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体化饮食指导结合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并发症的干预分析

胡金萍;马惠娟

关键词:个体化饮食指导, 运动疗法,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指导结合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并发症干预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口头的营养指导,治疗组则为孕妇实施个体饮食治疗以及运动疗法.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孕妇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治疗组孕妇干预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给予个性化饮食指导以及运动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并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临床路径应用在子宫肌瘤腔镜手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路径应用在子宫肌瘤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7年1月份 ——2017年12月份收治的实施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84组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两组患者围治疗情况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2.56±1.07)h,住院时间(5.22±1.17)d,并发症发生率4.76%;较比对照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36.21±2.85)h,住院时间(8.53±1.09)d,并发症发生率16.67%;两组围治疗情况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肌瘤腔镜手术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效果较好,缩短排气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疮的应用效果体会

    目的:观察对痔疮患者采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的治疗成效.方法:本次的50例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7年5月到-2018年3月期间接收的痔疮患者,将其依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60.0),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痔疮患者采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可有效加快其康复速度,治疗成效显著,充分彰显其价值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采纳.

    作者:尹璐璐;王晓芬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行之有效的湿包管理改进措施

    目的:对我院消毒供应室的湿包现象进行深入调查和根因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降低湿包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878个灭菌包作为分析对象,对湿包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应措施,以期降低湿包发生率.结果:2018年2月的湿包发生率比1月份有显著改善.结论:通过根因分析,提出简单 、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湿包发生率.

    作者:孙锦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足踝功能锻炼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足踝部功能锻炼在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选患者是否实施足踝功能锻炼进行分组,即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仅采用基本治疗措施未实施功能锻炼,而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四个阶段的功能锻炼.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评估踝后足功能评分并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OF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康复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实施功能锻炼,能明显提升踝关节功能,利于踝关节稳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雷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4月1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比较两组老年抑郁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疾病认知、抗抑郁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老年抑郁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疾病认知、抗抑郁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和提高抗抑郁治疗依从性,缓解抑郁情绪,提升满意度.

    作者:马东梅;徐翠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周围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周围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行介入治疗的周围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8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9例,采用全过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93.10% 和75.8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9.66%,对照组为65.52%,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介入治疗的周围血管疾病老年患者采用全过程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亚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上腹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相关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上腹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根据数据探讨出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上腹部手术的患者187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95例及对照组9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术后的肺部感染率,并对痰菌培养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病原菌阳性率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腹部的手术中,麻醉方式并不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全身麻醉只能作为一种较为安全的麻醉措施运用至临床,严格遵守防感染的措施才能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廖昌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重视医患关系,提高沟通技能

    目的:探究现阶段医疗环境下医患关系,加强医务工作者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改善医患关系紧张度,实现医患有效沟通.方法:通过医患沟通技巧知识讲座 、院周会案例总结讲解 、加强质控检查,实施有效的奖惩制度等方式提高医务工作人员对医患有效沟通的重视度,提高医务工作人员医患沟通技巧水平,熟练掌握相关沟通技巧,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结论:针对现阶段医患关系紧张度 ,实施医患沟通技巧培训 ,沟通能力培养 ,有效提高了医务工作者的医患沟通技能水平 ,减少了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 ,改善医患关系 .

    作者:宿巧花;赵军;代欣广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多科室协作管理探讨

    目的:分析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多科室协作管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多科室协作管理阶段,即观察阶段(样本3958包),以2014年1月-2014年12月作为未管理阶段,即对照阶段(样本3770包),对比两个时间段内样本接收达标率 、急诊放行率 、器械清洗率及各科室满意率.结果:在观察阶段内外来器械以及植入物的接收达标率94.75%,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目测及A T P检查达标率分别为99.24%&98.91%,植入物手术规范回收率为100.00% 明显高于对照阶段的69.89%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0%,<0.05;观察阶段急诊放行率2.02% 明显低于对照阶段的11.80%.结论: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经多科室协作管理后,可有效加强各环节管理质量,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作者:布瓦加尔·吾斯曼;比丽克孜·乌斯曼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佳手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对收治住院的15-55岁女性乳房肿块初诊患者,根据切口入路,分为3组:组一(通过乳晕区切口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组二(通过乳房下皱襞-后间隙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组三(通过乳房肿块表面切口入路切除乳房肿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等级和术后患者对切口疤痕满意度.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等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乳晕区切口入路患者术后切口疤痕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组二和组三患者术后切口疤痕满意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比较,对疤痕体质或年轻爱美的女性患者,尽可能通过乳晕区切口入路完成对乳房肿块切除.

