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住院母乳喂养率与产后6月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分析

万小琴

关键词:住院母乳喂养率, 产后6月母乳喂养,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母乳喂养率与产后6月母乳喂养的关系,从而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17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收治的产妇500例进行研究,将其平均分为2组,住院母乳喂养率分别为96%(设定为对照组)、97%(设定为实验组).统计并分析两组产妇6月母乳喂养率及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结果:实验组产后6月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主要有:早产儿 、母亲患有妊娠并发症 、对母乳喂养的认知度.结论:经过研究可以发现,加强院内母乳喂养及对产妇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产后6月母乳喂养率,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进行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稽留流产史患者再次妊娠干预措施的临床探索和模型构建

    目的:探索稽留流产史患者再次妊娠的干预措施以及模型构建.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稽留流产史患者60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不选择前期治疗,妊娠后查孕酮低后直接保胎,观察组选择妊娠前后综合治疗,观察两组再次妊娠成功率.根据研究结果构建稽留流产患者再次妊娠的干预模型.结果:在本次对稽留流产史患者再次妊娠时干预措施的临床探索中,观察组患者再次妊娠成功率为95%,对照组再次妊娠成功率为55%,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稽留流产史患者采取必要的妊娠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胚胎停止发育史患者再次妊娠成功率,有进一步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陈钰;张建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了解苏州市相城区免疫规划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现状,探讨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根据相城区辖区内预防接种门诊在国家AEFI信息管理系统中上报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案例和个案调查表,对相城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现状进行分析.结果:2015-2017年相城区共开展11种一类疫苗接种,接种812205针剂次,出现预防接种不良反应496人次,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0.61‰.结论:引起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很多而且相互作用,在预防接种前 、中 、后三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可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综合康复护理在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的实施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使用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共88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将两组运动功能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自我效能量表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为(78.19±6.4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54±6.21)分,t=10.853,P=0.000;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2.06±4.5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8±7.33)分,t=9.814,P=0.000;观察组的自我效能评分为(7.13±2.79)分,显著高于对照的(5.78±2.35)分,t=3.006,P=0.003.结论:在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提升其自我效能,并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管玉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和研究克罗恩病与肠结核的内镜 、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在2015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46例肠结核患者和克罗恩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这1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确诊为肠结核的患者38例,确诊为克罗恩病的患者108例,将这两类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克罗恩病组患者与肠结核组患者的一般症状为腹痛(75% 、86%)、腹泻(83% 、97%)两者之间进行差异比较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克罗恩病患者腹水更为常见(52.5% 、13.7%)(P<0.01),并且患者腹水主要为渗出液.发热现象也是克罗恩病的主要临床病理特征(63% 、9.3%)(P<0.01),发热通常以不规律低热与常见.克罗恩病患者进行B超检测或CT检测下检测出淋巴结肿大的比率35%,肠结核患者13.7%,两者之间进行差异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淋巴结呈肿大,肿大直径通常超过1.5;克罗恩病与肠结核患者在内镜检测下通常表现出溃疡不规则 、增生性变化,不管是病变的常见位置(是否关联到回肠末段,是否关联到回盲部)、节段性发生病变 、假息肉生长情况,两者之间进行差异比较结果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病理通常显示普通慢性炎症,肉芽肿发生率(34.25% 、26.28%)(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中克罗恩病与肠结核两种病通常存在误诊,临床诊断医师应当综合对比和研究两种病症的临床病征,充分运用临床 、内镜及病理等综合分析研究对其进行诊断鉴别,才能够减少诊断中存在的误差.

    作者:石硕;于洪姗;齐琦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原发性肝癌的全面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的全面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实施的全面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经治疗结合全面的护理措施,均取得较满意疗效,疼痛及腹水消失或缓解,3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得到及时处理,患者精神状态得到改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达90%(45/50).结论: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消除或缓解疼痛及腹水等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能维持机体需要,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邱艳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讨论.方法:选取82例2016年7月2017年11月于本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参考组(n=41)和研究组(n=41),其中参考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的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进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7.07% 、14.63% 、4.87% 、14.63%)明显低于参考组的患者(39.02% 、53.65% 、31.70% 、36.58%),研究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41.73±2.82、40.59±2.53、40.28±2.67、40.26±3.10)明显优于参考组患者的评分(36.21±2.58、35.84±2.41、35.33±2.56、36.35±2.2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实施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病情,在临床上有很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王长英;王园园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胬肉转埋法在手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胬肉转埋法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 ~2016年1月,对我科收治翼状胬肉患者共256例,306眼,其中男性患者123例,146眼;女性患者133例,160眼,年龄35-84岁,初发者245例292眼复发者11例,14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共192例(218眼),其中初发者183例(208眼)、复发者8例(10眼);对照组:采用胬肉转埋法,共65例(88眼),其中初发者62例(84眼),复发者3例(4眼).两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结果:观察组中翼状胬肉复发率为2.4%(初发者4眼,复发者1眼),对照组中复发率为18.2%(初发者13眼,复发者3眼).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相比胬肉转埋法,其手术复发率明显降低,术后效果好,是治疗翼状胬肉优于胬肉转埋法的手术方式.

