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目的:研究分析功血患者接受功血合剂联合黄体酮胶丸治疗的临床效果,给临床中中医治疗提供参考信息,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我院对88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4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使用功血合剂 、黄体酮胶丸口服治疗,连续治疗6天;对照组使用黄体酮胶丸,连续治疗6天.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有32例痊愈,8例好转,4例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0.9%;对照组有28例痊愈,10例好转,6例无效,有效率是86.3%.观察组的痊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平均止血时间是(66.28±10.39)h血止,对照组是(74.26±12.24)h,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t=49.126,P<0.05),观察组止血速度更快.结论:功血合剂联合黄体酮胶丸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比较好,患者止血时间短,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侯敬丽;刘树辉;石晶;赵铭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确定度是表示被测量的真值存在于某一个量值范围的评定,它能真实地反映出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是一个确定的值.在药品检验过程中,对检验检测数据结果使用不确定度进行评估,更加科学及合理.
作者:刘铁成;王姝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具有合理 、系统 、针对性,用于预防出生缺陷中效果显著.
作者:麦尔哈巴·库尔班;阿依先木·买买达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未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收集实施供应室质量控制的60例患者为试验组,比较两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和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环境 、物品 、污染区 、无菌区以及包装区管理 、安全管理等工作质量评分均低于试验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和大力普及.
作者:马静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小肝癌患者使用64排螺旋CT和MRI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根据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的70例小肝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使用了64排螺旋CT(Optima660机型)检测和MRI增强扫描(BrivoM R355机型),对两种检查方式的病灶数量 、大小 、特征 、准确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共检测出96个病灶,有57例单发,直径0.35~3 cm;13例多发,大直径总和不超过3cm,小直径总和不超过1cm,47例肝右叶,23例肝左叶.肝动脉有77个病灶,检出率80.21%,门静脉有72个病灶,检出率75.00%,78个延迟期检出病灶,检出率81.25%.CT检出率是86.46%;MRI检出率为90.63%.结论:MRI和CT检测小肝癌均有强化特显,MRI增强扫描效果比64排螺旋CT优秀.
作者:申宝明;丛庆学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分析职业暴露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75例职业暴露事件的87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暴露人群中,护士(含实习护士)所占比率高59人(67.81%),其次是医生(含实习医生)23人(26.44%)、麻醉医生2人(2.30%)、保洁人员2人(2.30%)、医技人员1人(1.15%).其中初级职称或工龄 ≤8年人员63人(72.41%),中 、高级职称或工龄>8年人员24人(27.59%),其中暴露时处于孕期的人员1名,哺乳期的人员2名;职业暴露主要原因为非手术操作(病房治疗)导致的锐器伤33人(47.14%),手术操作导致的锐器伤22人(31.43%),处置锐器不当导致的锐器伤15人(21.43%),血液 、体液污染粘膜12人(13.79%),血液 、体液污染非完整皮肤1人(1.15%),被病人抓伤4人(4.60%);暴露源性质不明事件8件(10.67%),暴露源为四项病原体(HCV、HBV、HIV、TP)全阴性13件(17.33%),乙型肝炎病毒(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狂犬病毒(RV)分别为23(30.67%)、19(25.33%)、14(18.67%)、12(16%)、2(2.67%),其中有多例暴露事件含多种病原体,详见表4.暴露后正确处置率100%,截止2016年6月追踪调查已满6个月的69人次无一人发生暴露后感染.结论:我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主要是护士,以针刺伤为主,暴露源比例高为HBV,其次为HIV;HIV的暴露率明显高于国内的相关研究[1-2],这与我院处于HIV高感染的地区有关[3].重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安全教育,加强各个环节的监控和管理制度的落实,可以有效降低和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确保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作者:彭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中辅助应用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90例腰硬联合麻醉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腰硬联合麻醉中不应用右美托咪定,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腰硬联合麻醉效能;心动过缓 、烦躁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血流动力指标.神经阻滞维持时间 、疼痛程度 、麻醉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效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动过缓 、烦躁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流动力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流动力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阻滞维持时间 、疼痛程度 、麻醉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麻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可可更好减轻疼痛,麻醉维持时间长,术后恢复快,可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和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王春燕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析护患沟通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提取2016年1月 ~2017年1月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50个实际案例,并将此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75例患者.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护患沟通内容,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有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有助于临床护理的效果的提高,对患者的早日康复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具有临床提高价值.
