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修倩

关键词:护理标识, 泌尿外科, 安全管理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的100例接受泌尿科治疗病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成各50例每组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病患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的病患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标识管理.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病患的护理问题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病患的护理问题发生率比观察组高,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比观察组低,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运用护理标识管理模式可以提升对病患的护理效果,有助于降低护理问题发生率,提升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继续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足踝功能锻炼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足踝部功能锻炼在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选患者是否实施足踝功能锻炼进行分组,即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仅采用基本治疗措施未实施功能锻炼,而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四个阶段的功能锻炼.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评估踝后足功能评分并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OF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康复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实施功能锻炼,能明显提升踝关节功能,利于踝关节稳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雷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自制洗胃装置在婴幼儿洗胃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自制洗胃装置在婴幼儿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组采用自制洗胃装置(一次性输液袋+一次性吸痰包+负压吸引器)进行洗胃,对照组采用传统一次性胃管+一次性注射器进行洗胃,观察两组患儿平均护理操作时间 、患儿耐受程度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洗胃平均护理操作时间为16.45±3.18min,发生鼻黏膜出血1例,家属满意度97.44%;对照组患儿平均护理操作时间为26.37±4.83min,发生鼻黏膜出血7例,家属满意度85.2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婴幼儿采用自制洗胃装置进行洗胃,能够明显缩短护理操作时间,护理操作简单易行,家属满意度高,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顾锡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中药外敷联合微波理疗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外敷联合微波理疗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抽选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剖宫产术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的治疗方法为以中药外敷联合微波理疗,对照组则是使用常规处理治疗.比较两组的切口愈合时间 、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时间(10.24±2.67d)、住院时间(14.20±3.21d)均低于对照组的16.26±4.35d、21.36±5.74d(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微波理疗使用于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治疗中,效果理想,此法值得在各大基层医院的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牛丽娜;李倩;唐翠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疮的应用效果体会

    目的:观察对痔疮患者采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的治疗成效.方法:本次的50例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7年5月到-2018年3月期间接收的痔疮患者,将其依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60.0),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痔疮患者采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可有效加快其康复速度,治疗成效显著,充分彰显其价值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采纳.

    作者:尹璐璐;王晓芬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中药干预对肺心病心衰患者电解质、白蛋白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评价中药干预对肺心病心衰患者电解质 、白蛋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治疗组.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电解质紊乱 、低蛋白血症的发生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电解质紊乱及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干预可降低肺心病心衰患者治疗过程中电解质紊乱及低蛋白血症的发生,取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军;张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大数据环境下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研究

    目的: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医院电子档案管理方法进行具体研究.方法:针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医院电子档案进行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探讨利用大数据环境改变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并分析存在问题,得到解决方案.结果:在大数据环境下使用电子档案能改善之前档案管理状况,强化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让医院工作效率提升.结论:大数据的全面应用,为医院电子档案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全面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能力,极大程度的让医院电子档案管理步入正轨.

    作者:宋燕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高原性肺水肿的X线CT解析

    目的:探讨运用X线和CT诊断高原性肺水肿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高原性肺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8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X线进行检查诊断,研究组采用螺旋CT进行检查诊断,观察影像检查结果 ,分析对比X线和螺旋CT对高原性水肿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研究组诊断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于高原性肺水肿的诊断,采用螺旋CT比X线影像诊断的准确率高,可信度强,螺旋CT诊断更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飞;王祥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佳手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对收治住院的15-55岁女性乳房肿块初诊患者,根据切口入路,分为3组:组一(通过乳晕区切口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组二(通过乳房下皱襞-后间隙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组三(通过乳房肿块表面切口入路切除乳房肿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等级和术后患者对切口疤痕满意度.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等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乳晕区切口入路患者术后切口疤痕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组二和组三患者术后切口疤痕满意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比较,对疤痕体质或年轻爱美的女性患者,尽可能通过乳晕区切口入路完成对乳房肿块切除.

    作者:杨祝;张刚庆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究血脂异常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与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否存在临床相关性.方法:根据是否合并血脂异常,将182例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n=68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组(B组,n=66例)、单纯血脂异常组(C组,n=22例)、健康对照组(D组,n=26例),应用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Neurome-ter)测定各组患者正中神经、腓肠神经于2000Hz、250Hz、5Hz的电流感觉阈值(CPT),记录四组的年龄、病程以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组较单纯糖尿病组CPT值明显升高(p<0.05),5Hz时CPT升高为显著(p<0.01).单纯糖尿病组和单纯血脂异常组双侧正中神经和腓肠神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高脂血症组较健康对照组,双侧正中神经和腓肠神经C P T值均有所升高(p<0.01或p<0.05).结论:血脂异常与高糖毒性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两个等位的危险因素,高血糖联合血脂异常可加快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马向丽;索建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于预防并发症的效果和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科进行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38例,年龄在25岁--50岁,均为新发糖尿病,通过检查未发现并发症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以及采用健康教育模式的实验组,每组19例.通过实验研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效果满意程度.结果:通过不同方法护理之后发现,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为10.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16%;而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满意度为94.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89%.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全面健康教育对于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见这是一项值得临床应用并加以推广的护理模式.