    作者:王姣姣;王亚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内固定修复踝关节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探究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内固定修复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5月17日至2017年2月21日我院7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结合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40例,应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38例,应用金属螺钉内固定治疗).均随访半年,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 、疗效 、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3.24±1.23)个月]相比对照组[(4.02±1.19)个月]明显更短,P<0.05,但组间踝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优良率(95.00%)和对照组(92.11%)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50%)相比对照组(28.95%)明显更低,P<0.05.结论 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内固定修复踝关节骨折的疗效相当,但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的并发症更少.

    作者:韦继渊;谢瑞堂;黄冲;黄超强;覃琼瑶;刁百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香油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液体外渗的临床实践

    目的:香油联合复方丹参片与京万红软膏治疗液体外渗方法:将香油 、京万红软膏 、复方丹参片按照比例调成糊状后敷于患者的患处,分别于24小时 、48小时 、72小时后予以更换.结果:静脉炎患者可完全恢复,为病人解除了根本性的痛苦,减轻负担结论:取材方便,安全 、有效又经济.

    作者:李小珍;李永平;田文艳;赵萍;朱成凤;侯小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简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方法参数的选择

    原子吸收光谱法有灵敏度高 、谱线简单 、操作简便快捷 、精密度高,测定元素种类多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元素分析领域.本文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所涉及方法参数进行简述,为参数优化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丁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新形势背景下优化医院病案管理的有效方法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在医院之中病案管理工作起到的作用越加重要,逐渐从边缘化转变成主要部分.本文主要对新形势之下如何加强医院病案管理进行研究,结合医院病案管理的实践状况,分析存有的相关问题.医院需要加强信息化管理,不断的提升医院病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加强观念的改变,不断的加强投入,完善病案管理机制,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

    作者:昆的巴哈尔·阿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分析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研究相关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2例患者,采用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6例;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使用加强护理措施.结果: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实验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要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患者在进行外科手术后,由于多方因素,会引发切口感染,护理人员在手术中要进行护理干预,有效防止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现象发生,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玉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开腹、阴式以及腹腔镜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总结并归纳开腹 、阴式以及腹腔镜三种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时,具体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8月 ~2017年9月,选取90例已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表法分为三组,其中以开腹手术作为主要手术方式的30例患者简称为A组,以行阴手术作为主要治疗方式的30例患者简称为B组,以腹腔镜手术治疗为主的30例患者简称C组,然后对比三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手术时间 、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并将其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对三种治疗手段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三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各有优劣,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开腹 、阴式以及腹腔镜三种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手术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阿依努尔·阿布都克力木;玉仁尼沙·台外库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根据其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给予活血化瘀方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2.22%,P<0.05.结论: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熊秀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护患沟通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护患沟通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提取2016年1月 ~2017年1月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50个实际案例,并将此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75例患者.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护患沟通内容,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有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有助于临床护理的效果的提高,对患者的早日康复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具有临床提高价值.

    作者:屈保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在预防出生缺陷中的应用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具有合理 、系统 、针对性,用于预防出生缺陷中效果显著.

    作者:麦尔哈巴·库尔班;阿依先木·买买达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中后路手术的疗效.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医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7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 、甲组,每组35例.此次研究甲组是后路手术,研究乙组是前路手术,总结Cobb角 、锥体前后高度 、疼痛程度.结果:甲组术后的VAS评分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Cobb角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椎体后缘高度比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比大于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中,后路手术的疗效确切,有效缓解疼痛,明显改善Cobb角 、锥体前后高度.

    作者:胥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究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合并髁间复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股骨远端合并髁骨间复杂性骨折患者接受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我院对80例股骨远端合并髁间复杂性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观察组使用锁定钢板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钢板手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是(62.46±1.67)min,出血量为(225.21±7.02)ml,住院天数为(12.35±0.86)d,愈合时间为(61.47±1.14)d,对照组是(0106.45±3.42)min、(346.42±2.46)ml、(19.16±1.23)d、(97.27±2.40)d,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是90%,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是57.5%,两组优良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股骨远端合并髁间骨折可以选择锁定钢板治疗,患者的出血量少,愈合时间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崔洪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循环内科护理风险常见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对循环内科护理风险常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80例循环内科患者,对患者发生的护理风险进行记录,分析循环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结果:护理风险源主要包括系统缺陷 、护理人员 、患者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的因素,护理风险高危因素主要包括高危人群 、高危时段 、高危部位以及高危环节四个方面,以上均易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结论:循环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存在的范围较为广泛,我们应该积极完善管理制度,将护理风险的发生灭杀于其萌芽状态,尽可能的避免循环内科患者发生护理风险.

    作者:王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部队基层治疗室常见感染因素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部队基层治疗室常见的感染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调查的部队基层治疗室100所,将所选部队基层治疗室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治疗室为采取普通管理,研究组治疗室进行强化预防管理.管理1个月,分别对两组治疗室的感染因素进行记录,分析两组治疗室加强感染预防前后的区别.结果:研究组治疗室加强感染预防之后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室(P<0.05).治疗前,研究组治疗室感染发生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室(P<0.05).结论:在对基层部队的管理中,及时对部队基层治疗室的感染因素进行调查,可以有效地防范感染方面出现的问题,提高部队人员的健康水平.

    作者:冯湘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