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腹、阴式以及腹腔镜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阿依努尔·阿布都克力木;玉仁尼沙·台外库力

关键词:开腹、阴式以及腹腔镜, 治疗, 子宫肌瘤,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开腹 、阴式以及腹腔镜三种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时,具体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8月 ~2017年9月,选取90例已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表法分为三组,其中以开腹手术作为主要手术方式的30例患者简称为A组,以行阴手术作为主要治疗方式的30例患者简称为B组,以腹腔镜手术治疗为主的30例患者简称C组,然后对比三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手术时间 、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并将其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对三种治疗手段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三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各有优劣,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开腹 、阴式以及腹腔镜三种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手术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下治疗136例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在急诊胃镜下治疗1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本次临床研究,将其中24h内末次出血的6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末次出血超过24h的68例患者则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急诊胃镜下治疗,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胃镜诊治疗法,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确诊率与对照组相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输血量及住院时间,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出血患者,可快速确诊患者的出血病因,其止血效果比较显著,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供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孙莉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中药干预对肺心病心衰患者电解质、白蛋白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评价中药干预对肺心病心衰患者电解质 、白蛋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治疗组.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电解质紊乱 、低蛋白血症的发生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电解质紊乱及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干预可降低肺心病心衰患者治疗过程中电解质紊乱及低蛋白血症的发生,取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军;张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56例皮质醇增多症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皮质醇增多症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56例皮质醇增多症患者,对其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分析其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5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均无并发症产生,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6.4%(54/56).结论:做好皮质醇增多症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指导等工作,能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疗效,促使患者顺利康复出院,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陶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检测的应用

    目的:探析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检测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冠心病患者选为研究组,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者选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血常规检测,比较两组血清总胆红素 、血清直接胆红素及血尿酸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支病变患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单支病变患者,血尿酸水平高于单支病变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健康者比较,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与尿酸水平差异明显,且对冠心病病情进展有着一定的指示作用,所以,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检验指标.

    作者:陈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镶牙后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镶牙后疼痛患者的临床情况,为临床止痛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对115例镶牙后疼痛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患者接受常规止痛,观察组60例患者接受个性化止痛,对两组的临床止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要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镶牙时患者的疼痛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提供个性化的止痛,能够改善患者疼痛感,临床中非常重要.

    作者:刘斌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阴式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良性卵巢肿瘤患者接受阴式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我院对良性卵巢肿瘤患者80例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观察组使用阴式卵巢囊肿剥除治疗,对照组使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的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观察组有1例中蒂扭转 、1例肿瘤破裂,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是5.0%;对照组有1例中蒂扭转 、1例肿瘤破裂 、1例感染,并发症几率是7.5%,两组的并发症几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良性卵巢囊肿患者接受阴式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治疗不会对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患者恢复较好,阴式卵巢囊肿剥除术不会给患者带来瘢痕,术后使用镇痛药物较少.

    作者:崔荔群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酶底物法和多管发酵法检测水中的总大肠菌群的对比分析

    目的:本研究采取酶底物法和多管发酵法对于水中的总大肠菌群进行检测的效果予以分析 、对比.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采取的实际水样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别对其中大肠菌群的结果采取传统多管法检测及酶底物法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研究对于选取的20份水样行酶底物法 、多管发酵法进行检测,2组的大肠菌群检测结果对比基本一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采取酶底物法和多管发酵法对于水中的总大肠菌群进行检测的效果显著,酶底物法 、多管发酵法检测的结果基本一致,其酶底物法可取代多管发酵检验的方法,以此评价水质的微生物情况,可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生活质量.

    作者:梁海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6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手术方法与药物方法在治疗急性阑尾炎上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在治疗效果和并发症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手术组的住院时间更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短,肠道粘连 、发热的比例均较小,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治疗是根治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季;田原;李政;树楠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析64排螺旋CT和MRI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影像学特征及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对小肝癌患者使用64排螺旋CT和MRI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根据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的70例小肝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使用了64排螺旋CT(Optima660机型)检测和MRI增强扫描(BrivoM R355机型),对两种检查方式的病灶数量 、大小 、特征 、准确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共检测出96个病灶,有57例单发,直径0.35~3 cm;13例多发,大直径总和不超过3cm,小直径总和不超过1cm,47例肝右叶,23例肝左叶.肝动脉有77个病灶,检出率80.21%,门静脉有72个病灶,检出率75.00%,78个延迟期检出病灶,检出率81.25%.CT检出率是86.46%;MRI检出率为90.63%.结论:MRI和CT检测小肝癌均有强化特显,MRI增强扫描效果比64排螺旋CT优秀.

