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丽华;回艳艳;杨艳萍;柳洁;陈晓艳;张宝兴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糖尿病足跖跗关节截肢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7例糖尿病足跖付关节截肢术后创面患者,采取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给予创面修复.结果:37例患者手术后观察皮瓣血运良好,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9例患者供 、受皮区伤口一期愈合良好,7例患者受皮区伤口愈合欠佳,经过二期清创后伤口愈合良好,1例患者经过两次清创后伤口愈合.结论: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糖尿病足跖付关节截肢创面,避免二次截肢,保留肢体长度,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张延祠;王浩汀;秦永辉;李军勇;张建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香油联合复方丹参片与京万红软膏治疗液体外渗方法:将香油 、京万红软膏 、复方丹参片按照比例调成糊状后敷于患者的患处,分别于24小时 、48小时 、72小时后予以更换.结果:静脉炎患者可完全恢复,为病人解除了根本性的痛苦,减轻负担结论:取材方便,安全 、有效又经济.
作者:李小珍;李永平;田文艳;赵萍;朱成凤;侯小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对为了将手术室护理安全性进行提高,所采用的手术室细节护理的方法 ,后获得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并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收纳诊治的120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对照组(60例)利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60例)患者以对照组为基础,给患者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安全评分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所获得的护理质量安全评分为(90.0±2.5)分,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80.0%,实验组患者通过细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所获得的护理质量安全评分为(96.9±3.6)分,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6.7%,无论是在在护理质量安全评分方面还是患者的满意度方面,实验组取得的应用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获得的应用效果(P<0.05).结论:对手术室进行护理过程中,通过利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患者对此模式的满意度也很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朱传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从并发症发生率和舒适度的角度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治疗后给予患者询证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的52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术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将52例予以循证护理干预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术患者命名为观察组,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循证护理干预的优越性.结果:对照组护理干预后PPI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后入睡困难 、排尿困难 、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舒适度,还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冠心病介入治疗术患者术后康复的首选.
作者:兰会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究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 ~2017年12月收治的72例小儿骨折患者,通过奇偶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n=36)与参照组(n=36),予以参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予以互动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参照组患儿家属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比例与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家属,组间差异显著,(P<0.05)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骨折患儿应用互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提升患儿家属对骨折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出院后护理工作的进行,利于患儿康复.
作者:阿尔祖古丽·吾吉;宋羽轩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建立东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的信息化处方点评系统,能有效提升药剂人员工作效率,提高点评工作质量,进一步规范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方法:根据处方管理等规范要求,结合临床工作时间,在中心药房系统中增添处方点评模版,设置相关专项.成效:通过人工和信息化点评两种方式,对2018年1月份(约6000份)处方进行点评,在人员情况(人员数量和人员要求)、合理用药(点评时间 、遗漏情况)、结果反馈(内容反馈时间 、结果生成时间)等多个方面具有优势.结论:通过处方点评信息化的手段 ,有效提升了处方点评的工作效率 ,缩短了点评工作时间 ,降低了点评人员的资历要求 ,避免了遗漏处方的弊端 ,极大程度的对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进行了监控 ,其便捷 、高效 、低误的性能 ,非常适合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推广 .
作者:胡海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对慢室率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发生机制.方法:在2013年5月 —2017年5月这段期间内,选择来我院进行慢室率心房颤动检查的3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慢室心房颤动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以常规的心室率为标准,研究>2.0s的长RR间期发生频次以及分布情况.结果:30例患者24h总心室率维持在60325—80368次之间.30例患者中有27例患者产生>2.0s的长RR间期,3例患者未产生长RR间期,但其心率各项指标都过缓.27例患者产生次数为7032次.患者白天产生长RR间期共2014次,夜间产生长RR间期5018次.在对患者长RR间期进行研究时,24:00—8:00出现长RR间期15例,占55.56%;8:00—24:00出现长RR间期患者有12例,占44.44%.结论:患者出现基础性病变,或者其传导系统出现退行性改变,这些均会导致患者出现慢室率心房颤动.本文对患者产生长RR间期与时间分布进行分析,其说明患者心房传导功能降低的现象.因此,临床医学需要加强对慢室率心房颤动患者的关注,及时地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诊断与处理.