    作者:杨祝;张刚庆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模式对骨科出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模式对骨科出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1月-2016.12月间收治的106例骨科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53例,干预组接受出院后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干预,常规组接受一般院内护理流程,评价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生理 、心理 、环境 、社会关系等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常规组,(t=38.666、68.655、86.133、98.808,P<0.05).结论:护士为骨科出院患者提供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高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冰砂止痛酊外用治疗癌性疼痛临床疗效评价

    癌性疼痛在癌症各期均可出现 ,初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在 25% 左右 ,而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达 60% ~ 80% ,严重影响着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缓解癌痛是目前肿瘤治疗过程中函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 . 笔者在临床采用中药冰砂止痛酊外用治疗癌性疼痛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段连凤;徐文江;曹江勇;赵蒙军;胡晓梅;刘德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盆腔炎症性疾病的临床诊疗分析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盆腔炎症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盆腔炎症性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 、彻底的治疗,可导致慢性盆腔痛 、输卵管妊娠 、炎症反复发作及不孕,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殖健康[1].

    作者:董玉婷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析自制方功血合剂联合黄体酮胶丸治疗功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功血患者接受功血合剂联合黄体酮胶丸治疗的临床效果,给临床中中医治疗提供参考信息,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我院对88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4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使用功血合剂 、黄体酮胶丸口服治疗,连续治疗6天;对照组使用黄体酮胶丸,连续治疗6天.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有32例痊愈,8例好转,4例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0.9%;对照组有28例痊愈,10例好转,6例无效,有效率是86.3%.观察组的痊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平均止血时间是(66.28±10.39)h血止,对照组是(74.26±12.24)h,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t=49.126,P<0.05),观察组止血速度更快.结论:功血合剂联合黄体酮胶丸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比较好,患者止血时间短,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侯敬丽;刘树辉;石晶;赵铭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析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并分析伴随糖尿病的高龄阑尾炎疾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 —2017年6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合并糖尿病的高龄阑尾炎疾病患者7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9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外科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和疼痛程度VAS评分的改善幅度 、对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手术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术后排气时间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 、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 、围手术期不良事件例数.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和疼痛程度VAS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手术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4.9%,高于对照组的76.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氣时间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 、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不良事件仅出现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随糖尿病的高龄阑尾炎疾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围手术期不良事件,保证患者安全,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在大程度上控制血糖和疼痛,使患者的舒适度和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宋季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充分发挥护理干预的作用提升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发挥护理干预的作用提升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平均把其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各50例.对照组患儿主要采用常见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儿则采用先进的护理管理干预,然后研究对比两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穿刺成功率远远高于对照组的穿刺成功率,并且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得出结论:对患儿采取护理管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穿刺成功率,还能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李委芝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究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应用安全质量管理理念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 ~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观察对象,我院药剂科于2016年6月开始实行安全质量管理理念,以2016年6月为时间截点6月前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6月后收治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实行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前后患者满意度及药品过期 、药品滥用的数量.结果:对照组100例患者对药物使用满意度为8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观察组患者对药物使用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药品过期 、药品滥用的数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剂科应用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药品过期 、药品滥用的情况的同时提升患者对药物使用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珉;刘艳;田家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产褥期产妇营养保健知识的调查研究及分析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处于产褥期的妇女对于营养保健知识的具体情况.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于二百名左右的产妇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学历越高,或者说是文化程度越高的产褥期妇女对于营养保健知识的了解越全面和深入.她们获取营养保健知识的主要渠道是亲戚朋友的介绍或者是书籍上的知识.了解产褥期的营养保健知识对于产妇来说能够平衡身体的营养状况,并且能够促进乳汁的分泌情况.产妇的营养保健知识主要影响因素是产妇的文化水平.

    作者:王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3月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 、脑保护剂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增加血塞通治疗,而丹参多酚酸盐组则增加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急性脑梗塞干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干预前后患者临床生化指标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聚集指数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丹参多酚酸盐组急性脑梗塞干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临床生化指标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聚集指数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近,P>0.05;干预后丹参多酚酸盐组临床生化指标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聚集指数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生化监测指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炎症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高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推广.

    作者:严美庭;王霞;朱竞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处方点评信息化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东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的信息化处方点评系统,能有效提升药剂人员工作效率,提高点评工作质量,进一步规范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方法:根据处方管理等规范要求,结合临床工作时间,在中心药房系统中增添处方点评模版,设置相关专项.成效:通过人工和信息化点评两种方式,对2018年1月份(约6000份)处方进行点评,在人员情况(人员数量和人员要求)、合理用药(点评时间 、遗漏情况)、结果反馈(内容反馈时间 、结果生成时间)等多个方面具有优势.结论:通过处方点评信息化的手段 ,有效提升了处方点评的工作效率 ,缩短了点评工作时间 ,降低了点评人员的资历要求 ,避免了遗漏处方的弊端 ,极大程度的对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进行了监控 ,其便捷 、高效 、低误的性能 ,非常适合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推广 .

    作者:胡海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