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的效果比较

杨祝;张刚庆

关键词:手术入路, 疤痕, 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佳手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对收治住院的15-55岁女性乳房肿块初诊患者,根据切口入路,分为3组:组一(通过乳晕区切口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组二(通过乳房下皱襞-后间隙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组三(通过乳房肿块表面切口入路切除乳房肿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等级和术后患者对切口疤痕满意度.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等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乳晕区切口入路患者术后切口疤痕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组二和组三患者术后切口疤痕满意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比较,对疤痕体质或年轻爱美的女性患者,尽可能通过乳晕区切口入路完成对乳房肿块切除.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路径在泌尿外科留置双J管患者中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我科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0月在我科收治的留置双J管患者88例,根据分管责任护士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进行管理,其它所有治疗原则和护理均相同,比较2组留置双J管后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留置双J管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留置双J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泌尿外科留置双J管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管理,不仅有利于患者掌握留置双J管期间自我护理的要点,而且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武俊琴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临床护理方式,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我院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9例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患者使用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是(5.24±2.12)天,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是(8.34±2.57)天,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比对照组短,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5.9%,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2.2%,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是79.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是95.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切除手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使用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几率,让患者更快康复.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护理目标管理在医院精细化管理中的实施与效果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在医院精细化管理中实施护理目标管理的具体措施与效果.方法:在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实施护理目标管理的主要措施为:制定总目标 、分目标,定期检查考核,督促各项目标的顺利完成.结果:通过实施护理目标管理,显著地提升了护理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使得护理模式不断趋于科学化与完善化.结论:在医院的精细化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措施哦,能够显著提升护理的管理质量,不断增强护士的团结精神,不断提升了医院的护理效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荐应用.

    作者:李沿珉;杨志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于预防并发症的效果和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科进行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38例,年龄在25岁--50岁,均为新发糖尿病,通过检查未发现并发症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以及采用健康教育模式的实验组,每组19例.通过实验研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效果满意程度.结果:通过不同方法护理之后发现,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为10.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16%;而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满意度为94.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89%.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全面健康教育对于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见这是一项值得临床应用并加以推广的护理模式.

    作者:张春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法选取在我院确诊治疗的59例梅毒患者,通过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检测TP-DNA、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血清IgM抗体,对比不同分期梅毒IgM抗体情况.结果: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符合率96.08%;IgM抗体检测对二期梅毒患者IgM抗体检测阳性率高,与一期梅毒 、潜伏期梅毒患者IgM抗体检测阳性率相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R、TPPA检测析梅毒螺旋体IgM抗体,能有效诊断与鉴别梅毒,临床价值高.

    作者:孔祥慧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入体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作物生产中使用大量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人工合成的第三代农药,因其对人畜低毒,杀虫谱广,在正常的生产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加之此类农药不被管制,易于获得,随之而来一系列棘手问题,如环境污染,水生动物中毒,自杀 、他杀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自然界易降解,入体代谢快,半衰期短,因此在农药暴露监测等检验鉴定事项中,原体含量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出真实农药暴露情况.同时在法医学鉴定中,案件发生时间 、地点不能确定,检材往往不能及时送检,由此可导致检测当时样本毒物浓度与检材采集当时毒物浓度不一,因此寻找一种稳定的生物标志物用来评估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真实暴露 、染毒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婉莹;尉志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鼻内镜手术用于临床慢性鼻-鼻窦炎治疗的效果,总结对预后存在影响的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慢性鼻-鼻窦炎患者5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以及对预后存在影响的因素.结果:50例患者手术治疗后主观以及客观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另外治疗后1个月以及两个月患者鼻腔黏液纤毛清除能力各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能够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可推广实施.

    作者:谭元元;柴广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中药内外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中药内外结合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 ~2017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中选取88例,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药内外结合保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70.4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中药内外结合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