    作者:张春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微创、无痛观念在肛肠手术中的体会

    痔疮在肝肠疾病中属于常见 、多发病.痔疮临床治法较多,手术治疗方案也在不断的完善与改进,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微创 、无创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次研究意在观察微创 、无痛观念在肛肠手术治疗应用中的体会.

    作者:童拥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乳腺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探讨

    目的:探究导致乳腺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以及根据发生原因提出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 ~2014年实施乳腺外科手术的12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探究乳腺外科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结果:针对出现乳腺外科手术的患者,主要出现的并发症包括皮瓣坏死 、腋静脉损伤 、皮下积液 、切口愈合情况不佳 、患者患侧上肢出现不同程度水肿和功能障碍以及局部复发等情况.其中皮瓣坏死46例(38.33%),腋静脉损伤2例(1.00%),皮下积液50例(41.67%),切口愈合情况不佳47例(39.17%),患侧淋巴水肿和功能障碍48例(40.00%),局部复发15例(12.5%).在结果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症状出现明显的改善或者疾病痊愈.结论:乳腺外科手术并发症在很大程度上与手术过程和术后处理等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医务人员在乳腺外科手术中,应该对术前准备 、术中具体操作 、术后的护理等各个方面要引起高度重视,更好的预防乳腺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析64排螺旋CT和MRI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影像学特征及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对小肝癌患者使用64排螺旋CT和MRI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根据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的70例小肝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使用了64排螺旋CT(Optima660机型)检测和MRI增强扫描(BrivoM R355机型),对两种检查方式的病灶数量 、大小 、特征 、准确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共检测出96个病灶,有57例单发,直径0.35~3 cm;13例多发,大直径总和不超过3cm,小直径总和不超过1cm,47例肝右叶,23例肝左叶.肝动脉有77个病灶,检出率80.21%,门静脉有72个病灶,检出率75.00%,78个延迟期检出病灶,检出率81.25%.CT检出率是86.46%;MRI检出率为90.63%.结论:MRI和CT检测小肝癌均有强化特显,MRI增强扫描效果比64排螺旋CT优秀.

    作者:申宝明;丛庆学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析全瓷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牙体缺损使用全瓷嵌体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接收的牙体缺损患者80例开展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对照组使用复合树脂嵌体,观察组使用全瓷嵌体.对两组的修复成功率和修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修复治疗,观察组有35例成功,3例缺陷,2例失败,成功率是95%,对照组有22例成功,8例缺陷,10例失败,成功率是75.00%.两组的修复成功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修复体折裂A级36例(90.00%)、B级4例(10.00%),对照组分别是25例(62.50%)、15例(37.50%).两组的修复体折裂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全瓷嵌体修复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突出,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车德权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评价

    目的:评价全血C反应蛋白(CRP)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对132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别进行CRP与血常规检测,并与临床确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32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血常规检测阳性率为65.91%,CRP检测阳性率为71.97%,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4.09%.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血常规检测阳性率,也高于CRP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可提高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检验阳性率,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金颖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冰砂止痛酊外用治疗癌性疼痛临床疗效评价

    癌性疼痛在癌症各期均可出现 ,初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在 25% 左右 ,而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达 60% ~ 80% ,严重影响着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缓解癌痛是目前肿瘤治疗过程中函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 . 笔者在临床采用中药冰砂止痛酊外用治疗癌性疼痛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段连凤;徐文江;曹江勇;赵蒙军;胡晓梅;刘德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新活素治疗失代偿性心衰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新活素治疗失代偿性心衰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82例失代偿性心衰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观察组患者采用新活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36% 和60.97%,并且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满意程度分别为92.68% 和58.53%,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失代偿性心衰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采用新活素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更明显,患者的满意程度更高,可以明显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古丽尼沙·吾布力卡斯木;卖卖提·热夏提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丙型肝炎抗体检测中应用对比分析

    目的:在丙型肝炎抗体检测中应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丙型肝炎患者,患者例数200例,选择时间:2016年6月-2017年6月,对所有患者均分别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2种检测方式对丙型肝炎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和抗SP100抗体 、抗AM A-M2、抗3E抗体 、PM L抗体的阳性检出情况.结果: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丙型肝炎抗体阳性检出率(98.00%)和抗SP100抗体(38.00%)、抗AM A-M2(80.00%)、抗3E抗体(75.00%)、PM L抗体(55.00%)的阳性检出情况数据指标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发现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数据,P<0.05,数据差异显著.结论:在丙型肝炎抗体检测中应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应用价值更为显著,对各种类型的抗体阳性检测敏感度均高.

    作者:马可夫;骆海涛;李林;付鑫;魏雪梅;迟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究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合并髁间复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股骨远端合并髁骨间复杂性骨折患者接受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我院对80例股骨远端合并髁间复杂性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观察组使用锁定钢板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钢板手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是(62.46±1.67)min,出血量为(225.21±7.02)ml,住院天数为(12.35±0.86)d,愈合时间为(61.47±1.14)d,对照组是(0106.45±3.42)min、(346.42±2.46)ml、(19.16±1.23)d、(97.27±2.40)d,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是90%,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是57.5%,两组优良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股骨远端合并髁间骨折可以选择锁定钢板治疗,患者的出血量少,愈合时间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崔洪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循证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之间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通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解敬雨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