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风险及常见护理问题.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综合分析妇产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对常见的护理风险进行针对性防范干预,有助于提升科室的护理质量,改善对患者的服务质量.
作者:宋静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评价集束化护理在小儿股骨干骨折下肢皮牵引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 ~2017年11月收治的92例小儿股骨干骨折患儿,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n=46)与实验组(n=46),予以参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儿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住院时间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 、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均低于实验组患儿及家属,且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患儿,组间差异显著(P<0.05),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小儿股骨干骨折下肢皮牵引中应用技术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利于患儿康复.
作者:阿依努尔·玉尼斯;阿尔孜古丽·艾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随着我国民族医学的不断进展,当前维吾尔医学也开始得到了较多关注和使用.因此对维吾尔医药进行分析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由于维吾尔医药的特点,在实际的使用中,其安全性和临床效果均比较高.本文将叙述维吾尔药临床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古丽扎尔·塔衣木;古力波斯坦·帕尔哈提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性措施对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免疫检验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免疫检验,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检验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检验质量,比较两组两组免疫检验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免疫质量控制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免疫检验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质量控制,能够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黄荣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沙盘游戏作为适宜技术在抑郁障碍患者治疗和康复中的应用.方法:抑郁障碍患者80人,随机分为研究组沙盘游戏治疗+舍曲林组 、对照组舍曲林药物治疗组 、每组40人,治疗12周,进行SDS、SAS、CGI量表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SDS、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研究组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2.5%,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5.0%,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轻中度抑郁障碍患者药物治疗同时配合沙盘游戏,能显著提高疗效,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刘焕军;徐桂娟;李群;赵成清;关泽滨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对接受舌侧正畸治疗的患者牙周组织受到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对因牙列不齐而采用舌侧正畸治疗的患者30例开展分析研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对比分析患者的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龈沟出血指数(sulcular bleeding index,SBI)及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结果:治疗前,患者的GI平均值是1.10±0.80、PLI平均值是1.23±0.73、SBI平均值是1.30±1.02、PD平均值是(1.38±0.77)mm,治疗后四项指标分别是1.30±0.65、1.40±0.72、1.57±1.14及(1.57±0.72)mm,治疗后的牙周指数比治疗前高,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接受舌侧正畸治疗的患者其牙周状态不会受到影响,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孟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分析牙体缺损使用全瓷嵌体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接收的牙体缺损患者80例开展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对照组使用复合树脂嵌体,观察组使用全瓷嵌体.对两组的修复成功率和修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修复治疗,观察组有35例成功,3例缺陷,2例失败,成功率是95%,对照组有22例成功,8例缺陷,10例失败,成功率是75.00%.两组的修复成功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修复体折裂A级36例(90.00%)、B级4例(10.00%),对照组分别是25例(62.50%)、15例(37.50%).两组的修复体折裂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全瓷嵌体修复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突出,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车德权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分析CT诊断对肺部小结节诊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对我院接收的肺部小结节患者60例开展分析研究,为患者提供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的两种不同CT扫描,对比分析两种扫描情况下结节的检出率情况.结果:此次研究中,在低剂量组中共有82个结节数量被检测出来,常规剂量组中共有55给结节数量被检测出来,两组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低剂量组患者的CTDlw为(25.22±3.13),DLP辐射剂量是(1.48±0.21),对照组的CTDlw是(187.18±22.31)、DLP辐射剂量是(9.24±0.52),两组的两项指标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两组的扫描结果不存储差别(P>0.05).结论:在进行肺部小结节诊断的时候,使用低剂量的CT扫描具有比较强的敏感性,患者受到的辐射量比较低,患者的接受度高,临床中使用的效果比较好,因此我们推介使用.
作者:杜鑫;张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医院电子档案管理方法进行具体研究.方法:针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医院电子档案进行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探讨利用大数据环境改变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并分析存在问题,得到解决方案.结果:在大数据环境下使用电子档案能改善之前档案管理状况,强化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让医院工作效率提升.结论:大数据的全面应用,为医院电子档案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全面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能力,极大程度的让医院电子档案管理步入正轨.
作者:宋燕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手术后使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根据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的74例直肠癌手术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干预组,均有37例患者,对患者的术后心理状态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存在差异性,干预组的泌尿道感染 、肠梗阻 、肺部感染等几率比对照组低(χ2=4.44、3.85、6.51,P<0.05).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的SAS以及SDS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出院时的SAS和SDS均有所下降,说明患者的心理状态均有所改善;出院时干预组的SAS和SDS评分比对照组低,说明该组的心理状态改善更明显.经过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躯体功能 、角色功能 、情绪功能 、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均瑶对对照组优秀.结论:直肠癌患者术后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的并发症几率下降,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改善.
