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研究

刘亚军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相关因素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非障碍组,对比分析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 、基本资料和其他临床指标差异情况.结果:两组在NIHSS评分 、MMSE评分 、年龄 、文化程度 、性别 、高血脂症和运动量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在饮酒史 、糖尿病 、高血压 、BMI等资料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文化程度 、年龄 、高血脂症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与患者的文化程度 、年龄 、高血脂症有着密切关系.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委托培训模式与成效探讨

    目的:总结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项目的成效,探讨职业卫生委托培训模式.方法:对培训机构进行公开招标,根据需求制定培训相关的项目,实施中 、小班教学.结果:培训的人员共有6000名,经过培训后增强了用人部门的守法意识,在企业中使用高风险有机溶剂的情况明显降低,改善了职业病的发病状况.讨论:职业卫生培训工作顺利开展需要政府支持,职业卫生委托培训模式效果良好,可以实施,会成为今后的发展新形式.

    作者:王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4月9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用药依从性 、合理饮食依从性 、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疾病认知度;护理前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 、心率.结果:实验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用药依从性 、合理饮食依从性 、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疾病认知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 、心率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绞痛发作频率 、心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和提高遵医行为,控制心绞痛发作,提高满意度.

    作者:陈抒莉;史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小儿肺炎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出100例小儿肺炎患儿,纳入研究组及对照组,均50例,对照组采取地塞米松雾化吸入,研究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比其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为:36例(72.0%)痊愈 、13例(26.0%)显效 、1例(2.0%)无效,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儿临床疗效为:24例(48.0%)痊愈 、12例(24.0%)显效 、14例(28.0%)无效,总有效率72.0%.研究组效果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小儿肺炎实施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减少小儿肺炎发作,提高疗效,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新活素治疗失代偿性心衰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新活素治疗失代偿性心衰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82例失代偿性心衰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观察组患者采用新活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36% 和60.97%,并且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满意程度分别为92.68% 和58.53%,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失代偿性心衰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采用新活素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更明显,患者的满意程度更高,可以明显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古丽尼沙·吾布力卡斯木;卖卖提·热夏提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1例肝硬化大量腹水合并极重度贫血患者的护理

    肝硬化腹水是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作用于肝脏引起的肝脏慢性 、进行性 、弥漫性损害 ,肝细胞广泛坏死 ,残存肝细胞形成再生结节 ,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化 ,导致正常肝脏结构破坏 ,假小叶形成 ,在此基础上出现肝脏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导致腹水的临床表现 [1] . 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突出表现 ,发生率高达 75% [2] . 肝硬化合并贫血病因复杂 ,见于消化道大出血 ,铁 、叶酸 、VitB12 缺乏及脾功能亢进等 [3] . 上消化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凶险的并发症之一 ,防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以延长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期 [4] . 本文就我院收治 1 例肝硬化大量腹水合并极重度贫血患者 ,采取一系列治疗措施 ,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 ,成功救治后好转后续治疗 . 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作者:郑丽花;方蘅英;舒琼;尹湘;姜然;江淑贤;陈苑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急性荨麻疹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给临床护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对127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开展了分析研究,为患者提供了基础护理 、生活护理 、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内容,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进总结归纳.结论:为急性荨麻疹患肢提供心理 、饮食 、皮肤等护理内容能够让患者的临床焦虑情绪得到改善 ,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 ,能够促进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强化 ,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改善起到了较大的帮助 .

    作者:芦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温脾养胃汤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及胃肠黏膜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温脾养胃汤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及胃肠黏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温脾养胃汤,对两组患者HP根除情况及胃肠黏膜功能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为95.00%,明显较对照组80.00% 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D-乳酸 、I-FABP及二胺氧化酶等胃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脾养胃汤可提高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HP根除率,也能增强胃肠黏膜屏障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牟家林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中的作用

    目的:循证护理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率 、血栓形成率及便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并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可推广应用.

    作者:扈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切开排脓并黏膜下切除阑尾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切开排脓并黏膜下切除阑尾在阑尾周围脓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本科接诊的阑尾周围脓肿病患60例,对所有入选者都施以切开排脓并黏膜下切除阑尾治疗.结果:本组60例病患都全部治愈,切口甲级愈合49例(81.67),乙级愈合7例(11.67%),丙级愈合4例(6.67%).60例病患在术后都未发生腹腔内出血 、肠瘘以及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9.1±1.3)d.结论:积极采取切开排脓并黏膜下切除阑尾疗法对阑尾周围脓肿病患进行施治,可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手术切口愈合,减少 Ⅱ 期阑尾切除风险,建议采纳和使用.

    作者:黄斯诗;项秉该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哮喘发作患者的急救及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分析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哮喘发作患者的急救效果.方法:于2017年03月--2018年03月,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8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予以分析,实施针对性急救处理.经临床确定后立刻给氧,构建静脉通道,平喘 、解痉,静脉推注0.125g氨茶碱+10mg地塞米松+0.9% 氯化钠溶液20ml,而后静脉滴注0.25g氨茶碱+0.9% 氯化钠溶液250ml.以患者实际病情雾化吸入特布他林或沙丁胺醇.若患者呼吸衰竭实施机械通气疗法.结果:所有患者通过积极的急救处理后,病情均显著缓解,其中有20例显效(52.63%),13例有效(34.21%),5例无效(13.16%),总有效率高达86.84%(33/38).病情得到缓解的33例患者中,年龄 ≥60岁的有10例(30.30%),年龄<60岁的有23例(69.70%),比较年龄 ≥60岁与年龄<60岁的病情缓解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急性发作十分危险且病情进展较快,临床需立刻予以有效急救,为进一步诊治赢得宝贵时间;哮喘急性发作老年患者因为合并诸多慢性疾病,加之自身脏器功能逐步衰减,临床急救处理时需高度重视,警惕并发症.