作者:屈保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为了更好的提升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主要从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的角度进行探讨,以便有效的提升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7例予以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命名为对照组,选取37例予以舒血宁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治疗患者命名为观察组,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舒血宁的优越性.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占比78.38%,观察组总有效率占比94.59%,两组对比,观察组更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对比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舒血宁注射液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脑梗塞症状,还能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因此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红雯;黄晓云;史会萍;刘志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不同中药汤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动脉循环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我院内分泌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根据给予沐足汤剂的不同分为A组 、B组及C组,A组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B组给予通络活血汤治疗,C组给予通络治痹汤治疗,对比3组患者足背动脉血流量 、踝肱指数 、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C组患者足背动脉血流量 、踝肱指数及有效率均较B组高,B组高郁A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活血汤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动脉血循环,且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青;甘露;袁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应用彩色超声检查男性肥胖儿童肝脏及睾丸,对肥胖儿童脂肪肝的发生率及脂肪肝程度进行评价,并对肥胖儿童睾丸发育延迟及睾丸微石症的发病率进行评估.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2018年4月我院青春期门诊的男性肥胖儿童208例,体重超过同性别 、同年龄体重标准值的20% 以上,标准体重计算公式:7-11岁体重(kg)=(年龄x7-5)/2、年龄选取在7岁-11岁之间,行腹部超声及睾丸超声检查.结果:208例儿童中:(1)轻度肥胖即体重超过同性别 、同年龄体重标准值的20-29%,共计123例.(2)中度肥胖即体重超过同性别 、同年龄体重标准值的30-39%,共计61例儿童.(3)重度肥胖即体重超过同性别 、同年龄体重标准值的40%,共计24例儿童.结论:肥胖男性儿童超声检查肝脏和睾丸,能确定是否存在脂肪肝,并对脂肪肝患者进行轻 、中 、重度超声评估,测量睾丸的大小,评价睾丸发育情况,并对睾丸微石症患儿能准确诊断并长期随访 、观察.
作者:刘姿薇;吴明君;田野;郭丹阳;朱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或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4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组各57例,均采用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增加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增加吲达帕胺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74% 显著高于对照组80.7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7.02% 显著低于对照组21.05%,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选择替米沙坦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可进一步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不良症状,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孟洁;郝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复杂性骨折患者接受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的39例胫骨平台复杂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SchatzkerⅤ 型 、Ⅵ 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对患者进行12至30个月的随访,使用Rasmussen评分来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患者接受了12至30个月的随访调查,平均随访22个月,平均的手术时间是71分钟,平均的出血量是200ml.使用Rasmussen[2]标准平分,共有20例优秀,15例良好,3例中,1例差,整体的优良率是89.74﹪.有1例患者因为跌落导致后髁骨折塌陷,恢复不理想.结论:胫骨平台复杂性骨折患者接受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比较好,是当前理想的治疗方式,愈合率高,并发症几率低.
作者:聂雷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扶正抑瘤汤加减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7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使用化疗进行治疗,为对照组,一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扶正抑瘤汤加减疗法,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论: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躯体质量评分为(71 .5 ± 3 .5)分 ,情感功能评分为 (68 .7 ± 4 .6)分 ,社会功能评分为(73 .2 ± 3 .7)分 ,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 < 0 .05)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 .5% (3 例)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34 .29% (12 例) ,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 .05) . 结论:扶正抑瘤汤加减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临床效果较好 ,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少不良反应 ,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作者:贾原菊;郭雪;姚春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了解北京市延庆地区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的现况及影响因素,探寻解决的办法.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2016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在我院精神科病房住院治疗2年以上的60例精神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长期住院患者中家属无法管理患者(无监管能力)、家庭经济困难各占28.6%,精神病性症状反复发作只占3.4%,说明社会因素(无人监管 、无监管能力 、经济困难 、对治疗政策理解的偏差等)是长期滞留的主要因素.结论:应加强收容政策宣教,让患者和家属对收容政策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有深入了解,免除再住院无人担负费用的后顾之忧,建议成立社会监管组织,协助家属进行监管和康复训练,从而帮助患者顺利重返社会.
作者:胡志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对膀胱癌病患施行导管双侧额内动脉灌注化疗的治疗手段,探讨并分析其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 ~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膀胱癌治疗的60例病患,对其施行的治疗手段为经导管双侧额内动脉灌注化疗,对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60例病患进行双侧额内动脉插管并全部成功,在手术之后有少数病患出现了发热现象 、恶心呕吐现象 、穿刺点血肿现象 、厌食现象 、厌食现象以及白细胞降低的现象,在对病患进行了经导管灌注化疗之后,病患的不良现象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在膀胱癌病患的治疗中施行经导管双侧额内动脉灌注化疗,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值得大力的推广.
作者:陈钊;黄晓云;刘志明;史会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大批量战创伤的军队医院门急诊应急处置方法 ,阐述应急预案,观察应急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门急诊护理人员作为样本,随机分为应急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处置,应急组根据患者的需求,建立应急预案,并实施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法.结果:应急组护理人员止血知识得分(24.03±0.02)、包扎(23.65±1.03)分 、固定(24.00±0.16)分 、搬运(24.87±0.10)分 、应急预案实施优良率为96.77%,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军队医院应视战创伤的类型 、特点及患者的护理需求,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并从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等角度,实施应急处置措施,提高应急质量.
作者:叶毅;陈宝玉;朱小蓓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对二线不同化疗方案在治疗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7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二线化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治疗,研究组采用多西他赛治疗,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为37.14%,疾病控制率为54.28%,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腹泻(Ⅲ-Ⅳ 度)发生率10.25%,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二线化疗对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化疗,效果显著,且二线不同化疗方案能使患者近期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相似,效果确切,而在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腹泻较高,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广连;苑超;王海玲;周彩凤;孙锦贵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后,对患者血压康复的影响.方法:2017年2月 ~2018年2月收治的82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健康教育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有效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可以在社区老年高血压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梅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足踝部功能锻炼在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选患者是否实施足踝功能锻炼进行分组,即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仅采用基本治疗措施未实施功能锻炼,而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四个阶段的功能锻炼.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评估踝后足功能评分并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OF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康复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实施功能锻炼,能明显提升踝关节功能,利于踝关节稳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雷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