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追踪管理法联合品管圈管理对肾脏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探讨

孙琴;孙艳秋;张爱玲;任宏淼;卢艳;张欢欢;文新元

关键词:追踪方法学, 肾脏护理, 管理体系, 追踪方法学是美国医疗机构评审
摘要:目的 研究追踪管理联合品管圈护理管理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84名在本院肾内科治疗的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追踪管理联合品管圈护理管理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 关于病人的恢复情况、满意程度等,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结论 追踪方法学联合品管圈管理能够对护理质量的加强具有较大的作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严重哮喘呼吸衰竭应用急诊治疗的临床思路探究

    目的 分析探讨严重哮喘呼吸衰竭应用急诊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8月——2018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30例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对症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方法治疗,进一步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经积极治疗,在临床疗效方面,30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在呼吸频率、心率两项生命体征指标水平方面,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更优(P<0.05).此外,在血氧饱和度(Sp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三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上,治疗后与治疗前均明显更优(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采取常规对症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方法治疗具备显著的疗效;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沈景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不同类型外周性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方式探讨

    目的 不同类型外周性假性动脉瘤(PSA)的治疗方式探讨.方法 从2016年的2月到2018年的2月这个时间段中取材并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取外周性PSA患者总计40例,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救治.结果 患者接受治疗后瘤腔均完全闭塞,其中死亡患者1例,接受二次截肢手术的患者1例,其余患者均顺利恢复健康并出院,所占据比例为95.00%.结论 结合患者的病因以及受伤部位开展不同类型的外周性PSA手术治疗,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明显较好,出现不良症状以及死亡的患者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徐海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孕前保健配合婚前检查在提高孕妇自然分娩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孕前保健配合婚前检查在提高孕妇自然分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是从2015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来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孕妇中抽取的92例,只采用婚前检查的孕妇,设为常规组.采用孕前保健配合婚前检查的孕妇,设为干预组.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自然分娩成功率为95.65%,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孕前保健配合婚前检查在提高孕妇自然分娩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夏厚权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探析蒙古族复方制剂对有效物质及新药物的研究方向

    蒙药医学、藏药医学以及中药皆是构成祖国传统医药的一部分,其中藏药医学是中华民族医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蒙医基本原理是经络学、三元论,其吸纳借鉴了中医学、印度医学以及藏医学理论精髓,蒙医学的理论主要讲究五元六味,包括生长、性、味效以及五源.蒙药复方是蒙医治疗疾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相比于中药,蒙药复方的组方较为固定,理论上趋于成熟,但是在有效物质基础上研究则较少,本次研究旨在探讨蒙古族复方制剂对有效物质及新药物的研究方向.

    作者:包凤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分析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总结相应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总结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肠内营养的重症患者58例,根据患者就诊的先后,随机的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总结既往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原因以及改进的相应护理对策,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之后,患者的症状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研究组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提高对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重视程度、分析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改进现有护理措施有利于保障肠内营养有效性、安全性.

    作者:赵晓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心理护理对三叉神经痛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三叉神经痛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100例三叉神经痛手术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心理护理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三叉神经痛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心理应激反应以及疼痛感.

    作者:叶碧红;黄慧;蔡晓燕;彭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高危新生儿的出院计划

    高危儿是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包括极低胎龄体重和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出现严重病症的新生儿,高危儿在历经各种疾病与处置后,虽然得以存活,但是他们日后身心可能遇到的问题,远较正常新生儿来得多. 在出院后如何让这群新生儿的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需要有一份完善的出院计划. 出院计划应从该婴入院便开始规划,依个别病情需要,结合医护人员、家属等,针对其出院后所需的后续照顾问题及身心发展,做预先的规划,减少合并症的产生,减少再住院的几率,使得婴儿能获得好照顾及良好的身心发展.

    作者:郝金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探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腹腔镜卵巢囊肿摘除术后复发卵巢内膜囊肿的疗效

    目的 探究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腹腔镜卵巢囊肿摘除术后复发卵巢内膜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腹腔镜卵巢囊肿摘除术后复发卵巢内膜囊肿的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32例(96.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4例(72.73%);由此可见,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对复发卵巢内膜囊肿的患者实施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其治疗效果优异,更加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涛;韩斌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眼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

    目的 探究眼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以及防范对策研究.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5.6——2016.11在我院眼科中接受治疗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眼科护理中常见不安全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相应防范措施.结果 常见不安全因素以及发生率中患者自身因素中年龄、感染、不配合治疗以及床位问题是属于主要不安全因素,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人员自身业务水平,加强与患者之间进行沟通,改善病室环境,及时排除安全隐患,能有效确保眼科护理安全.

