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华;程萍;谭云;王媛媛
目的:从并发症发生率和舒适度的角度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治疗后给予患者询证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的52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术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将52例予以循证护理干预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术患者命名为观察组,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循证护理干预的优越性.结果:对照组护理干预后PPI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后入睡困难 、排尿困难 、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舒适度,还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冠心病介入治疗术患者术后康复的首选.
作者:兰会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接受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方式,研究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13.0±1.5)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18.9±3.2)d,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t=10.56,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况 、锻炼情况和遵医嘱行为均比对照组优秀,(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是非常安全可靠,效率高的护理方式,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使用的费用少,并发症几率低,对患者的护理有促进效果.
作者:林春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析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至我院进行治疗的习惯性流产患者86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足月产率 、活产率 、抗体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习惯性流产治疗的过程中应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效果非常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梁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建立测定文拉法辛片中1类(镉(Cd)、铅(Pb)、砷(As)、汞(Hg))及2A类(钴(Co)、钒(V)、镍(Ni))七种微量元素杂质的ICP-MS检测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技术,使用七种元素杂质的单元素标准溶液和含铋(Bi)、锗(Ge)、铟(In)、铑(Rh)、钪(Sc)、铽(Tb)、钇(Y)的多元素混合内标储备液,并加入金(Au)元素减少系统干扰.七种元素杂质的检测限为1~40ppm,回收率为92% ~113%,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
作者:杨一;方靖;周敏;幸利莎;洪羚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胸导管留置联合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实施胸导管留置联合注射地塞米松,异烟肼治疗;对照组采用B型定位胸膜穿刺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胸腔积液量为(1138.8±276.6)mL,低于对照组(7623.2±234.5)ml(P<0.05),研究组胸腔积液消失(7.3±2.6)(P<0.01).研究组胸膜增厚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16.7%,P<0.05).研究发现对照组胸腔积液消失(12.4±3.2)d,气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低于对照组的10.0%(P<0.05).结论:胸导管留置联合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效果明显,引流胸腔积液,胸腔穿刺次数少,胸腔积液多,反应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亚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接受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对7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选取中央型和混合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经大隐静脉远端溶栓及口服中药加味血府逐瘀汤,对照组使用全身系统溶栓,对两组患者的肿胀情况,静脉彩超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S)发生率进程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的患肢静脉平均周径均减小,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P<0.0).治疗组的静脉通畅率是6.7%(21/37),对照组的静脉通畅率是38.2%(13/34),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两组的ps发生率分别是3.1%(13/37)、8.8%(20/34),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治疗组有3例牙龈出血,对照组有2例牙龈出血,没有全身出血患者,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经大隐静脉远端溶栓配合中药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突出,PS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作者:吕占伟;张燕;李艳;许多;单延龙;张敏道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冰硝散外敷在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01月-2018年1月在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择期行首次单侧人工T KA的患者83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 、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在术后第1-7天给予冰硝散外敷.术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肢的肿胀程度 、膝关节的VAS疼痛评分观察效果.结果:实验组膝关节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疼痛评分在术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硝散外敷有助于缓解TKA术后膝关节的肢体肿胀和疼痛.
作者:严珊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早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残余羊水量者对母儿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34周以上由于单胎胎膜早破的而住院的产妇178例,参考实际残余羊水量,分为56例残余羊水极少A组(羊水量指数 ≤3 cm),45例过少B组(羊水量指数>3-5 cm),34例偏少C组(>5 cm).记录这三组的胎儿分娩方式 、破膜到分娩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状况.结果:三组产妇分娩方式存在差异性(p<0.05),A、B两组产儿破膜至分娩时间比C组短,存在差异性(p<0.05).就剖宫产率而言,A组显著比B、C两组高,存在差异性(p<0.05).A组的羊膜腔感染发生率 、新生儿肺炎风险要比B、C两组高,存在差异性(p<0.05).讨论:应该严密监测早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残余羊水过少的产妇,羊水量指数≤3 cm会增加剖宫产率和并发症,会提高早产儿死亡率.