    作者:张延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讨论.方法:选取82例2016年7月2017年11月于本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参考组(n=41)和研究组(n=41),其中参考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的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进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7.07% 、14.63% 、4.87% 、14.63%)明显低于参考组的患者(39.02% 、53.65% 、31.70% 、36.58%),研究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41.73±2.82、40.59±2.53、40.28±2.67、40.26±3.10)明显优于参考组患者的评分(36.21±2.58、35.84±2.41、35.33±2.56、36.35±2.2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实施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病情,在临床上有很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王长英;王园园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科自2016年来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分别进行针灸 、理疗 、牵引等康复治疗同康复护理,观察和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其中100名治疗有效,11名需要其他治疗,治疗有效率为89%.结论:采用物理因子的治疗技术 、牵引 、针灸等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治疗,有效缓解症状,促进该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胡绍琼;童璐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中医护理技术在预防便秘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耳穴压丸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 ~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5月 ~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将2016年12月 ~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丸.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便的时间 、便秘发生率 、患者满意度,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1.61±0.28)d、观察组患者便秘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7.5%,高于对照组82.5%(P<0.05).结论:耳穴压丸能有效的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亚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究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月经不调患者180例进行研究探讨,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组内分别具有90例患者,对照组是通过常规的西医进行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则是采用中医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适情况进行探测.结果:通过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检测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康复速度及效率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患者的不适情况明显低于实验组,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月经不调的女性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发现用中医的方式来治疗女性月经不调,效果更显著,通过中医的治疗还能帮助女性患者调节身体机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甘霖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的100例接受泌尿科治疗病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成各50例每组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病患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的病患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标识管理.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病患的护理问题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病患的护理问题发生率比观察组高,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比观察组低,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运用护理标识管理模式可以提升对病患的护理效果,有助于降低护理问题发生率,提升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继续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修倩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丙型肝炎抗体检测中应用对比分析

    目的:在丙型肝炎抗体检测中应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丙型肝炎患者,患者例数200例,选择时间:2016年6月-2017年6月,对所有患者均分别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2种检测方式对丙型肝炎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和抗SP100抗体 、抗AM A-M2、抗3E抗体 、PM L抗体的阳性检出情况.结果: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丙型肝炎抗体阳性检出率(98.00%)和抗SP100抗体(38.00%)、抗AM A-M2(80.00%)、抗3E抗体(75.00%)、PM L抗体(55.00%)的阳性检出情况数据指标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发现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数据,P<0.05,数据差异显著.结论:在丙型肝炎抗体检测中应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应用价值更为显著,对各种类型的抗体阳性检测敏感度均高.

    作者:马可夫;骆海涛;李林;付鑫;魏雪梅;迟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效果.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20例,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为研究时段,分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纳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比较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与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试验组较高,P<0.05.结论: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慢性宫颈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值得借鉴.

    作者:丁淑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流产后健康教育(HEAA)对女性控制再次意外妊娠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流产后健康教育(HEAA)在女性有效避孕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于我院行人工流产的患100例为实施HEAA前的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人工流产患者100例为实施HEAA后的观察组,对比分析她们1年有效避孕的效果.结果:干预1年后避孕知识知晓评分及知晓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意外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AA服务通过向人工流产术后女性宣传指导避孕知识,能及时落实有效的避孕方法,避免重复流产的发生.

    作者:林庆军;王秀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就诊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诊治标准,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各3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基本的治疗方法对其救治,实验组患者采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对各自不同治疗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下,实验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的对其的满意程度优于常规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基本的治疗方法对其的满意程度,实验组患者对其治疗的满意总效率为98.13%,常规组患者对其治疗的满意总效率为70.41%.两组患者对各自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和满意程度数据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方案,采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良好的改善,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晓纪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方法及其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并探讨腰硬联合麻醉 、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阴式全子宫全切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月 —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子宫全切术的60例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n=30)和B组(n=30).A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B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对比麻醉效果不同.结果: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后收缩压 、舒张压和心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 、用药量以及术后副作用,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麻醉起效时间快,麻醉药用量少,副作用少,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孙艳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预后和生育结局观察

    目的:分析探究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的预后以及生育结局.方法:将120例在2015年4月-2016年3月入住本院接受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纳入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观察.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育结局.结果:术后患者未出现近期并发症,63例患者出现疼痛症状,7例患者肌瘤复发,有2例患者治疗后存在持续疼痛的现象而进行子宫切除手术.94例有生育需求的患者中有71例患者成功分娩,无子宫破裂现象.新生儿Apgar评分良好,体重正常.结论: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有显著疗效,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有效减少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降低子宫肌层的损伤,促进伤口愈合,能够保护患者的生育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品管圈在提高耳鼻喉科进颅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床上活动的配合度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耳鼻喉科进颅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床上活动的配合度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并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导致进颅手术患者术后不原因床上翻身的原因,制定对策并应用PDCA循环方法进行改进.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耳鼻喉科患者床上自主活动的配合度由活动前23.33% 上升至46.66%,比较翻身前后患者床上活动的配合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管理办法可以有效提升进颅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床上活动配合度.

    作者:王昭君;茅锋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