    作者:李芙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全程综合护理对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讨论全程综合护理对于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肺癌术后辅助放疗的患者共20例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综合护理组采用全程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护理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综合护理组总满意率为90%,常规护理组总满意率为7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实施全程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且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李金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成人医学教育改革探究

    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成人教育,对于不断进步的医学来说,其本身就是一个教育发展过程,医务工作者必须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而成人教育就是重要途径.但当前来说的成人医学教育被太多的因素所干扰,在实际教学中与如今的医疗市场的发展不能和谐发展.本文对这些干扰因素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改革建议.

    作者:张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基于医改转型理论下的公立医院的战略成本管理分析

    从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来看,组织需要对内外部所出现的各种事件以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持续检测,并且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由此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这也为当下公立医院医改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就对基于医改转型理论下的公立医院的战略成本管理措施以及改进方案进行分析,以期为公立医院战略成本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作者:王贝贝;任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与分析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5年8月——2017年6月期间内接收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0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羟苯磺酸钙进行治疗.经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以及FBG、PBG、HbA1 c、24 h蛋白尿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FBG、PBG、HbA1c、24h蛋白尿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极大的降低了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促进了患者肾功能的恢复,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研究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过程中对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药物可达到的治疗效果,以进一步服务于临床.方法选取132例被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治疗的患有呼吸疾病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性的药物治疗,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盐酸氨溴索注射药物的应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疾病有效治疗率为93.94%,对照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有效治疗率为78.7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占总数的3.4%,对照组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占总数的2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呼吸系统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增加盐酸氨溴索药物的应用,不仅可以明显提高疾病的有效治疗率,还可以帮助降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生命质量水平的提升与良好医患关系的构建,值得在临床上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推广和运用.

    作者:范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发热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100例健康受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细胞常规分析及血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测,分析其异常血细胞形态阳性结果及血细胞形态学指标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血细胞形态阳性结果及MCH、RDW-SD、MCV、HCT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选择血细胞形态学检测方式效果显著,能够检测发热患者病情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朱晓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探究乙肝不同血清模式及乙肝DNA定量与前S1抗原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乙肝不同血清模式及乙肝DNA定量与前S1抗原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化学免疫发光法对200例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血清进行定量筛选,选择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乙肝病毒DNA(HBV-DNA)进行定量检测,选择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前S1抗原进行检测.结果 不同血清模式下,前S1抗原、HBV-DNA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HBeAg阳性当成对照组,前S1抗原的检出率为95.5%(42/44),HBV-DNA的检出率为87.0%(40/46);前S1抗原、HBV-DNA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不同血清模式及乙肝DNA定量与前S1抗原联合检测能准确判断乙肝病毒的复制和感染程度,能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判断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的多药耐药特点分析

    目的 探究医院铜绿佳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在微生物检验时的多药耐药特点.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各个科室送检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前者890株,后者409株,共计1299株,选择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其展开鉴定,并展开体外药敏分析,并对其耐药性展开分析.结果 重症监护室中,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表现高,以阿莫西林、头孢西丁和亚胺培南均大于95.0%,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则相对较低,小于45%.结论 针对医院常见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根据医院自身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治疗措施.

    作者:刘述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头针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患者1例

    目前,中风在我国已成为多发病、常见病,部分患者发病后会遗有失语症.中风患者发生语言障碍后,会严重影响与周围人群的交流,部分患者也会因此而脱离社会群体,给患者本人及家属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及家庭负担.近年来,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中风后失语症,适当配合中医针灸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本课题通过对运用头针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患者1例进行治疗,发现可有效改善中风患者言语謇涩的临床症状,本文将针对这一治疗论述如下.

    作者:丁庆刚;旋静;张文龙;王晓枫;刘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儿科护理中存在的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中存在护理纠纷的原因,并提出合理防治纠纷的策略,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8月——2018年1月儿科护理出现的120起纠纷事故的主要原因.结果 儿科护理中,护患纠纷主要因为护士法律意识淡薄、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护士护理技术不熟练、护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病房环境差等因素所致.结论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护理过程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并且提出针对性的防范策略,以降低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维持良好护患关系.

    作者:张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分析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措施

    目的 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5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其临床表现、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并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患者治疗后平均空腹血糖为(5.94±1.31)mmol/L,饭后2小时血糖为(7.14±1.88)mmol/L,FT3、FT4、TSH等指标均恢复正常,水肿、甲状腺高代谢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对其进行6个月的随访发现患者无1例复发,均达到痊愈.结论 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要提升临床疗效,需在治疗前对患者临床特点、病情进行详细了解,作出明确诊断,仔细鉴别两种疾病相似之处,避免误诊,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病情给予对症治疗,才能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叶尔江·再那勒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