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勇
目的:对替硝唑牙周封闭治疗牙周炎80例患者的观察进行探讨.方法:随机均分牙周炎患者各4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替硝唑对其进行综合系统治疗,常规组患者采用基本的治疗方式对其治疗.结果:实验组牙周炎患者采用替硝唑牙周综合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治疗牙周炎患者,采用替硝唑牙周综合系统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痛疼症状,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有了良好的改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善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辅以中药自拟杀胚消癥汤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有生育愿望的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50mg甲氨喋呤单次肌肉注射,米非司酮50mg日二次口服,连服3d.观察组在停服米非司酮后第二天开始服用自拟杀胚消癥汤,7d为1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血 β-HCG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治愈率高和失败率低,血-HCG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辅以中药自拟杀胚消癥汤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疗效显著,能够促使血-HCG尽快恢复正常时间,而且住院时间短.
作者:尤丽华;回艳艳;杨艳萍;柳洁;陈晓艳;张宝兴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冰硝散外敷在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01月-2018年1月在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择期行首次单侧人工T KA的患者83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 、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在术后第1-7天给予冰硝散外敷.术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肢的肿胀程度 、膝关节的VAS疼痛评分观察效果.结果:实验组膝关节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疼痛评分在术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硝散外敷有助于缓解TKA术后膝关节的肢体肿胀和疼痛.
作者:严珊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宫颈涂片细胞学检验应用于宫颈病变普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部门从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68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并对这些患者进行宫颈涂片细胞学检验,然后记录下检验结果 ,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68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进行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检查结果为阳性患者75例,占44.64%(75/168).其中,ASCUS占33例,LSIL占28例,HSIL占11例,SCC占3例.结论: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法在临床上宫颈病变的检查之中有着积极地作用,检出率较高,可以有效地降低宫颈病变的发生率,作用广泛.但是,该检验方法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作者:余孙兴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并发症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酸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对心肌梗死患者82例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41例患者,治疗组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酸注射液20mg混入5% 葡萄糖液250ml中滴注治疗,每天一次,持续十五天.对照组使用参麦注射液60ml混入5% 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滴注治疗,每天一次,并口服盐酸硝酸异梨酯片10mg,每天三次,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病死率是4.8%,心绞痛发生率是8%,心率失常发生率是5%,对照组的病死率是12.2%,心绞痛发生率是39%,心律失常发生率是74%,治疗组效果比对照组优秀.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酸注射液对心肌梗死后并发症具有比较好的预防效果,能够对冠心病心绞痛和心律失常起到防治作用,见效快,安全性高,不良反应率低,是非常安全可靠的心血管药物,在临床中可以作为基本药物进行使用.
作者:段文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分析舒血宁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对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对照组使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使用舒血宁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血脂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7.50%,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60.00%,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情况比对照组优秀(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曲美他嗪和舒血宁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效果,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韩永明;庄德静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将急诊内科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08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案分为基础组与急诊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急诊内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评价.结果:急诊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44%,明显高于基础组患者的81.48%,P<0.05.结论:将将急诊内科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程度,促进医院的长久发展.
作者:吕维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医院电子档案管理方法进行具体研究.方法:针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医院电子档案进行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探讨利用大数据环境改变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并分析存在问题,得到解决方案.结果:在大数据环境下使用电子档案能改善之前档案管理状况,强化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让医院工作效率提升.结论:大数据的全面应用,为医院电子档案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全面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能力,极大程度的让医院电子档案管理步入正轨.
作者:宋燕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对术中护理的感染控制对策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有价值信息.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对手术中护理管理进行了探讨分析,制定护理制度,规范护理操作,贯彻执行,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进行会流程和感染知识相关培训,增加护理人员的水平和素养,让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并且对术中护理进行了监督和考核,强化管理制度,优化手术护理流程.结果:经过护理后医护人员对护理知识的了解度有了很大的提升,手术中的感染控制能力明显提升,对医护人员感染知识进行了随机抽查,回答准确率从之前的60.23% 提升到了98.71%.医护人员护理知识增加的同时,护理技能也得到了深化,护理水平明显提升.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以往经常被忽视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比如不佩戴口罩,无菌操作不规范等等,随着手术护理的完善,护理的质量明显提升,护理缺陷相比同期降低了76.23%.之前的手术切口感染率是0.41%,现在是0.17%.结论:术中护理管理强化能够获得较好效果,降低手术感染几率,临床中应该推广使用.