作者:叶白茹;吴汉鑫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心梗后无症状心衰的疗效比较.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梗后无症状心衰患者102例,将其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51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20 mg的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40 mg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心功能指标的情况,并记录观察两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BNP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BNP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和采用每天20 mg的剂量相比,每天给予患者40 mg阿托伐他汀更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慧妍;夏元升;迟磊;隋丽佳;由园;姜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情况,并对其中的安全隐患因素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方法:选取2015年10月 ~2017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53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针对不同的不安全因素,实行个性化护理后,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贯彻落实医院规章制度 、强化护理工作人员法律意识 、创造人文化病区环境 、加强有效交流等对策,加之有效护理对策的配合,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孙祥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华法林浓度检测对高龄持续性房颤患者,华法林使用的安全剂量的探讨,为今后工作提供经验.方法:筛选100例符合华法令抗凝治疗的卒中高风险的病人.华法林起始剂量1.25 mg,每日一次,饭后30分钟服用.华法林浓度测定及INR测定1次每隔3d.每次1周后调整华法林0.625 mg.根据华法林浓度 、INR稳定前门诊随访每周监测1次.华法林浓度 、INR稳定以后每隔4周监测1次.对照组服用拜阿斯匹灵,每日100mg一次,晚饭以后半小时服用.结果:华法令组栓塞发生率为3.92%,出血事件发生率为7.84%.对照组终点事件发生率20.83%,出血事件发生率6.25%..华法令组栓塞的发生率显著比阿司匹林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事件与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说明华法令并未明显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能降低栓塞发生率,抗凝治疗有效.华法林浓度检测对高龄持续性房颤患者华法林的使用,效果显著.
作者:赵玉红;王雷钧;孙红凤;陈爱军;吴黎明;钟梅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临床检验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血糖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6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我院同时期无糖尿病患者16例作为参照组,对2组患者全部进行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血糖检验,对比2组患者检验结果 .结果:对比2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血糖水平的检验结果,实验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参照组患者,参照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实验组患者,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临床检验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尽早发现患者病情发展情况,这两种检验方式对临床患者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王洪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急性坏疽性穿孔阑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4例急性坏疽性穿孔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对照组)和腹腔镜手术组(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切除阑尾,而研究组则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阑尾;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总有效率等.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3%,低于对照组的38.1%(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1.0%(P<0.05).结论:急性坏疽性穿孔阑尾炎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科亮;王铭铭;陆才德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切开排脓并黏膜下切除阑尾在阑尾周围脓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本科接诊的阑尾周围脓肿病患60例,对所有入选者都施以切开排脓并黏膜下切除阑尾治疗.结果:本组60例病患都全部治愈,切口甲级愈合49例(81.67),乙级愈合7例(11.67%),丙级愈合4例(6.67%).60例病患在术后都未发生腹腔内出血 、肠瘘以及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9.1±1.3)d.结论:积极采取切开排脓并黏膜下切除阑尾疗法对阑尾周围脓肿病患进行施治,可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手术切口愈合,减少 Ⅱ 期阑尾切除风险,建议采纳和使用.
作者:黄斯诗;项秉该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8月-2017.10月间在我院行脑血管介入术治疗的9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46例,护士为观察组患者提供围术期护理干预,为常规组患者提供一般护理流程,评价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 、花费.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 、住院花费均低于常规组,(t=6.847、26.578,P<0.05).结论:护士为脑血管介入术治疗的患者提供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孙世玉;姜艳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在脑梗死患者中采用认知干预,探究分析该护理措施对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8月-2017年3月期间从我院选取5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探讨分析,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组25例:将常规护理应用到对照组中,将认知干预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结果: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是76%,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是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效果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的康复效果明显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采用认知干预的效果较好,在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同时改善了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继高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手术技巧,分析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月期间收诊的胫腓骨骨折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作为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① 比较治疗效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4%,对照组为78%(P<0.05).② 治疗组愈合时间为(128.3±29.48)d,对照组为(143.4±31.49)d,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显著,有推广价值.
作者:陶宋强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分娩期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抽选2016年4月 ~2017年4月收入我院的82例产妇,回顾性分析其分娩期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结果:82例分娩期产妇经有效的护理干预后,疼痛症状均有所缓解,促使分娩顺利进行,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促使产妇顺利分娩,减轻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痛苦,有助于产妇在后期身体的恢复及新生儿的健康,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张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在社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2017年2月 —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 、舒张压情况均明显改善(P<0.05),相比较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改善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7.2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实施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情况,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讨论主动脉置换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则给予围手术其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死亡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较高(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使用主动脉置换方法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工程中给予围手术期护理,不仅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术后死亡率,是临床较好的护理方法.
作者:比丽克孜·乌斯曼;张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风险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外,继续教育 、院校护士专业,都开始将风险管理能力作为基本的培训内容.在国内主要针对护士长 、新入职护士开展.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尚无明确的定义与标准,国内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知识 、风险管理技能 、护理风险管理态度三个方面,国外更为细致化,更重视团队合作能力 、沟通能力 、持续学习风险管理知识能力培训.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培训方法较多,国内以院内培训为主,网上课程越来越多.目前国内培训,培训方法 、内容 、标准不够成熟,缺少培训质量评价 、反馈.
作者:张丹丹;胡代飞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