作者:金京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 ~2017年12月收治的7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7),观察组患者接受PFNA(股骨内段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DHS(滑槽鹅头钉锁定钉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 、手术时间 、术后并发症 、Harris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Harris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且住院时间 、手术时间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PFNA固定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张克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康妇消炎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9月 ~2017年9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28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康妇消炎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对盆部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评分相比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葡股份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更加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作者:李雪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对健脾益肺汤治疗肺脾气虚型COPD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挑选本院2016年2月 —2017年11月收治的肺脾气虚型COPD无创机械通气患者90例,将病号为单号的45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实行健脾益肺汤治疗,将病号为双号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通过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的对比,研究健脾益肺汤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肺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脾气虚型COPD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实行健脾益肺汤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肺功能,防止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大量推广应用在肺脾气虚型COPD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治疗上.
作者:李万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对激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患者,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给予甲强龙治疗,对比两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之间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出很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疼痛程度比较,治疗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要比对照组疼痛程度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的治疗,采用甲强龙激素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要比地塞米松治疗效果显著,甲强龙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高立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中辅助应用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90例腰硬联合麻醉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腰硬联合麻醉中不应用右美托咪定,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腰硬联合麻醉效能;心动过缓 、烦躁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血流动力指标.神经阻滞维持时间 、疼痛程度 、麻醉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效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动过缓 、烦躁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流动力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流动力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阻滞维持时间 、疼痛程度 、麻醉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麻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可可更好减轻疼痛,麻醉维持时间长,术后恢复快,可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和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王春燕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真武汤与苓桂术甘汤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肾阳虚证患者治疗中的疗效,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心功能不全心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加入真武汤与苓桂术甘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6.0%;观察组症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真武汤与苓桂术甘汤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肾阳虚证,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俊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分析依达拉奉与微创穿刺手术两者联合用于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的2015年2月-2017年7月时间段神经外科住院部的全部病例进行收集与整理,其中符合HICH这一诊断的患者共有156位,依据临床上选用治疗方案的差别,将156位患者分成了A组与B组,A组的患者为72位,治疗方案为微创穿刺手术与临床上常规对HICH患者的治疗;B组的患者为84位,治疗方案为A组患者的基础上,多加了依达拉奉.经过半个月不同方案的治疗后,对A、B组总的有效率进行了对比,同时对治疗前与治疗14d后血清中白介素-6(即为IL-6)、内皮素-1(即为ET-1)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即为hs-CRP)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经过不同方案的治疗后,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2.50%(45/72),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09%(74/84),两个组有着显著的差别(P<0.01);治疗前,对A、B组血清中IL-6、ET-1以及hs-CRP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并无差异(P>0.05);14d后,B组患者血清中IL-6、ET-1以及hs-CRP的含量较A组患者是显著低的(P<0.05).结论:临床上将依达拉奉与微创穿刺手术共同用于HICH的患者,一方面临床总有效率显著的上升,另一方面血清中与此相关的炎性因子含量也是显著的降低,因此两者共同用于治疗HICH是可以在临床中推行的.
作者:王加琦 刊期: 2018年第22期
风险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外,继续教育 、院校护士专业,都开始将风险管理能力作为基本的培训内容.在国内主要针对护士长 、新入职护士开展.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尚无明确的定义与标准,国内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知识 、风险管理技能 、护理风险管理态度三个方面,国外更为细致化,更重视团队合作能力 、沟通能力 、持续学习风险管理知识能力培训.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培训方法较多,国内以院内培训为主,网上课程越来越多.目前国内培训,培训方法 、内容 、标准不够成熟,缺少培训质量评价 、反馈.
作者:张丹丹;胡代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对留置针患儿开展品管圈活动对于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收治的88例留置针患儿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所采取的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患儿分别为44例患儿.实验组开展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各组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以及留置针的时间.结果:实验组的非计划性拔管率6例(13.64%)显著低于对照组16例(36.36%),实验组的留置针时间(94.5±5.1)h显著长于对照组(53.8±2.7)h,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留置针患儿开展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指导,能够延长留置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作者:曾惠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原子吸收光谱法有灵敏度高 、谱线简单 、操作简便快捷 、精密度高,测定元素种类多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元素分析领域.本文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所涉及方法参数进行简述,为参数优化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丁敏 刊期: 2018年第22期