理中应用团队管理模式,观察比较团队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手术室及急诊科的护理质量、服务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手术室实施团队管理模式后其护理质量、服务质量以及管理质量均显著优于实施前,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急诊科实施团队管理模式后其护理质量、服务质量以及管理质量均显著优于实施前,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医院各科室中应用团队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在提升护理人员服务水平的同时还促进了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惠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8例眼科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5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使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进行疾病的护理工作,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26.63±5.12)分和抑郁量评分(25.54±4.4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33.36±6.28)分和抑郁量评分(36.69±5.88)分,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运用于眼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之中,有利于促进患者接受护理时焦虑抑郁情况的改善,拥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赵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地塞米松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临床效果观察分析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24例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病例选取时间为于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并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2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综合治疗法,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50%).对照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患儿呼吸困难、发热、咳嗽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为1.63±0.23,2.25±0.35,5.03±1.31,6.12±2.02,对照组患儿呼吸困难、发热、咳嗽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为2.55±1.31,3.36±1.26,6.2±3.63,10.69±4.32,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除了咳嗽这一项外,其他P值均小于0.05,两组评分治疗前后的t值对应为2.3962,2.9404,1.4272,3.3196,可以进行比较.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患儿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和康复,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作者:王春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研究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深入分析在剖宫产术行麻醉中施以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成效.方法 随机筛选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入院行剖宫产术分娩的200例产妇,平均分配为麻醉组与对照组,各为100例.对照组(n=100)单纯施以罗哌卡因进行麻醉,麻醉组(n=100)施以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将2组的VAS评分、麻醉成效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麻醉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pgar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麻醉组的麻醉成效得到明显提升(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行麻醉中施以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成效更具有代表性,可在大限度上减轻产妇疼痛程度,医疗价值高.

    作者:刘南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了围术期观察及护理对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一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另一组实施围术期观察和护理.结果 研究发现,实施了围术期观察和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患者实施围术期观察和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适合大力推广.

    作者:王红琼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肾癌患者术后疼痛和不良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肾癌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与不良反应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 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肾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理想(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4±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1±1.7)分(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肾癌患者术后疼痛,调整情绪状态,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常碧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保温护理对四肢骨折伴主要血管损伤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疼痛及骨折伤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 探究四肢骨折伴主要血管损伤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保温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共收集74例四肢骨折伴主要血管损伤患者参与,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且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加行保温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消肿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消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肢骨折伴主要血管损伤患者实施保温护理有利于术后消肿,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伤口愈合,因此该种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樊文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药品的临床不良反应状况.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治疗患者120例,平均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推拿方式,研究组对患者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进行治疗.结果 从治疗效果方面来看,应用中药注射剂虽对患者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但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方式(P<0.05).结论 临床领域对于成分和适应症相同或相似的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应根据其安全性来选择用药,对既往存在过敏史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很大.要根据患者各自的特点匹配用药.

    作者:张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对小儿哮喘患儿临床症状及复发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对小儿哮喘患儿临床症状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诊治的小儿哮喘患者30例,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及复发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所有患儿的哮喘症状、各项炎性因子、肺部气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无并发症发生,根据疗效评价标准,治疗总有效率为100%,随访3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消除炎症介质,改善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具有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庆娓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肛肠科术后便秘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肛肠科术后便秘的影响.方法 老年肛肠手术病人400例,分为参考组和实验组,各200例.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便秘发生率,排便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并记录.结果 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所有病人的便秘发生率,排便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等内容,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P<0.05,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肛肠术后老年患者的便秘发生率及改善便秘有关症状.

    作者:张美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