    作者:申宝明;丛庆学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儿科患者防跌倒保健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揭示儿科患者预防跌倒保健管理干预过程中,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儿科收治的88例接受预防跌倒保健管理干预的住院患者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为参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针对研究组运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干预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指标,以及临床意外跌倒事件发生率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临床意外跌倒事件发生率指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在儿科住院患者跌倒保健护理工作过程中运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干预模式,能够获取较好的结果,相关经验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韩欣欣;张月姣;马红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右美托咪定在胸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胸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的胸外科手术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丙泊酚行麻醉诱导与麻醉维持,观察组接受右美托咪定行麻醉诱导与麻醉维持.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与拔管后5min的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压(MAP)水平」及术后苏醒情况(包括呼之睁眼 、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结果:麻醉前,两组SpO2,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O5);拔管后5min,观察组MAP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拔管后5minMAP高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观察组呼之睁眼 、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胸外科手术麻醉中,有助于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缩短苏醒时间,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张联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究中医治疗慢性肾脏病性水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肾脏病性水肿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中医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对60例慢性肾脏病性水肿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指标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共有28例显效,占46.67%,29例有效,占48.33%,2例无效,占5.%,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患者治疗后的BUN、S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红细胞等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后患者的TC、TG、HDL-C、LDL-C等指标均比治疗前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性水肿使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患者的肾功能和血脂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刘琦;王昌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传统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对比性临床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传统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腹股沟疝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的对照组(n=66)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的观察组(n=66),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1)在手术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27.8±6.54)ml和手术时间(44.7±7.5)min和疼痛评分(2.6±0.5)、下床活动时间(13.7±3.4h)以及住院d时间(5.7±1.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7.28%,而并发症发生率为4.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27%(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可虽短患者恢复时间,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孝强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踩跷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踩跷法对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性颈椎患者240名为研究对象.试验中采用随机分配法对样本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120)进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n=12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踩跷法治疗.观察两组颈椎x曲线变化程度 、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效果.结果:在颈椎x曲线变化程度上发现采用踩跷法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的有效率达93.33%,而采用药物治疗的有效率为61.67%,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效果中,采用药物治疗的病患中有效率为80.00%,而采用踩跷法治疗的病患中有效率为93.33%,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踩跷法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疗效,对于患者的恢复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这为日后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提供了方向.

    作者:张婧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在糖尿病眼底病变筛查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分析眼底荧光造影在糖尿病眼底病变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在某医院就诊的糖尿病眼底患有病变患者30对象,对30例患者先进行眼底荧光造影的检查.然后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并观察荧光造影的检查对于糖尿病患有病变的筛查效果.结果:在30例(60只眼)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患者中,28例(54只眼)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不同.患者的血管荧光通透性比较正常,微血管瘤,眼睛的毛细血管表现为扩张,黄斑囊样水肿.由此可得出:眼底荧光造影在筛选糖尿病眼底病的时候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眼底荧光造影值得临床使用及推广.眼底荧光造影是衡量眼部激光治疗 、眼部光凝治疗的标准.

    作者:林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先天性多发关节挛缩症膝和足部畸形的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膝和足畸形治疗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膝和足部先天性多发关节挛缩症患者,根据Sodergard评定方法对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膝和足畸形不同治疗方案进行评价.结果:膝关节伸直型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均优于屈曲型治疗效果,足初次术后畸形复发率较高,部分足部畸形患者需多次进行手术治疗.结论:膝部屈曲型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足部畸形手术治疗应在患儿1岁前将足部软组织彻底松解.

    作者:张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新鲜铁皮石斛制备颗粒剂的试验研究

    目的:探讨新鲜铁皮石斛制备颗粒剂的方法 .方法:新鲜铁皮石斛洗净后加蒸馏水匀浆,滤液浓缩为粘稠膏状,以葡萄糖粉和淀粉为辅料,挤压法制粒,以颗粒成型性 、溶解度为指标,考察浓缩物与辅料的比例 、辅料中葡萄糖粉与淀粉的比例.结果:铁皮石斛以1:20比例加入蒸馏水匀浆较易过滤,浓缩物与辅料按1:6、葡萄糖与淀粉按2:1制备的颗粒成型性好,易干燥,易溶解.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新鲜铁皮石斛制备颗粒剂的工艺方案.

    作者:廖珠琴;刘显玮;王晓;熊霆飓;翟映飞;胡宗礼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乳腺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探讨

    目的:探究导致乳腺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以及根据发生原因提出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 ~2014年实施乳腺外科手术的12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探究乳腺外科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结果:针对出现乳腺外科手术的患者,主要出现的并发症包括皮瓣坏死 、腋静脉损伤 、皮下积液 、切口愈合情况不佳 、患者患侧上肢出现不同程度水肿和功能障碍以及局部复发等情况.其中皮瓣坏死46例(38.33%),腋静脉损伤2例(1.00%),皮下积液50例(41.67%),切口愈合情况不佳47例(39.17%),患侧淋巴水肿和功能障碍48例(40.00%),局部复发15例(12.5%).在结果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症状出现明显的改善或者疾病痊愈.结论:乳腺外科手术并发症在很大程度上与手术过程和术后处理等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医务人员在乳腺外科手术中,应该对术前准备 、术中具体操作 、术后的护理等各个方面要引起高度重视,更好的预防乳腺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甲状腺良性肿瘤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体会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8月-2018年3月间诊治的10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有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及研究统计,并体会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10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治愈率为62%(62例)、有效率为34%(34例)、无效率为4%(4例),总有效率为96%.本组甲状腺良性肿瘤外科治疗患者的术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为8%(8例),其中有2例(2%)在术后发生喉返神经损伤问题(分别为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1例 、暂时性损伤1例),有3例术后复发需再次手术(复发率为3%),术后出血1例(1%),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2%),均不存在肿瘤转移的现象.结论: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及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后,可有效控制病情,术后复发情况少,患者预后普遍良好.

    作者:魏艳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处方点评信息化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东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的信息化处方点评系统,能有效提升药剂人员工作效率,提高点评工作质量,进一步规范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方法:根据处方管理等规范要求,结合临床工作时间,在中心药房系统中增添处方点评模版,设置相关专项.成效:通过人工和信息化点评两种方式,对2018年1月份(约6000份)处方进行点评,在人员情况(人员数量和人员要求)、合理用药(点评时间 、遗漏情况)、结果反馈(内容反馈时间 、结果生成时间)等多个方面具有优势.结论:通过处方点评信息化的手段 ,有效提升了处方点评的工作效率 ,缩短了点评工作时间 ,降低了点评人员的资历要求 ,避免了遗漏处方的弊端 ,极大程度的对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进行了监控 ,其便捷 、高效 、低误的性能 ,非常适合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推广 .

    作者:胡海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