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环内科护理风险常见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王磊

关键词:循环内科, 护理风险, 常见原因, 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对循环内科护理风险常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80例循环内科患者,对患者发生的护理风险进行记录,分析循环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结果:护理风险源主要包括系统缺陷 、护理人员 、患者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的因素,护理风险高危因素主要包括高危人群 、高危时段 、高危部位以及高危环节四个方面,以上均易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结论:循环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存在的范围较为广泛,我们应该积极完善管理制度,将护理风险的发生灭杀于其萌芽状态,尽可能的避免循环内科患者发生护理风险.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份-2018年2月份ICU重症收治的患者9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科室2017年1月份开展心理护理,实施前收治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位对照组,共46例;实施后收治的患者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在患者病情稳定转入普通病房后进行护理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评价满意度达到100%,其中非常满意评价达到83.33%;对照组患者护理评价满意度达到93.48%,其中非常满意评价达到60.87%;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SAS量表评分均不同程度下降,观察组患者SDS、SAS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比较有降低,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4.17%,较比对照组10.87% 的发生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重症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大大疏导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ICU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花兰;宋淑玲;王晓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究直肠癌术后造口护理的体会

    目的:对直肠癌切除术后造口护理进行研究分析,让直肠癌患者能够懂得如何进行造口自我护理,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对62例直肠癌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为患者进行护理和康复指导,心理干预等护理措施,让患者能够掌握造口袋和造口感染的预防方式.结果:全部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后,没有出现并发症病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100%.结论:直肠癌患者术后接受造口护理,为患者进行监控指导,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中患者能够更快的康复,舒适感获得提升.

    作者:李秀晶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2型糖尿病采用单纯胰岛素强化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采用单纯胰岛素强化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对比,总结2型糖尿病治疗经验.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92例T2DM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46例.B组给予胰岛素治疗,A组加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临床疗效与相关指标情况.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B组为80.43%,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TG(三酰甘油)、ALB与TC(总胆固醇)均低于B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T2DM患者行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可改善其临床指标,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可推广.

    作者:刘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控制血糖护理对慢阻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的临床血糖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该护理对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对我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开展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三组,均有43例患者.A组的MBG低于7.8 mmol/L,B组的MBG介于7.8至11.1 mmol/L,C组的MBG超过11.1 mmol/L.对手安祖的血糖情况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三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AB两组患者使用呼吸机 、插管率以及感染率 、住院时间逗比C组优秀,血糖上升会让慢阻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并且对三组的死亡率进行了对比,B组低,和AC两组的死亡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如果对患者的血糖控制过于严苛,也会让患者的死亡率增加.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糖需要控制在7.8至11.1 mmol/L范围,能够让患者的死亡率降低,改善预后,提升生存质量.

    作者:翟梓铭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小儿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对留置针患儿开展品管圈活动对于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收治的88例留置针患儿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所采取的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患儿分别为44例患儿.实验组开展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各组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以及留置针的时间.结果:实验组的非计划性拔管率6例(13.64%)显著低于对照组16例(36.36%),实验组的留置针时间(94.5±5.1)h显著长于对照组(53.8±2.7)h,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留置针患儿开展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指导,能够延长留置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作者:曾惠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析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术后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后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分析护理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对腹股沟斜疝患者60例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有30例,对照组使用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术后针对性护理.对两组的护理评分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平均是(55.7±7.4)分,对照组的护理评分平均是(48.3±5.6)分(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0%,对照组是33.3%,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对患者进行了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有3.3的患者复发,对照组有20% 的患者复发,(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腹股沟斜疝的患者术后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提升临床护理质量,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几率,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早期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100名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肢的肢体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使用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作者:王世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关于医院病历档案管理与患者隐私权之间的关系探讨

    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病历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因为病历档案是医院重要的信息资源,在医院各项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医院在使用病历档案时涉及患者隐私权问题,需要保护患者隐私.本文对医院病历档案管理与患者隐私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提升医院病历档案管理水平,加强对患者隐私保护,从而建立和谐的医院关系.