作者:王淼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分析上腹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根据数据探讨出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上腹部手术的患者187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95例及对照组9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术后的肺部感染率,并对痰菌培养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病原菌阳性率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腹部的手术中,麻醉方式并不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全身麻醉只能作为一种较为安全的麻醉措施运用至临床,严格遵守防感染的措施才能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廖昌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模式对骨科出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1月-2016.12月间收治的106例骨科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53例,干预组接受出院后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干预,常规组接受一般院内护理流程,评价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生理 、心理 、环境 、社会关系等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常规组,(t=38.666、68.655、86.133、98.808,P<0.05).结论:护士为骨科出院患者提供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高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析硝酸甘油和硝普钠治疗重症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重症心衰患者110例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两组,硝普钠组有66例患者,硝酸甘油组有44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硝普钠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7.9%,硝酸甘油组的治疗有效率是63.6%,硝普钠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硝酸甘油高.硝普钠组的临床治疗平均的时间是6±17h,硝酸甘油的普及治疗有效时间是9±24h.硝普钠组患者的疼痛较轻,硝普钠组的高血压亚组有效率是92%,正常血压亚组是85.4%,硝酸甘油组分别为77% 和42%,两组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硝普钠治疗重症心衰的临床效果比硝酸甘油优秀.
作者:代春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吸入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改善尘肺病并发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尘肺病并发COPD患者92例,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模式,对比两组通气功能.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通气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尘肺病并发COPD患者选择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症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田素增;高俊成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对感染性角膜炎患者接受规范性诊断的临床效果开展分析研究.方法:根据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接收的感染性角膜炎患者91例开展分析研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总结,提供规范性的诊断和治疗,对治疗情况进行探讨.结果:全部患者共有10例是真菌性角膜炎,占总数的10.99%,有30例是细菌性角膜炎,占总数的32.97%,有病毒性角膜炎41例,占总数的45.05%.为患者提供治疗措施之后,统计显示,有80例显效病例,占研究总数的87.91%,有7例有效病例,占此次研究的7.69%,有4例无效病例,占此次研究的4.4%,此次研究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是95.6%.结论:感染性角膜炎患者接受诊断和治疗的时候,需要给患者规范化的治疗,结合患者的病情来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治疗,让患者更快的康复.
作者:王昆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性措施对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免疫检验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免疫检验,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检验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检验质量,比较两组两组免疫检验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免疫质量控制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免疫检验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质量控制,能够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黄荣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内镜微创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这一阶段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5例.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术.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和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血肿清除率.
作者:杜贵胜;王延玺;李元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循证护理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率 、血栓形成率及便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并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可推广应用.
作者:扈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非障碍组,对比分析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 、基本资料和其他临床指标差异情况.结果:两组在NIHSS评分 、MMSE评分 、年龄 、文化程度 、性别 、高血脂症和运动量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在饮酒史 、糖尿病 、高血压 、BMI等资料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文化程度 、年龄 、高血脂症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与患者的文化程度 、年龄 、高血脂症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刘亚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及时有效防控肺结核的方法 .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2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从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及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结论:早期诊断 、全面控制对于预防肺结核传染 ,提高患者治疗效率极具临床价值 .
作者:杜春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风险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外,继续教育 、院校护士专业,都开始将风险管理能力作为基本的培训内容.在国内主要针对护士长 、新入职护士开展.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尚无明确的定义与标准,国内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知识 、风险管理技能 、护理风险管理态度三个方面,国外更为细致化,更重视团队合作能力 、沟通能力 、持续学习风险管理知识能力培训.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培训方法较多,国内以院内培训为主,网上课程越来越多.目前国内培训,培训方法 、内容 、标准不够成熟,缺少培训质量评价 、反馈.
作者:张丹丹;胡代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对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开展分析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的子宫肌瘤患者110例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5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手术,观察组使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是97±37min,平均出血量是171±78mL,平均剔除肌瘤个数是2.1±1.5个,平均肌瘤大直径是6.2±2.5cm,术后没有复发患者,对照组患者以上指标分别是94±36min,93±45mL,4.3±2.8个,6.0±3.0cm,术后没有复发患者.两组的出血量 、肌瘤剔除数量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其他指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出血量比阴道手术少,两者各有优缺点,临床中需要视情况使用.
作者:牛东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