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究彩超对肝脏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龚维玲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肝脓肿, 肝囊肿, 肝脏囊性恶性肿瘤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肝脏囊性病变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我院对16例肝脏囊性恶性肿瘤 、19例肝脓肿 、30例肝囊肿患者进行了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患者均是病理诊断确诊患者,对患者的声像图病变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肝囊肿患者的年龄比肝脓肿和肝囊肿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大(P<0.05);三组中均是男性比女性多(P<0.05).肝脏囊性恶性肿瘤患者有13例患者(81.25%)检测出血流信号,9例患者(56.25%)出现动脉样血流.囊内分隔和壁结乳头等指标对于肝囊性恶性肿瘤的鉴别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结论:肝脏囊性病变临床诊断可以使用彩超对囊壁 、分隔 、乳头肌上的血流信号进行检测,能有效的对肝脏囊性恶性肿瘤进行判断,特异性比较高.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中医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不良使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对80例小儿消化不良患者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患者,观察组使用中医消食药物治疗,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如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0%,观察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消化不良患者接受中医消食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治疗效果好,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史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析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20例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6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开展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咳嗽缓解平均时间是(6.31±2.14)d,症状平均消失时间是(10.66±3.57)d.对照组的两项指标为(9.73±2.65)d,(15.69±4.38)d;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和缓解时间均要比对照组短,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夜间有持续咳嗽的症状,因为刺激导致的咳嗽,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临床中对该疾病的治疗有中医和西医治疗两种方式,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疾病的效果较好,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均比较短,治愈效率高,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舒展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保喉游离空肠间置治疗局限性颈段食管病变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游离空肠间置治疗局限性颈段食管病变患者术后护理.方法:回顾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本院食管外科对3例分别因颈段食管病变患者行颈段食管切除后游离空肠间置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均手术过程顺利,出院后随访1年,吻合口通畅,进食功能良好.1例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吻合口瘘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一侧肢体偏瘫和认知功能障碍,诊断脑血管栓塞;经保守治疗2周后,确认移植肠管顺利存活,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存活良好,并恢复经口进食.结论:为保喉游离空肠间置治疗局限性颈段食管病变术后患者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计划并加以有效实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徐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化痰祛瘀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40例,给予化痰祛瘀中药,观察一个月 、两个月 、三个月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一个月总有效率为17.5%,两个月后,总有效率为47.5%,三个月后,总有效率为87.5%.结论:化痰祛瘀中药确实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的疗效,但治疗时间需在三个月左右效果才能更加突显.

    作者:高倩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心脏彩超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脏彩超展开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 ~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5例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接受健康检查的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开展心脏彩超技术检查,分析两组检测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径(LVDD)都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相对于观察组较低,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心脏彩超技术对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诊断和检查,对患者无损伤,且操作方便,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爱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卵巢内异囊肿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究卵巢内异囊肿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14例卵巢内异囊肿患者,均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114例患者全部通过腹腔镜完成了手术,其中一侧附件切除术5例,输卵管造口术7例,双侧囊肿剥除术40例,一侧囊肿剥除术62例,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有89例患者服用90~180d的孕三烯酮.随访三年,效果良好.结论:对卵巢内异囊肿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并且可以大限度的保留健康的卵巢组织,从而避免患者卵巢出现早衰现象,同时在术后进行服药,可以降低此疾病的复发率.

    作者:帕提姑·热合曼;罗琴;李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护理目标管理在医院精细化管理中的实施与效果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在医院精细化管理中实施护理目标管理的具体措施与效果.方法:在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实施护理目标管理的主要措施为:制定总目标 、分目标,定期检查考核,督促各项目标的顺利完成.结果:通过实施护理目标管理,显著地提升了护理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使得护理模式不断趋于科学化与完善化.结论:在医院的精细化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措施哦,能够显著提升护理的管理质量,不断增强护士的团结精神,不断提升了医院的护理效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荐应用.

    作者:李沿珉;杨志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Ⅱ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局限性

    目的:探讨胶乳凝集反应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应用价值,为监测血糖水平和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胶乳凝集反应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并对精密度 、线性范围 、准确度进行了分析.结果:28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线性范围为4.92% ~10.36%,γ ≥0.975;相对偏差 ±10.27%;批内CV 2.99%,批间CV 4.58%.结论:该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特异性好,精密度高,结果准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菲菲;张宏宇;迟卉;贾志刚;付鑫;李林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模式对骨科出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模式对骨科出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1月-2016.12月间收治的106例骨科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53例,干预组接受出院后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干预,常规组接受一般院内护理流程,评价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生理 、心理 、环境 、社会关系等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常规组,(t=38.666、68.655、86.133、98.808,P<0.05).结论:护士为骨科出院患者提供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高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流程的不同共选取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成: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流程)与观察组(优质化急诊护理流程),每组各60例患者;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另外,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效率,且抢救成功率有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广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护患沟通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护患沟通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提取2016年1月 ~2017年1月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50个实际案例,并将此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75例患者.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护患沟通内容,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有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有助于临床护理的效果的提高,对患者的早日康复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具有临床提高价值.