    作者:郑丽冬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非障碍组,对比分析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 、基本资料和其他临床指标差异情况.结果:两组在NIHSS评分 、MMSE评分 、年龄 、文化程度 、性别 、高血脂症和运动量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在饮酒史 、糖尿病 、高血压 、BMI等资料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文化程度 、年龄 、高血脂症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与患者的文化程度 、年龄 、高血脂症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刘亚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互联网时代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务管理工作是疾控单位管理的重要关注点,随着现代化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信息化技术逐渐融合进了疾控机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去,为疾控机构财务管理工作带去极大的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财务失误率.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核心,综合性地阐述做好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作者:曹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围产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围产危险因素,为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332例生后3天内的足月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造成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围产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组的初产、剖宫产、难产、胎膜早破、宫内窘迫、感染比例明显高于非高胆红素症组(P<0.05),高胆红素血症组的出生时动脉血气P H值及其母血清白蛋白、碱性磷酸酶水平低于非高胆红素症组(P<0.05),初产、剖宫产、感染及宫内窘迫、母亲低碱性磷酸酶水平为足月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初产、剖宫产、感染、宫内窘迫、母亲低碱性磷酸酶水平为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需加强围产期检查,密切监测新生儿胆红素水平,以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作者:任建东;严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与VEGF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与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4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43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取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两组患者基因型进行检测,对比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研究组CC基因类型、C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C基因类型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TT型(P<0.05).结论:VEGF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存在密切关联性,而C等位基因应该是该病症的主要易感基因之一,应引起临床重视与关注.

    作者:杨琳;徐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健脾益气降浊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降浊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予以脂必泰胶囊治疗,治疗组64例,予以高益民导师经验方治疗,疗程28天.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为70.31%,对照组显效率为68.8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治疗组缓解头昏沉、神疲乏力、胸闷等症状,有显著改善(P<0.05).

    作者:张焱;蔡新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委托培训模式与成效探讨

    目的:总结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项目的成效,探讨职业卫生委托培训模式.方法:对培训机构进行公开招标,根据需求制定培训相关的项目,实施中 、小班教学.结果:培训的人员共有6000名,经过培训后增强了用人部门的守法意识,在企业中使用高风险有机溶剂的情况明显降低,改善了职业病的发病状况.讨论:职业卫生培训工作顺利开展需要政府支持,职业卫生委托培训模式效果良好,可以实施,会成为今后的发展新形式.

    作者:王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血清与卵泡液抗苗勒氏管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果的预测价值

    目的:针对AMH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果的预测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IVF-ET的76例患者,其中,PCOS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其他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IVF-ET.结果:观察组基础窦状卵泡数 、取卵日卵泡液及血清AMH高于对照组,Gn的使用量 、获卵率 、卵子成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中妊娠患者的血清及卵泡液中AMH水平均高于未妊娠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取卵日血清及卵泡液中AMH水平能够预测超促排卵结果,但不能作为IVF-ET妊娠结果预测的指标.

    作者:郭颖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根据其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给予活血化瘀方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2.22%,P<0.05.结论: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熊秀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在脑梗死急性期中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脑梗死急性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的治疗作用.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医治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0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 、甲组,每组50例.此次研究患者均常规治疗,研究甲组加用依达拉奉,总结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疗效.结果:甲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中,依达拉奉可显著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有效缓解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有效率比较高.

    作者:焦玉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析中医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不良使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对80例小儿消化不良患者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患者,观察组使用中医消食药物治疗,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如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0%,观察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消化不良患者接受中医消食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治疗效果好,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史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

    目的:对为了将手术室护理安全性进行提高,所采用的手术室细节护理的方法 ,后获得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并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收纳诊治的120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对照组(60例)利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60例)患者以对照组为基础,给患者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安全评分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所获得的护理质量安全评分为(90.0±2.5)分,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80.0%,实验组患者通过细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所获得的护理质量安全评分为(96.9±3.6)分,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6.7%,无论是在在护理质量安全评分方面还是患者的满意度方面,实验组取得的应用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获得的应用效果(P<0.05).结论:对手术室进行护理过程中,通过利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患者对此模式的满意度也很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朱传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1例肝硬化大量腹水合并极重度贫血患者的护理

    肝硬化腹水是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作用于肝脏引起的肝脏慢性 、进行性 、弥漫性损害 ,肝细胞广泛坏死 ,残存肝细胞形成再生结节 ,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化 ,导致正常肝脏结构破坏 ,假小叶形成 ,在此基础上出现肝脏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导致腹水的临床表现 [1] . 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突出表现 ,发生率高达 75% [2] . 肝硬化合并贫血病因复杂 ,见于消化道大出血 ,铁 、叶酸 、VitB12 缺乏及脾功能亢进等 [3] . 上消化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凶险的并发症之一 ,防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以延长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期 [4] . 本文就我院收治 1 例肝硬化大量腹水合并极重度贫血患者 ,采取一系列治疗措施 ,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 ,成功救治后好转后续治疗 . 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作者:郑丽花;方蘅英;舒琼;尹湘;姜然;江淑贤;陈苑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