作者:郑爱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围产危险因素,为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332例生后3天内的足月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造成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围产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组的初产、剖宫产、难产、胎膜早破、宫内窘迫、感染比例明显高于非高胆红素症组(P<0.05),高胆红素血症组的出生时动脉血气P H值及其母血清白蛋白、碱性磷酸酶水平低于非高胆红素症组(P<0.05),初产、剖宫产、感染及宫内窘迫、母亲低碱性磷酸酶水平为足月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初产、剖宫产、感染、宫内窘迫、母亲低碱性磷酸酶水平为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需加强围产期检查,密切监测新生儿胆红素水平,以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作者:任建东;严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分析检测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与尿微量白蛋白对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肾病患者80例,给予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同时收集2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检测结果作为对照组.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 、尿微量白蛋白结果均高于对照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与尿微量白蛋白有助于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自制洗胃装置在婴幼儿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组采用自制洗胃装置(一次性输液袋+一次性吸痰包+负压吸引器)进行洗胃,对照组采用传统一次性胃管+一次性注射器进行洗胃,观察两组患儿平均护理操作时间 、患儿耐受程度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洗胃平均护理操作时间为16.45±3.18min,发生鼻黏膜出血1例,家属满意度97.44%;对照组患儿平均护理操作时间为26.37±4.83min,发生鼻黏膜出血7例,家属满意度85.2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婴幼儿采用自制洗胃装置进行洗胃,能够明显缩短护理操作时间,护理操作简单易行,家属满意度高,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顾锡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经盐酸氨溴索药物治疗后的效果并分析该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70例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其平均分配至A、B两组.A组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选用常规方法治疗,B组患者则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药物进行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经盐酸氨溴索药物治疗第一周 、第二周及第三周的好转率均明显高于A组患者,且咳嗽 、炎症消退时间显著低于A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两组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氨溴索药物可有效起到止咳 、抗炎 、去平喘的作用,该药物对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因此对于哮喘性支气管炎疾病的治疗价值显著.
作者:司俊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对老年性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老年性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并从中选取40名患者,在手术前对他们采用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三至五周,手术之后采用正规化疗进行一年至一年半,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后,观察有无手术并发症.结果:后一次随访时,Frankle分级都恢复正常,VAS评分 、JOA评分都有所改善,VAS评分 、Frankle分级还有JOA评分均具有统计学的意义,所有患者的ESR、CRP的数值都恢复到了正常的范围.结论:老年患者对脊柱结核手术的承受能力较差,如果有的患者已经明确表示需要进行,那么对手术治疗之后的效果会比较满意,但是手术所带来的并发症就会比较的高.
作者:魏述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给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根据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3例,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增加利拉鲁肽治疗,对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和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FPG、2hPG、HbA1c及胰岛素敏感指数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经过治疗,以上几项指标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加突出,和对照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理想,治疗有效率更高,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曹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兰索拉唑对Hp阴性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90例Hp阴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Hp阴性胃溃疡患者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进行治疗,既能提高临床效果,又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李红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主动护理干预对降低其ICU获得性虚弱(ICU-AW)发生率的实际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早期主动护理干预计划.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 、ICU住院天数 、MRC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CU-AW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早期主动护理干预,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提高肌力运动,对预防ICU-AW发生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何雨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依据小青龙汤证本质临证发挥,治疗白癜风 、银屑病 、痤疮病 、湿疹病等皮肤病案例,扩大其应用范围,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程海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究泌尿系结石疼痛的心理护理.方法:收取本次研究泌尿系结石患者7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 —— 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 —— 采取常规护理,对2组心理状态评分和疼痛评分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泌尿系结石患者SAS(29.31±1.35)分 、SDS(28.29±1.13)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观察组泌尿系结石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2.01±0.35)分,低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于泌尿系结石患者中,能够使其负面情绪得到改善,减轻疼痛感,值得研究.
作者:杨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对老年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小剂量卡培他滨持续给药的节律化疗方式与常规化疗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方法: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对我院的老年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54例开展分析研究,有31例接受小剂量卡培他滨节律给药治疗,有23例使用卡培他滨单药常规化疗,进行两个化疗周期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卡培他滨单药节律化疗组的DCR是38.7%,单药常规化疗组的DCR是39.1%,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卡培他滨单药节律化疗组和单药常规化疗组T TP及OS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488、0.663).节律化疗组毒性翻译少,常规化疗组 Ⅲ ~ Ⅳ 度毒性较多,以白细胞下降 、乏力为主(P<0.05).卡培他滨节律化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比卡培他滨常规化疗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使用小剂量卡培他滨节律化疗方式治疗的效果比常规化疗优秀,不良反应少,生活质量提升明显.
作者:倪向东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