    作者:屈保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茯苓泽泻加山楂汤对高脂血症早期干预治疗的评价

    目的:评价茯苓泽泻加山楂汤对高脂血症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甲组采用辛伐他汀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而乙组则在此基础上联用茯苓泽泻加山楂汤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乙组治疗后,患者早期干预效果明显优于甲组,且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甲组的76.6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脂血症患者中采用茯苓泽泻加山楂汤进行治疗,不仅早期干预效果显著,而且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周巍;郑德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大数据环境下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研究

    目的: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医院电子档案管理方法进行具体研究.方法:针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医院电子档案进行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探讨利用大数据环境改变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并分析存在问题,得到解决方案.结果:在大数据环境下使用电子档案能改善之前档案管理状况,强化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让医院工作效率提升.结论:大数据的全面应用,为医院电子档案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全面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能力,极大程度的让医院电子档案管理步入正轨.

    作者:宋燕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应用舒血宁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舒血宁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对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对照组使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使用舒血宁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血脂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7.50%,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60.00%,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情况比对照组优秀(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曲美他嗪和舒血宁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效果,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韩永明;庄德静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坏疽性穿孔阑尾炎效果评价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急性坏疽性穿孔阑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4例急性坏疽性穿孔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对照组)和腹腔镜手术组(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切除阑尾,而研究组则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阑尾;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总有效率等.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3%,低于对照组的38.1%(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1.0%(P<0.05).结论:急性坏疽性穿孔阑尾炎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科亮;王铭铭;陆才德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硬核白内障患者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我院对硬核白内障患者45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共有23例患者使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对照共有22例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角膜散光度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经过治疗三个月,两组的角膜散光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评分是(1.93±0.46)分,对照组平均评分是(1.23±0.32)分,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几率是13.04%,对照组并发症几率是36.36%,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硬核白内障患者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效果突出,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马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射频消融联合CIK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心衰患者疗效的探讨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联合CIK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心衰患者疗效.方法:选择东平县中医院内三科2010.01—2014.12年收治的41例肝癌并心衰的患者(随访时间为1年)资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19例进行射频消融联合CIK治疗.后者是22例单纯应用射频消融治疗,对比两组1年2年及3年生存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1>0.05;p2、p3<0.05,二者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别,2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作者:赵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在临床上试析新生儿的重症监护护理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探究临床上的新生儿重症监护护理工作.方法:随机选取在2017年8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把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重症监护新生儿主要采取比较常见的护理管理方式,实验组重症监护新生儿则采取先进的程序化护理管理方式,经过30天的护理之后比较两组重症监护新生儿的救治成功率、住院期间的感染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重症监护新生儿的感染率远远低于对照组重症监护新生儿的感染率,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终得出结论: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护理工作中,采用先进的程序化护理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管理工作质量,还能有效减少新生儿的感染概率,提升新生儿的救治成功率,提升人们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马洪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究彩超对肝脏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肝脏囊性病变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我院对16例肝脏囊性恶性肿瘤 、19例肝脓肿 、30例肝囊肿患者进行了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患者均是病理诊断确诊患者,对患者的声像图病变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肝囊肿患者的年龄比肝脓肿和肝囊肿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大(P<0.05);三组中均是男性比女性多(P<0.05).肝脏囊性恶性肿瘤患者有13例患者(81.25%)检测出血流信号,9例患者(56.25%)出现动脉样血流.囊内分隔和壁结乳头等指标对于肝囊性恶性肿瘤的鉴别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结论:肝脏囊性病变临床诊断可以使用彩超对囊壁 、分隔 、乳头肌上的血流信号进行检测,能有效的对肝脏囊性恶性肿瘤进行判断,特异性比较高.

    作者:龚维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腹腔镜探查在肠胃外科急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肠胃外科急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使用腹腔镜探查的4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病例等相关资料作为实验组,将同时期在我院实行传统检查方法的40例肠胃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将两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腹腔镜探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要更加明显.29例实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完成手术,11例患者实行腹部小切口手术,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均明显少于传统腹部手术.结论:将腹腔镜探查方法广泛地应用到治疗肠胃外科疾病之中,对于减少患者所遭受的创伤,加快患者恢复周期,控制并发症发生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梁世博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