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泌尿系结石疼痛的心理护理

杨黎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 疼痛,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泌尿系结石疼痛的心理护理.方法:收取本次研究泌尿系结石患者7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 —— 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 —— 采取常规护理,对2组心理状态评分和疼痛评分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泌尿系结石患者SAS(29.31±1.35)分 、SDS(28.29±1.13)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观察组泌尿系结石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2.01±0.35)分,低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于泌尿系结石患者中,能够使其负面情绪得到改善,减轻疼痛感,值得研究.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化痰祛瘀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40例,给予化痰祛瘀中药,观察一个月 、两个月 、三个月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一个月总有效率为17.5%,两个月后,总有效率为47.5%,三个月后,总有效率为87.5%.结论:化痰祛瘀中药确实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的疗效,但治疗时间需在三个月左右效果才能更加突显.

    作者:高倩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收治的216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106例.观察组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上加入协同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干预三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的SF-36、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HbAlc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SF-36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HbAlc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改善,并有利于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张晋峰;张晓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徐州市社区老年人营养不良及风险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老年人营养营养不良及风险,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随机抽样徐州市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营养状况采用X2检验.结果: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者占29.3%,不同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居住状况 、之前或现任职业 、月收入 、患慢性病情况 、定期体检情况等老年人营养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化程度 、月收入低,独居 、患慢性病 、不定期体检等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概率高,希望通过卫生政策发展来改善老年人营养状况,促进成功衰老.

    作者:万晶晶;朱叶;潘婷婷;刘圆;张雷;徐继承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Ⅱ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 Ⅱ 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尤其是糖尿病与颈动脉血管内膜中层厚度 、血管直径的关系研究.方法:对糖尿病组(60例 Ⅱ 型糖尿病患者)及对照组(54例非糖尿病健康体检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通过观察其颈动脉血管形态 、管壁回声 、有无斑块及斑块的大小 、有无狭窄 、内膜中层厚度 、血管直径等差别,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显示颈动脉血管壁回声不均匀,可有多支血管斑块形成及不同程度的狭窄.(2)糖尿病组的颈动脉血管内膜中层厚度及血管直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优越性在于对颈动脉血管内膜中层厚度及血管直径的检查的改变对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 、预防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吴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模式对骨科出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模式对骨科出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1月-2016.12月间收治的106例骨科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53例,干预组接受出院后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干预,常规组接受一般院内护理流程,评价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生理 、心理 、环境 、社会关系等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常规组,(t=38.666、68.655、86.133、98.808,P<0.05).结论:护士为骨科出院患者提供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高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关节粘连松解术治疗足踝部损伤术后康复的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并得出在足踝损伤术后康复的过程中施用关节粘连松解术的临床作用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到2018年4月临床上进行足部损伤术在康复期的患者共计38例,对所有患者都使用关节粘连松解术进行医治,比较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与治疗前的参数指标而言,患者的活动度及功能的变化差异,并采取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患者前后发现踝关节活动度和一些临床指标差异在统计学上来说差异都是极为显著的(P<0.001).结论:在足踝损伤术后康复的过程中施用关节粘连松解术是有更为可喜的临床效果,就应该大量宣传.

    作者:丁晓旻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在社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中的有效应用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在社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2017年2月 —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 、舒张压情况均明显改善(P<0.05),相比较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改善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7.2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实施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情况,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分析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并探讨相应预防保健措施

    目的:对手足口病发病状况和有关预防保健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次的8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手足口病患儿,回顾分析这些患儿的临床资料,针对其发病状况,探究有关预防保健措施.结果:主要集中发病于流动性大且人口密集的地区,在5-7月份的发病率高,1-5岁小儿为手足口病的主要发病人群,而且男性发病率比女性要高.结论:大力度宣传手足口病健康知识,增强广大群众的手足口病预防保健意识,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阚福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误差影响因素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误差影响因素观察分析.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本检验中心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的予以微生物限度检测的100种药品为研究对象,对其检测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总结.结果:本文研究中,对于抽样检测的100种药品的误差发生率均控制 ≤30%,其2/3的误差为多因素导致,1/3误差为单因素导致.结论:对于检测微生物限度的过程中,全面掌握出现误差的因素,可有效的避免误差,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作者:王文叶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电生理检查在原发干燥综合征合并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对原发干燥综合征(pSS)合并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实施电生理检查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以12例原发干燥综合征合并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进行研究,时间段为2014年3月-2017年12月,根据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损害进行分类,然后分别对两类患者的肌电图(EMG)和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诊断后显示,原发干燥综合征合并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损害是以感觉受损为主要的表现,可以是脑神经受累,也可以是四肢周围神经受累,或者髓内以及颅内上级感觉皮质受累,同时发现有亚临床病灶,电生理检查确定病损的部位相比临床较多.结论:原发干燥综合征合并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损害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给予电生理检查能够对疾病进行准确地诊断,为临床疾病的判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值得推广.

