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形势背景下优化医院病案管理的有效方法

昆的巴哈尔·阿仁

关键词:病案管理, 新形势, 优化, 有效方法
摘要: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在医院之中病案管理工作起到的作用越加重要,逐渐从边缘化转变成主要部分.本文主要对新形势之下如何加强医院病案管理进行研究,结合医院病案管理的实践状况,分析存有的相关问题.医院需要加强信息化管理,不断的提升医院病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加强观念的改变,不断的加强投入,完善病案管理机制,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骨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骨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于我院2017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骨科病区患者中,随机选取6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办法,实验组患者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指导下,采用全方位护理管理方法.结果: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76%,远远低于实验组的90.91%,实验组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技能 、护理文书书写 、护理风险处理 、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以及护理态度的评分较高.结论:在骨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作为指导理念,成立专门的护理质量控制小组,规范文书书写和消毒过程,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工作,不断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等级.

    作者:桑晶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分娩期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分娩期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抽选2016年4月 ~2017年4月收入我院的82例产妇,回顾性分析其分娩期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结果:82例分娩期产妇经有效的护理干预后,疼痛症状均有所缓解,促使分娩顺利进行,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促使产妇顺利分娩,减轻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痛苦,有助于产妇在后期身体的恢复及新生儿的健康,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张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患者整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患者整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 ~2017年11月治疗的13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教育组,各68例,对照组仅使用传统护理,教育组采用传统护理联合运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在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后,患者SCL-90评分均得到不同程度降低,但教育组减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加入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高血压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转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风险管理在小儿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小儿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小儿骨科患儿110例,按照抽签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采用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的风险事件发生几率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患儿的风险事件发生几率高于观察组患儿,两组患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分别为80.00% 和94.54%,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骨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可以降低患儿风险发生的几率,能够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周新玲;热比亚姆·马尼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超声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 ~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卵巢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类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恶性肿瘤,观察组为良性肿瘤,给予所有患者术前彩超检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三维彩超诊断率高于二维彩超诊断率,观察组在三维彩超检测下,VI、FI、VFI情况低于对照组,血管分型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超声检测方式校相较于二维检测方式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病灶信息,在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中更具优势,可作为首选诊断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刘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站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500例行血液生化检验的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次性采血针对献血者肘部采血(确保无脂肪血和溶血),抽取2管,每管2ml,立即送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以及IFCC推荐法检测ALT,将检测的ALT作为首次检查结果 ,将两管血样标本分别置于2-8℃ 冰箱和25℃ 恒温环境中,在取样后2、4、6、8、12、24、48、72h时分别对其中的ALT水平测量一次.结果:血样标本存放在2-8℃ 冰箱环境中,在72h内测定其中的ALT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样标本存放在25℃ 恒温环境中,放置24h之前,测定的ALT水平变化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48h后,ALT水平升高明显,前后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标本采集后的存放温度和时间均会对生化检验指标中ALT水平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保证ALT检测的准确率,采样后需及时送检,若不能及时送检,需将样本密封存储在低温环境中,并尽量在72h内送检.

    作者:姜志;高磊;于琦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模式对骨科出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模式对骨科出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1月-2016.12月间收治的106例骨科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53例,干预组接受出院后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干预,常规组接受一般院内护理流程,评价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生理 、心理 、环境 、社会关系等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常规组,(t=38.666、68.655、86.133、98.808,P<0.05).结论:护士为骨科出院患者提供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高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护理措施分析.方法:4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均来自于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就诊治疗的患者,将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则加强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简单护理,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 、SAS评分 、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45.85±2.55)、SDS评分(43.76±2.56),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52.85±4.61)、SDS评分(55.22±4.12),对比两组患者的数据,可得知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加强护理后,负性情绪明显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4.72±1.67)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82.75±6.21).结论:对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其加强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焦虑 、抑郁状况,具有临床护理意义与应用价值.

    作者:刘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析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干化学法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尿常规检验的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干化学法使用情况,对其价值进行分析.方法: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我院对300例尿常规检验患者开展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甲乙丙三组,分别使用尿沉渣镜检 、干化学法检验,尿沉渣镜检联合干化学法检验,对患者的白细胞和红细胞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组有49例白细胞阳性,占总数的16.3%,有58例红细胞阳性,占总数的19.3%;乙组有46例白细胞阳性,阳性率是15.3%,61例红细胞阳性,阳性率是20.3%;丙组有69例白细胞阳性,阳性率是23.0%,82例红细胞阳性,阳性率是27.3%.甲乙两组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X2=0.113、0.094,P>0.05),丙组比甲乙两组高(X2=4.220、4.049,P<0.05).结论:尿沉渣镜检和干化学法检验都有其自身的优势,联合使用能够提升白细胞和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马彧旻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自制洗胃装置在婴幼儿洗胃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自制洗胃装置在婴幼儿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组采用自制洗胃装置(一次性输液袋+一次性吸痰包+负压吸引器)进行洗胃,对照组采用传统一次性胃管+一次性注射器进行洗胃,观察两组患儿平均护理操作时间 、患儿耐受程度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洗胃平均护理操作时间为16.45±3.18min,发生鼻黏膜出血1例,家属满意度97.44%;对照组患儿平均护理操作时间为26.37±4.83min,发生鼻黏膜出血7例,家属满意度85.2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婴幼儿采用自制洗胃装置进行洗胃,能够明显缩短护理操作时间,护理操作简单易行,家属满意度高,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顾锡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24例脊柱肿瘤手术的麻醉处理体会

