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
目的:探讨新鲜铁皮石斛制备颗粒剂的方法 .方法:新鲜铁皮石斛洗净后加蒸馏水匀浆,滤液浓缩为粘稠膏状,以葡萄糖粉和淀粉为辅料,挤压法制粒,以颗粒成型性 、溶解度为指标,考察浓缩物与辅料的比例 、辅料中葡萄糖粉与淀粉的比例.结果:铁皮石斛以1:20比例加入蒸馏水匀浆较易过滤,浓缩物与辅料按1:6、葡萄糖与淀粉按2:1制备的颗粒成型性好,易干燥,易溶解.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新鲜铁皮石斛制备颗粒剂的工艺方案.
作者:廖珠琴;刘显玮;王晓;熊霆飓;翟映飞;胡宗礼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扶正抑瘤汤加减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7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使用化疗进行治疗,为对照组,一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扶正抑瘤汤加减疗法,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论: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躯体质量评分为(71 .5 ± 3 .5)分 ,情感功能评分为 (68 .7 ± 4 .6)分 ,社会功能评分为(73 .2 ± 3 .7)分 ,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 < 0 .05)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 .5% (3 例)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34 .29% (12 例) ,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 .05) . 结论:扶正抑瘤汤加减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临床效果较好 ,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少不良反应 ,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作者:贾原菊;郭雪;姚春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研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接受氯吡格雷治疗对炎症因子的清除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46例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23例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23例在常规对症处理下接受氯吡格雷口服,1个疗程后,对两组的血清hs-CRP、TNF-α 及sICAM-1等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的hs-CRP、TNF-α 及sICAM-1等炎症因子水平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后,观察组的hs-CRP与sICAM-1水平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而TNF-α 指标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结论:对AMI患者实施氯吡格雷治疗,对调节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有一定作用,值得推荐.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评价全血C反应蛋白(CRP)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对132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别进行CRP与血常规检测,并与临床确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32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血常规检测阳性率为65.91%,CRP检测阳性率为71.97%,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4.09%.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血常规检测阳性率,也高于CRP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可提高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检验阳性率,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金颖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应用静脉输液港的应用效果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将自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间于我院接受乳腺癌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对象依照其采用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优质护理组(n=32)和常规护理组(n=30),所纳入对象均在接受化疗等治疗过程中均应用静脉输液港,全部纳入对象均接受饮食指导 、用药护理等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组患者同时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结果:优质护理组护理不良事件共出现3例,总发生率为9.38%,常规护理组护理不良事件共出现8例,总发生率为26.67%,2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723,P=0.0419).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应用静脉输液港并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能够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得到抑制,可显著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陈欢;段誉;张欢;陶红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老年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治疗对策.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所涉及的患者一共有98例,把他们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各有49例患者,针对观察组患者所采用的是奥美拉唑治疗,而针对对照组患者所采用的是法莫替丁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之后,对于他们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92%,这要比对照组患者的75.51% 有十分明显的提高(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所呈现出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也要比对照组的患者明显少很多,观察组患者只有6.1%,而对照组患者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达到了22.45%.结论:针对奥美拉唑治疗,能够在大程度上有效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胃出血,其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这样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作者:田素云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鼻内镜手术用于临床慢性鼻-鼻窦炎治疗的效果,总结对预后存在影响的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慢性鼻-鼻窦炎患者5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以及对预后存在影响的因素.结果:50例患者手术治疗后主观以及客观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另外治疗后1个月以及两个月患者鼻腔黏液纤毛清除能力各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能够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可推广实施.
作者:谭元元;柴广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究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使用养血祛风汤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到2017年6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88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和观察组(养血祛风汤+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而观察组有效率90.9% 则高于对照组70.4%,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养血祛风汤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效果良好.
作者:刘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儿童的身体和生理特征与成人存在较大的差异,儿童用药时常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用药误区,由于儿童药物的相关临床试验开展相对困难,加上儿童专药缺乏等因素导致儿童用药出现安全隐患.本文主要探讨儿童的用药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此促进儿童合理用药.
作者:刘尚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体会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8月-2018年3月间诊治的10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有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及研究统计,并体会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10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治愈率为62%(62例)、有效率为34%(34例)、无效率为4%(4例),总有效率为96%.本组甲状腺良性肿瘤外科治疗患者的术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为8%(8例),其中有2例(2%)在术后发生喉返神经损伤问题(分别为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1例 、暂时性损伤1例),有3例术后复发需再次手术(复发率为3%),术后出血1例(1%),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2%),均不存在肿瘤转移的现象.结论: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及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后,可有效控制病情,术后复发情况少,患者预后普遍良好.