    作者:田红雪;刘朝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手指屈肌腱断裂吻合术后早期主动功能锻炼预防肌腱粘连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手指屈肌腱断裂吻合术后早期主动功能锻炼预防肌腱粘连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03月--2018年03月收治的手指屈肌腱断裂吻合术后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0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进行早期主动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肌腱粘连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肌腱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指屈肌腱断裂吻合术后患者,临床予以尽早主动功能锻炼,对术后肌腱粘连的发生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明凤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激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激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患者,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给予甲强龙治疗,对比两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之间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出很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疼痛程度比较,治疗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要比对照组疼痛程度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的治疗,采用甲强龙激素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要比地塞米松治疗效果显著,甲强龙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高立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接受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方式,研究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13.0±1.5)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18.9±3.2)d,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t=10.56,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况 、锻炼情况和遵医嘱行为均比对照组优秀,(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是非常安全可靠,效率高的护理方式,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使用的费用少,并发症几率低,对患者的护理有促进效果.

    作者:林春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析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复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复杂性骨折患者接受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的39例胫骨平台复杂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SchatzkerⅤ 型 、Ⅵ 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对患者进行12至30个月的随访,使用Rasmussen评分来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患者接受了12至30个月的随访调查,平均随访22个月,平均的手术时间是71分钟,平均的出血量是200ml.使用Rasmussen[2]标准平分,共有20例优秀,15例良好,3例中,1例差,整体的优良率是89.74﹪.有1例患者因为跌落导致后髁骨折塌陷,恢复不理想.结论:胫骨平台复杂性骨折患者接受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比较好,是当前理想的治疗方式,愈合率高,并发症几率低.

    作者:聂雷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在预防出生缺陷中的应用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具有合理 、系统 、针对性,用于预防出生缺陷中效果显著.

    作者:麦尔哈巴·库尔班;阿依先木·买买达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析中医护理路径在肛肠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肛肠手术患者接受中医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的信息.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对140例肛肠疾病患者开展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开展分析研究.结果:对照组患者有40例甲级愈合,27例乙级愈合,3例丙级愈合,观察组有60例甲级愈合,10例乙级愈合,0例丙级愈合,两组的愈合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突出(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8.1±0.9)天,共有45例患者表示满意,满意度是64.3%;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4.9±0.3)天,共有60例满意,满意率是85.7%.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肛肠手术患者接受中医护理路径的效果比较明显,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比较高,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短,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许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中药外敷联合微波理疗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外敷联合微波理疗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抽选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剖宫产术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的治疗方法为以中药外敷联合微波理疗,对照组则是使用常规处理治疗.比较两组的切口愈合时间 、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时间(10.24±2.67d)、住院时间(14.20±3.21d)均低于对照组的16.26±4.35d、21.36±5.74d(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微波理疗使用于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治疗中,效果理想,此法值得在各大基层医院的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牛丽娜;李倩;唐翠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析循证护理在小儿惊厥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在小儿惊厥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间收治的惊厥患儿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家长护理总满意率达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 的总满意率,研究组经护理体温 、复发次数 、发作间隔时间及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惊厥患者实施循证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综合改善患儿的不良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丽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佳手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对收治住院的15-55岁女性乳房肿块初诊患者,根据切口入路,分为3组:组一(通过乳晕区切口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组二(通过乳房下皱襞-后间隙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组三(通过乳房肿块表面切口入路切除乳房肿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等级和术后患者对切口疤痕满意度.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等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乳晕区切口入路患者术后切口疤痕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组二和组三患者术后切口疤痕满意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比较,对疤痕体质或年轻爱美的女性患者,尽可能通过乳晕区切口入路完成对乳房肿块切除.

    作者:杨祝;张刚庆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 ~2017年12月收治的7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7),观察组患者接受PFNA(股骨内段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DHS(滑槽鹅头钉锁定钉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 、手术时间 、术后并发症 、Harris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Harris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且住院时间 、手术时间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PFNA固定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张克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