    作者:李积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接受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对7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选取中央型和混合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经大隐静脉远端溶栓及口服中药加味血府逐瘀汤,对照组使用全身系统溶栓,对两组患者的肿胀情况,静脉彩超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S)发生率进程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的患肢静脉平均周径均减小,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P<0.0).治疗组的静脉通畅率是6.7%(21/37),对照组的静脉通畅率是38.2%(13/34),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两组的ps发生率分别是3.1%(13/37)、8.8%(20/34),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治疗组有3例牙龈出血,对照组有2例牙龈出血,没有全身出血患者,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经大隐静脉远端溶栓配合中药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突出,PS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作者:吕占伟;张燕;李艳;许多;单延龙;张敏道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究彩超对肝脏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肝脏囊性病变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我院对16例肝脏囊性恶性肿瘤 、19例肝脓肿 、30例肝囊肿患者进行了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患者均是病理诊断确诊患者,对患者的声像图病变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肝囊肿患者的年龄比肝脓肿和肝囊肿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大(P<0.05);三组中均是男性比女性多(P<0.05).肝脏囊性恶性肿瘤患者有13例患者(81.25%)检测出血流信号,9例患者(56.25%)出现动脉样血流.囊内分隔和壁结乳头等指标对于肝囊性恶性肿瘤的鉴别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结论:肝脏囊性病变临床诊断可以使用彩超对囊壁 、分隔 、乳头肌上的血流信号进行检测,能有效的对肝脏囊性恶性肿瘤进行判断,特异性比较高.

    作者:龚维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并且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20名患者.对对照组的20名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治疗,而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脑外科手术治疗,比较并且及时的记录下他们的病况.结果:经过两种不同的治疗,7天后实验组的血肿体积为(20.04±9.98),14天后实验组的血肿体积为(12.13±8.25),比对照组低.实验组中的ADL评价中12例为一级,7例为二级,1例为三级,相对于对照组来说都比较好.结论: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比一般治疗方法好,值得我们去推广使用.

    作者:白成;王晶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谈经颈椎前路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术的术中护理配合

    目的:对经颈椎前路减压 、椎间隙植骨融合术的术中护理方式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手术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对21例经颈椎前路减压 、椎间隙植骨融合术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对患者的手术护理方式进行总结归纳.结果:此次研究中我院对21例手术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患者平均的手术出血量是(425.5±102.6)毫升,患者没有出现脑脊液漏的情况,没有错误定位情况,没有感染事件出现.全部患者的伤口 Ⅰ 期均愈合,对患者进行了半年的随访,没有出现并发症情况.结论:经颈椎前路减压 、椎间隙植骨融合术需要良好的手术护理配合,能够让手术的时间缩短,提升患者的手术舒适度.

    作者:李岩;李岩;张悦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5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5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56例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1年多以来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析 、感染发生部位等,并选取我院20名专业护理人员分析其掌握多耐药菌患者隔离措施的情况.结果:多重耐药格兰阴性菌53例,占94.6%,革兰阳性菌3例,占5.6%.排名前三的是鲍曼不动杆菌14例,占25% 、大肠埃希菌12例,占21.43% 、铜绿假单胞菌8例,占14.29%.我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感染比较高的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源性心脏病三种.主要感染部位是呼吸道 、血液系统和泌尿道.20名专业护理人员掌握多耐药菌患者隔离措施的情况整体良好,需要进一步培训.结论: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监测和管理,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能够有效的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无论是从临床医学还是感染学的角度来分析,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糖皮质激素与头孢呋辛钠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分为观察组(糖皮质激素联合头孢呋辛钠抗生素治疗,n=55)和对照组(单用头孢呋辛钠治疗,n=55),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O2、PaCO2的变化情况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PaO2、PaCO2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变化明显,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对患者康复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董世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手术技巧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手术技巧,分析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月期间收诊的胫腓骨骨折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作为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① 比较治疗效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4%,对照组为78%(P<0.05).② 治疗组愈合时间为(128.3±29.48)d,对照组为(143.4±31.49)d,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显著,有推广价值.

    作者:陶宋强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护理的比较

    目的:对异位妊娠使用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临床护理方式.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对64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了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均有32例,对两组的治疗和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开腹组患者平均手术(88±26)min、平均出血量(66±18)ml、平均下床活动时间(20±7)h,腹腔镜组是(53±18)min、(38±20)ml、(12±3)h,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治愈率均为100%,满意度均为100%,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对患者的手术适应症进行了解,确定禁忌症,使用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的安全性均比较高,两者的手术路径和影响不同,预防并发症和护理操作上存在差异性.

    作者:刘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住院母乳喂养率与产后6月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住院母乳喂养率与产后6月母乳喂养的关系,从而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17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收治的产妇500例进行研究,将其平均分为2组,住院母乳喂养率分别为96%(设定为对照组)、97%(设定为实验组).统计并分析两组产妇6月母乳喂养率及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结果:实验组产后6月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主要有:早产儿 、母亲患有妊娠并发症 、对母乳喂养的认知度.结论:经过研究可以发现,加强院内母乳喂养及对产妇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产后6月母乳喂养率,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万小琴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用于盆腔炎患者护理中对改善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 ~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要提供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抑郁状态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盆腔炎患者的抑郁状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英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