作者:魏艳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务管理工作是疾控单位管理的重要关注点,随着现代化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信息化技术逐渐融合进了疾控机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去,为疾控机构财务管理工作带去极大的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财务失误率.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核心,综合性地阐述做好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作者:曹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新疆帕米尔高原地区少数民族慢性咽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在塔什库尔干县人民医院五官科门诊经确诊为慢性咽喉炎患者178人为研究对象,对其患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海拔高度 、钠盐摄入过多 、辛辣刺激饮食 、摄食蔬菜水果 、经常吸烟 、咽喉反流等是发生高原地区慢性咽喉炎的重要因素.结论:高原地区慢性咽喉炎高发相关因素涉及环境 、气候 、人文等多个原因.
作者:郭小平;谭元元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个体化营养和锻炼对促进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康复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5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7月-2017年9月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将接受常规健康指导的28例产妇纳入到对照组中,将接受个体化营养和锻炼的28例产妇纳入到研究组中,对两组护理前后血糖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将个体化营养以及锻炼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康复中,不仅可以改善产妇血糖状况,同时也可以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覃思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情况,并对其中的安全隐患因素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方法:选取2015年10月 ~2017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53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针对不同的不安全因素,实行个性化护理后,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贯彻落实医院规章制度 、强化护理工作人员法律意识 、创造人文化病区环境 、加强有效交流等对策,加之有效护理对策的配合,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孙祥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不寐指的是人体处于一种持续令人不满意的睡眠状态 . 程度较轻者可表现为难以入睡或是时寐时醒 、寐而不甜 ;此外还可表现为醒后难以再寐 ;重者彻夜不寐 ,难以入眠 ,不能入睡 ,多病程较长 ,过早或间歇性醒来而致睡眠不足 ,常伴心悸健忘 、神疲乏力 、虚烦不安 、心神不宁 、头晕目眩 ,如疲劳 ,工作不顺 、生活能力受损 、社交不利 、思绪紊乱等 . 其病因主要为年龄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 ,机体疾病因素 ,(包括合并甲亢 、高血压 、肿瘤 、冠心病 、神经功能障碍 、脑血管疾病 、等慢性疾病) ,药物因素等 ,以及久病 ,还多与阴血不足 、心肝 、脾 、肾阴虚存在紧密联系 ,其病位在心 ,主要病机为心肝脾肾阴阳失调 ,气血失和 ,心神失养 ,思虑伤脾等 ,由于恶性肿瘤患者极易产生心境紊乱 、身心不利 ,情致所伤 . 由于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作用 ,因而影响到睡眠 ,从而导致不寐 .
作者:武国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3月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 、脑保护剂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增加血塞通治疗,而丹参多酚酸盐组则增加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急性脑梗塞干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干预前后患者临床生化指标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聚集指数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丹参多酚酸盐组急性脑梗塞干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临床生化指标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聚集指数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近,P>0.05;干预后丹参多酚酸盐组临床生化指标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聚集指数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生化监测指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炎症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高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推广.
作者:严美庭;王霞;朱竞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主动护理干预对降低其ICU获得性虚弱(ICU-AW)发生率的实际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早期主动护理干预计划.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 、ICU住院天数 、MRC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CU-AW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早期主动护理干预,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提高肌力运动,对预防ICU-AW发生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何雨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围产危险因素,为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332例生后3天内的足月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造成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围产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组的初产、剖宫产、难产、胎膜早破、宫内窘迫、感染比例明显高于非高胆红素症组(P<0.05),高胆红素血症组的出生时动脉血气P H值及其母血清白蛋白、碱性磷酸酶水平低于非高胆红素症组(P<0.05),初产、剖宫产、感染及宫内窘迫、母亲低碱性磷酸酶水平为足月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初产、剖宫产、感染、宫内窘迫、母亲低碱性磷酸酶水平为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需加强围产期检查,密切监测新生儿胆红素水平,以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作者:任建东;严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急腹症诊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某院314例急腹症患者进行调研分析,将这些病例中的204例列为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治疗;另外1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的204例患者之中,手术诊断率为96.22,其中成功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有186例,18例因其他因素转为开腹腔手术治疗;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 、术后排气时间 、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15例,感染率7.35%,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16例,感染率14.55%.结论:腹腔镜技术在诊断和治疗急腹症中确诊率高,术后切13感染率低,创伤小,具有较高的诊疗价值.
作者:罗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法选取在我院确诊治疗的59例梅毒患者,通过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检测TP-DNA、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血清IgM抗体,对比不同分期梅毒IgM抗体情况.结果: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符合率96.08%;IgM抗体检测对二期梅毒患者IgM抗体检测阳性率高,与一期梅毒 、潜伏期梅毒患者IgM抗体检测阳性率相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R、TPPA检测析梅毒螺旋体IgM抗体,能有效诊断与鉴别梅毒,临床价值高.
作者:孔祥慧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