    目的:对脊柱肿瘤手术的麻醉处理进行综合与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收治的24例脊柱肿瘤手术患者麻醉处理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未出现手术中死亡,手术平均出血1997±230ml.结论:脊柱肿瘤手术的麻醉需要格外注意预防术中出现的大量失血,若失血情况发生则应立即处理,做好气道的管理以避免各种体位的不良影响.

    作者:赵北疆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对比分析、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效果

    目的:在跟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分别应用锁定钢板 、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在2015年6月2017年11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接受治疗的跟骨骨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非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恢复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恢复优良率明显较高(P<0.05);在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切口感染等方面,两组患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跟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乃利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上腹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相关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上腹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根据数据探讨出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上腹部手术的患者187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95例及对照组9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术后的肺部感染率,并对痰菌培养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病原菌阳性率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腹部的手术中,麻醉方式并不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全身麻醉只能作为一种较为安全的麻醉措施运用至临床,严格遵守防感染的措施才能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廖昌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原发性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指导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4月 ~2017年4月收治的45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肝癌患者经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均取得满意疗效,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疼痛减轻,营养状况恢复良好;45例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均表示满意,即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肝癌的手术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出现的并发症能够及时处理,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李楠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切开排脓并黏膜下切除阑尾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切开排脓并黏膜下切除阑尾在阑尾周围脓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本科接诊的阑尾周围脓肿病患60例,对所有入选者都施以切开排脓并黏膜下切除阑尾治疗.结果:本组60例病患都全部治愈,切口甲级愈合49例(81.67),乙级愈合7例(11.67%),丙级愈合4例(6.67%).60例病患在术后都未发生腹腔内出血 、肠瘘以及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9.1±1.3)d.结论:积极采取切开排脓并黏膜下切除阑尾疗法对阑尾周围脓肿病患进行施治,可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手术切口愈合,减少 Ⅱ 期阑尾切除风险,建议采纳和使用.

    作者:黄斯诗;项秉该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细节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预防作用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预防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于本社区服务中心进行预防接种的12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细节护理,作为研究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作为普通组,比较两组儿童的预防接种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儿童的接种配合度评分为(3.2±0.2)分,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3±2.3)分,该两项指标均明显的优于普通组(P<0.05);研究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例),普通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14例),两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可有效提高社区儿童预防接种的配合度和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并减少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保证接种安全,应当在社区卫生中心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张秋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4月1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比较两组老年抑郁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疾病认知、抗抑郁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老年抑郁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疾病认知、抗抑郁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和提高抗抑郁治疗依从性,缓解抑郁情绪,提升满意度.

    作者:马东梅;徐翠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原发性肝癌的全面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的全面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实施的全面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经治疗结合全面的护理措施,均取得较满意疗效,疼痛及腹水消失或缓解,3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得到及时处理,患者精神状态得到改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达90%(45/50).结论: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消除或缓解疼痛及腹水等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能维持机体需要,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邱艳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敦煌地区6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及控制血糖对治疗效果的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患病特点,并探讨控制血糖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们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收治的单纯肺结核患者60例作为对照,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实验室及影像学诊断结果 ,比较其临床特点.两组患者均给予积极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做好血糖控制工作,按照其血糖控制效果对其进行再分组,观察A组 、B组 、C组分别为血糖控制满意 、控制尚可和控制较差组,比较各组患者的终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痰菌阳性率 、干酪空洞征 、单肺征 、多叶段征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A组 、B组 、C组患者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12% 、72.41% 、28.57% 、96.67%,有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观察C组的情况,除对照组和观察A组患者的比较无显著差异外,其他组别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痰菌阳性率更高,且多有明显干酪空洞形成,肺结核与糖尿病相互影响,血糖控制效果不同,肺结核的治疗效果也有区别,做好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友进;白云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麻黄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针对慢性的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的患者,了解临床上麻黄汤对其治疗的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的研究对象是我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对2017年2月-2018年2月这个时间段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40例是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分为常规组;40例是采取麻黄汤治疗,分为研究组.结果:用麻黄汤治疗的效果明显比常规的治疗效果好,两组资料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病人使用麻黄汤进行治疗时,明显比常规药物的治疗效果好,对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更加有效,加速患者的康复.

    作者:古力波斯坦·帕尔哈提;古丽扎尔·塔衣木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